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养鱼经济效益十措施

浏览

近年,由于通胀预期加剧,CPI见涨,市场物价变化很大,商品价格飞涨,但渔业行情却滞后市场变化,价格低迷,经济效益严重下滑,造成养鱼户信心不足,严重挫伤了渔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此,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而要勇敢地面对目前困难,采取相应对策,千方百计来增加收入,为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适应市场变化,变年底卖鱼为常年卖鱼,搞好轮捕轮放营销策略。

“鱼养得好,不如卖得好”在北方大多地区都是春放、秋收,然后秋季集中上市,当然会出现卖鱼难,价格低的现象,影响经济效益。采用多级轮养轮捕能够始终保持池塘足够的载鱼量,这样池塘水体潜力得到充分利用,产品实现均衡上市,才能取得高产,高效。

2.改浅水塘为深水塘。

池塘低矮,不保水,是许多小型养殖户不重视的问题,池塘水浅,昼夜温差大,饵料生物的产量低,鱼群活动空间小,不利于鱼类生长和混养密养,也限制了池塘发挥最大的鱼产力,严重影响经济效益。而且不保水渗漏无疑会增加不断补水的费用,增加养殖成本。一般鱼种池水深宜1.2— 2m ,成鱼池水深宜2— 3m 。

3.广辟饵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饵料成本约占整个水产养殖成本的70%左右,广辟饵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是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1)种草养鱼。充分利用池埂池坡,什边隙地,因地制宜地种植高产优质的渔用青饲料,满足草食性鱼类不同季节的摄食需要,达到节本增效。

2)渔牧结合。根据养鱼用肥的需要,保持适度规模的养猪、养禽,实行鱼畜、鱼禽结合等方式综合经营,解决养鱼用肥,逐步建立起饲料喂养、畜禽的良性循环,大大提高养殖的综合效益。

3)尽量不散喂饲料而推广全价配合饲料养鱼。散喂池塘饲料损失大,饵料系数高,成本也不低。而配合饲料营养全面,饲料转化率高,养殖周期短,能达到科学喂养高产高效的目标。

4.承包小型水面或水库,开展网围、网栏、网箱养殖.

小型水库养殖水面较大,水质良好,溶氧量高,鱼病发生少且租金低,易形成规模化养殖等优点。因地制宜在水库中开展网围、网栏、网箱养殖有利提高产量,改革捕捞方法,有利于加快资金周转。

5.大力开发名特优品种,把握消费趋势.

近年来名特优品种发展不尽人意,一方面受市场影响较大,有价无市,销售量不大,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盲目引进,没有科学论证可行性,没有搞好市场预测。所以发展名特优品种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协调发展。比如:近年来“河蟹”的养殖发展各方面就比较成熟,适合引进发展,市场反应不错。另外建议在不影响主养殖鱼生长的情况下,在池塘或小水面投放些名特优品种,如黄颡鱼、大白鱼等,特别在小水面养殖中可提高特种水产品的产量,创造效益,还可清除部分野杂鱼。

6.适应市场需要,发展水产品加工。

淡水产品加工一直是我国水产业的短腿产业,是一个拉动性极强的产业,对缓解水产品过剩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流通活,则生产兴,搞活了加工,货畅其流,无形给养殖生产开辟了一个永久性的高速通道。

7.大力发展垂钓、休闲渔业、观光渔业。

垂钓商品鱼价格比市场商品鱼价格高4—8元/kg,有条件的,可在池塘边建招待所,开展娱乐、餐饮、住宿业务、接待观光团体、提供全鱼宴,水库或小水面可提供水上运动,观光游艇,搞特色观光渔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渔业是水产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8.推广无公害养殖,创品牌,向质量效益型渔业以及绿色水产品方向健康稳步协调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品安全和风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水库鱼和池塘鱼商品价格就不一样,垂钓者往往选择到水质较好的小水面钓鱼,图的就是无公害水产品。所以我们要转变发展方式,适应市场变化,推广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创水产品品牌,提高商品鱼的价值。

9.注重鱼病预防.

鱼彦说“养鱼不瘟,富得发昏”,足见防治鱼病的重要性。鱼类生活在水中,治疗鱼病困难较大,所以,预防鱼病发生才是最重要的。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养殖户往往不重视鱼病预防,非等鱼有症状表现了才想用药,这时往往会大量用药,而大量用药治疗鱼病本身就是增加成本,同时还败坏水质和影响鱼类正常摄食,耽误生长,造成多重损失,所以,必须注重鱼病预防。

10.加强日常管理。

俗话说“增产措施千条线,通过管理一根针”管理不好,同样会增加养殖成本,影响经济效益。“三看、四定”投喂原则,加强水质调控,预防鱼病,创造适宜鱼类生存生长的水体环境是我们必须严格做到的。

总之,面对渔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困难和矛盾,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思维,改善策略,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创新经营策略,提高渔业效益,及时掌握市场发展动态,围绕市场调整养殖结构,优化品种品质,抓好品种的更新换代和品质的优化。只有这样才能长久立足于市场,跟上市场发展的节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