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淡水鱼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浏览

弥渡,常年气候温和,淡水资源丰富,小库塘较多,常年有利于淡水鱼的高密度养殖。但在养殖过程中如何作好病害防治又是一关键环节,肠炎病是常见的一种,又是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肠炎病

病名:淡水鱼类细菌性肠炎病

病原:豚鼠气单胞菌

病症:病鱼离群,游动缓慢,鱼体发黑,食欲减退至完全不吃食。剖开肠管,可见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腔充血,发炎,肠腔内没有食物,肠内黏液较多,严重时全呈红色,肠壁弹性较差,肠内有大量淡黄色黏液,肛门红肿。流行性:从鱼种至成鱼都可受害,全国各养鱼地区均有发生,为我国饲养鱼类中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水温在18"(2以上时开始流行,25~300C时为流行的高峰期。此病在一年中有两个明显的流行季节,4—6月份主要危害1—2龄草鱼,8—10月主要是当年鱼种的发病季节。细菌性肠炎病常和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并发。病菌可随病鱼及带菌鱼的粪便排到水中,污染饲料,经口感染。病鱼离群独游,食欲下降,对外界的反应迟钝;剪开肠管,可见肠壁局部充血发炎,粘液增多,肠内没有食物或仅在后段有少量食物。患病严重时,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腹腔内积有大量淡黄色液体,肠内没有食物,只有淡黄色粘液;肠道因充血发炎而呈红色或粉红色,肠内膜破坏,肠壁透明如玻璃纸,失去弹性;轻压病鱼腹部,可见有黄色粘液或“血脓”样液体从肛门流出。

防治方法:

(1)预防措施

由于肠型点状气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只有在条件恶劣、鱼体抵抗力下降时才暴发流行,因此做好预防工作尤为重要。加强水质管理,注意水质清洁,定期加注清水和用石灰调节水质,掌握好投喂饵料的质和量,不投喂腐败变质的饵料,严格执行“四消四定”(鱼体消毒、饵料消毒、工具消毒、食场消毒及定质、定量、定时、定位)措施,是预防此病的关键。

(2)治疗方法

在细菌性肠炎病发生时,大量致病菌存在于池水和鱼体内。因此治疗也应该采用水体消毒与内服药物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水体消毒一般可用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二氧化氯等含氯消毒剂中的任一种或生石灰全池泼洒,用量可参考细菌性烂鳃病部分。内服药物可选用下列药物之一种做成药饵投喂:

①磺胺嘧啶(或同类药物)50~lOOmg/kg体重。拌料投服,连用4—6天。

②每吨鱼每天用大蒜头 5千克 与食盐2千克拌料投喂,或用大蒜素40—50克连喂3天。

③每吨鱼每天用穿心莲干草20或鲜草30吨打成浆,再加食盐2千克,每天2次,连喂5—7天。

④每吨鱼每天用地锦草、铁苋草、辣蓼的干草5千克或鲜草20千克,连喂3天,单用或合用均可。

注意事项 :休药期:磺胺嘧啶15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