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病的预防

浏览

一、控制和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

1、鱼池清整

排干水,除去杂草,挖去过多淤泥,加固塘埂,曝晒2—3天。

2、彻底清塘

生石灰:干法75公斤/亩;湿法150公斤/亩(水深1米)

漂白粉:干法5—10公斤/亩;湿法20PPm(有效Cl 30%)

另外还有漂白精、二氯异氢尿钠(优氯净、鱼康)、三氯异氢尿酸(强氯精)、二氧化氯等。

3、鱼体消毒

①3—4%食盐浸泡5—30分钟;②高锰酸钾20PPm浸泡20—30分钟;③敌百虫1—2PPm浸30—40分钟。

4、饲料消毒

饲料要新鲜;动物性的要清水洗净。

青饲料(如水草):6PPm 漂白粉浸泡20—30分钟;配合饲料加2—5%土霉素;粪肥加漂白粉14克/100公斤粪。

5、工具消毒

工具要洗干净、曝晒;网具:20PPm硫酸铜或50PPm高锰酸钾浸泡0.5—1小时。小型木制或塑料工具用5%漂白粉浸泡后,清水洗净。

6、食场消毒

捞除剩余饵料、清洗食场;每隔1—2星期在食场周围泼洒漂白粉或硫酸铜一次,用量根据水体情况而定,一般不超过1PPm 和0.5PPm;另外要进行漂白粉挂篓、硫酸铜挂袋。

7、流行季节前的药物预防

遍洒、投喂、挂篓、挂袋、接种免疫。

二、增强鱼类抗病能力

1、改进饲养管理方法

2、培育抗病能力强的新品种

三、人工免疫

接种疫苗进行免疫,有病毒性的(如草鱼出血病);有细菌性的(如肠炎病)。

四、其它方法

1、物理防病:如升温防治小瓜虫。

2、生态防病:即提倡健康养殖。

3、生物防治:如混养黄颡鱼来防治锚头蚤。

4、发病池隔离:要求每个鱼池能单独排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