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

浏览

认知过程中对信息的输入、编码、存储和提取。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4个基本过程。

识记是记忆的开始阶段,是信息的输入和编码。识记具有选择性,只有环境中那些引起人们注意的刺激,才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形成记忆。保持是记忆过的信息在头脑中的存储,即已经识记了的信息在头脑中得以巩固的过程。人们通过保持来丰富个体经验,为再现准备资料。再现也称回忆,是对已存储的信息进行提取,使之恢复活动。有些已存储的信息由于某种原因不能被提取,即不能再现,但当刺激重新出现时却仍能加以确认,这种确认的过程称为再认。再现和再认都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信息不能很好地保持,在应用时不能及时提取的现象称为遗忘。在人的识记过程中,当前的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结构,以及期待倾向都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起作用。因此识记材料的性质、数量、内容,识记时的情境,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动机、情绪和某些个性品质等主客观因素,都对记忆的效果有一定影响。

研究简史

记忆是心理学中研究较多的一个课题。它的研究史和心理学的历史同样悠久。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记忆的联想理论。英国J.洛克、D.休谟等的联想主义,对记忆作了较完备的解释。18世纪有人提出记忆(指保持观念的功能)和回忆(指保存的观念的再生)的区分,并开展了一些新的研究课题,如学习与记忆的关系,影响记忆的不良条件等。19世纪末期德国的H.艾宾浩斯对学习和记忆开始了实验研究。为了尽量减少学习经验的影响,他设计了无意义音节,并用它作为记忆材料,对记忆结果进行了数量化的分析。他以自己作被试进行了大量言语学习的记忆实验。他所发现的保持曲线是对实验心理学的重大贡献。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很多关于记忆的研究都受艾宾浩斯的影响。这些研究发现了一些重要的记忆现象和规律,其中除记忆广度的研究外,大多属于长时记忆。但是这些研究只着重揭示不同学习条件对记忆的影响,而不去探求推论记忆在头脑中的进行过程。

在同一时期,S.弗洛伊德也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记忆问题。他考虑到记忆的动机方面,认为被压抑到无意识水平的记忆可以通过精神分析疗法而重新唤起,这样记忆就被看成是信息在无意识状态中的存储和提取。更早一些,W.詹姆斯用内省法研究意识时,提出初级记忆和二级记忆之分,对现代记忆理论也有直接影响。F.C.巴特利特强调记忆的创造性,他在30年代最早提出“图式”概念,当时没受很大重视。后来图式一词被信息加工观点的心理学所采用,在现代记忆研究中有重要影响。

5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记忆被看作是信息的保持,并认为对当前信息的加工与已有的记忆结构有关。依据遗忘速度和记忆容量,记忆可区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个系统。以后,G.斯珀林用部分报告法发现感觉记忆(或感觉记录),以及G.A.米勒提出记忆容量的组块单位等,心理学家更多地用信息加工观点探索记忆的精细过程,而不满足于一般现象学的解释了。

记忆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研究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20世纪以来对于记忆研究有很大进展。最初依据И.Π.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用大脑皮层上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保持和恢复来解释记忆现象,这与联想主义心理学的观点相适应。50年代以后,电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增多。W.G.潘菲尔德1959年用电刺激癫痫病人颞叶外侧部,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其中大部分属视听方面的形象记忆。K.H.普里布拉姆指出,额叶皮质在短时记忆中起重要作用。猿猴的额叶一旦损伤,就难于记住几秒钟以前发生的事情。一些临床经验和实验证明海马与短时记忆有关。切除两侧海马以后,最近期的记忆消失,但以前的记忆和学会的技能却不丧失。

神经化学的研究还发现,记忆会使神经物质发生生物化学变化。感觉记忆是神经细胞的惰性作用。短时记忆是神经系统反响回路中的反响效应。长时记忆与神经元的结构变化有关,当反响回路的活动十分持久,突触结构会发生变化,形成一定的网络活动。以后相同的刺激作用会激活网络的活动,再现过去经验,这就是回忆的机制。

H.海登1963年对记忆的神经机制进行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发现白鼠记忆时脑内的核糖核酸(RNA)含量增加,碱基组成发生变化。神经递质的研究发现脑肽的变化与记忆有关。在老年痴呆记忆障碍研究中,连续6~8个月口服或静脉注射RNA,可使记忆逐渐恢复,停药后障碍会再次发生。

几种重要的记忆模型

多存储模型

60年代R.C.阿特金森和R.M.希夫林认为记忆结构是固定的,而控制过程是可变的,因而他们把记忆结构与记忆系统分开来考虑,并把记忆区分为3种存储系统,即感觉记录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图1)。

图

外界信息通过感觉器官首先进入感觉记录器。在这里信息是无意识的,完全按输入的原样加以记录的,保持时间不超过1秒,然后很快消失。认知系统通过注意从感觉记忆中选取一部分信息作进一步加工。短时存储是一种工作记忆,它对来自感觉记忆和长时存储中的信息进行有意识的加工。短时记忆依赖于注意,只要给予注意,信息就可以在这里保持。注意一旦转移,信息就开始消退,大约经过15~30秒就可完全消失。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是以言语听觉形式进行的。每一时刻加工信息的容量有限,一般为5个组块。短时记忆的作用一方面向长时记忆输送信息,另一方面是保持住少量的感觉记忆并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的少量信息,进行有意识的加工。长时记忆是一个巨大的记忆存储库。它保持着从感觉记忆或由短时记忆输入的信息,其容量是无限的。它保存着信息及信息加工规则,以备取用。

多存储模型主要说明短时记忆的规律,能解释字表学习类的实验数据,但对于解释人类的有意义认知活动有一定困难,因此70年代以后又有新的模型出现。

加工水平模型

1972年F.I.M.克雷克和R.S.洛克哈特提出加工水平模型,它重视记忆的动态方面,强调知觉与记忆的连续性以及态度对记忆效果的重要影响。这一观点认为,信息输入以后不是通过一系列转换从一种存储过渡到另一种存储。接收者的操作对信息在记忆中以什么方式存储和提取起决定作用。这种输入操作称为知觉-概念分析, 它既包括信息的感知方面,也包括语义分析,知觉- 概念分析取决于接收者的主观意图。例如,短时呈现一系列字词,若只要求分辨其颜色,就只作知觉编码,不会长时记住其内容。但是若要求判断这组字词的意义,就以语义编码的形式较长时间地保存在头脑中。

加工水平观点也区分两种存储──初级记忆和二级记忆。初级记忆与短时记忆不同,它不是信息从一个处所到另一个处所的中转站。它很像有意注意,凡处于主动加工中的信息,都属于初级记忆。二级记忆是对过去分析过的知识的记录和保持。

语义记忆模型

语义记忆是认知心理学、语言学和人工智能领域共同关心的课题。对语义记忆曾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模型。

(1)网络模型。这是A.M.柯林斯和M.R.奎利恩1969年为编制模拟长时记忆组织方式的程序,使计算机能够了解语言并使用语言去回答问题和进行推理而提出来的。这个模型沿用了联想的概念,把长时记忆看作是由无数词语间联想所形成的网络。但是与联想主义不同,它主要考虑了元素间的逻辑关系和组织层次,并重视策略在记忆中的地位。网络模型的基本元素是单元、指示和特性(图2)。

图

在这里单元是动物、鸟、鱼、鲨鱼等,它们是按层次组织的。每一单元下属几个特性,如有羽毛,有皮肤,吃食物等。在单元与特性之间有指示通路。当得到一个问题时,例如“金丝雀是动物吗?”就通过激活那些与语句中的概念有关的指示通路进行搜索,然后将搜索到的语义关系与语句中的语义关系匹配,若符合就作出肯定答复。实验证明,在对不同是非问题进行回答时,为了证实某种语义关系,搜索所经过的指示通路多少不等,因而反应时间也不相同。例如对“金丝雀能唱歌吗?”就比对“金丝雀能呼吸吗?”反应得要快些。

(2)语义特征模型。这个模型是E.E.史密斯、L.L.里普斯和E.J.肖本于1974年提出的。语义记忆主要讲概念如何表征、分类和提取。上述网络模型是以概念间的逻辑关系为基础的。然而,概念的分类也可能以概念所具有的某种特征的出现频率为基础。最近研究指出,有些概念分类明确,有些则模棱两可。例如,鲤鱼、鲨鱼肯定是鱼,马、牛、羊肯定不是鱼,而鲸鱼和海豚就难确定了。在语义特征模型中,一个概念的含义是以一组特征来表达和存储的。这些特征对于定义的重要性不同。例如:对于“钢笔”这个概念,“用于写字”是重要的“定义性特征”,而它的具体形状、颜色、大小等就是非定义性的附属性特征。由于定义性特征和附属性特征并无严格的划分界限,人只能根据经验对它们作出判断,即在与某一概念相联系的大量具体事物或次级概念中,那些出现次数越多的特征,越容易被判断为定义性特征。在概念之间,共同的定义性特征越多,它们之间的关系越近。这个关系也称为语义距离,可以在一个平面图上表示出来。例如让被试依据马、狗、猫等刺激物彼此接近的程度进行评定,就可以得出在“哺乳动物”这一概念范畴内,它们彼此之间的语义距离(图3)。

图

根据语义特征模型,当人们对简单句作判断时,首先在存储的句子主语和谓语之间进行粗略的比较,如果相应于主语和谓语的概念之间高度相关或很少相关,就会立即作出关于这个命题的决策。如果二者是中等程度的相关,那么就要进一步对概念特征作更完全、更系统的比较。因此,这又发展成一个两阶段的特征比较模型。第1阶段比较全部特征,是整体性的,直观的,但可能是错误的;第2阶段是选择性的、逻辑的,相对说来是没有错误的(图4)。

图

(3)散播激活的网络模型。这个模型是柯林斯和E.F.洛夫特斯于1975年在奎利恩的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依据这个模型,在概念与概念之间既有上下级的关系结构,同时联接线的长短还表现了语义距离的远近。当一个概念被加工时,在长时记忆存储的信息中,不只这个概念被激活起来,该激活作用还沿着网络的通路向外散播,使得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其他概念也处于一定程度的激活状态。

依据现有研究成果看来,网络理论可能是人类语义加工的有用模型。然而为了确切地反映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记忆模型还需增加复杂性,并且与人类认知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灵活性相结合,散播激活的网络模型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进展。

参考书目
  1. R. L.Klatzky,Human Memory: Structure and Processes,2nd ed.,Freeman, San Francisco,1980.
  2. A.Wingfield and D.L.Byrnes,The Psychology of Human Memory(International edition),Academic Press,New York,1981.
  3. D.H.Dodd and R. M. White, Cognition- Mental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Allyn and Bacon,Boston,1980.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