提高鱼苗成活率的措施

浏览

1、检查清塘效果。鱼苗下塘前1~2天要用密眼网拉几次空塘,主要检查池塘中是否有敌害生物。同时检查池塘中的残留药物如药物毒性尚未完全消失,可能导致下塘鱼苗中毒死亡。

2、检查池水的肥度。主要是根据水色、透明度和饵料生物的丰歉来判断。鱼苗下塘时池水以灰白色、黄绿色或淡黄色,透明度30~35厘米,每升水含轮虫10000个左右,生物量20~30毫克/升为好。及时下塘鱼苗孵出4~5天,可见两个眼点,一个腰点,在水中能正常平游时,应及时过数下塘。入池过早,鱼苗太嫩,容易沉入底泥造成死亡,过迟则影响鱼苗生长,成活率低。

3、放养规格应该一致。同一池塘放养的鱼苗,应品种相同,规格一致,并一次放足,以免发生大鱼压制或吃食小鱼及出现规格不齐的现象。

4、调节水温。鱼苗下塘时,池水与装鱼苗容器的温差不能超过?3e。如果温差过大,就应先逐渐调整,鱼苗适应后再下塘。

5、应鱼苗饱食后再下塘。鱼苗下塘前可喂一次蛋黄,每10万尾鱼苗喂蛋黄一个。方法是将鸡蛋或鸭蛋充分煮熟,取出蛋黄,用双层纱布包住在水中揉成蛋黄水泼给鱼苗吃,也可投喂饲料酵母或轮虫。坚持鱼苗饱食下塘,其成活率可明显提高。

6、选择适宜的放养时间、地点和方法。鱼苗放养应尽量选择晴天的中午或下午,此时水温高,溶氧充足,有利于鱼苗下塘后迅速恢复正常的活动,应避免阴雨大风天气或夜间入池。

7、池水深度合适要求池水以40~50厘米深为好,这样经日晒水温易提高,光照充足,水质易培肥,饵料生物繁殖快,有利于鱼苗快速生长。

8、放养密度适宜。鱼苗育成乌仔分池,一般亩放鲢鳙鱼苗20~25万尾或草鱼、青鱼、鲤鱼苗15~20万尾;如鱼苗育成夏花分池,则每亩放鲢鳙鱼10~15万尾,或草鱼、青鱼8~10万尾。

10、鱼苗饲养过程中分期注水是加速鱼苗生长和提高鱼苗成活率的有效措施。每天巡塘3次,做到三查三勤。夏花鱼种在出塘前需进行2~3次拉网锻炼。使鱼苗在密集过程中,增加鱼体对缺氧的适应能力。使鱼体/老练0结实,经得起出塘分养,在运输过程中可避免产生大量粘液和粪便污染水质,提高运输成活率。此外拉网还可以除去敌害生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