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矿床

一组性质独特、价格昂贵的金属矿床,包括金、铂族元素和银矿床。

金矿床

金主要用于货币及装饰品,工业上大部分消费于电子和电器、化工、飞机和航天及核工业方面。具有工业意义的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其次为金的碲化物。岩金矿石的工业品位一般3~5克/吨,边界品位1~2克/吨,砂金工业品位0.2~0.3克/立方米,边界品位0.05~0.1克/立方米。有些矿床规模大,易开采,可采用堆浸法提取金,其工业品位可降低到1~3克/吨。

金的产量中伴生金占有重要地位,伴生金矿类型众多,如斑岩铜矿、铜镍硫化物矿床、海相火山岩中铜矿及多金属矿、夕卡岩铁铜矿床等。独立开采的金矿床的主要工业类型有:

(1)前寒武纪砾岩中含铀金矿,是世界上产金量最大的一种金矿类型,典型矿床为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金矿,南非年产金量达600吨以上,50年来提供了世界金产量的60%以上。

(2)太古宙变质岩中石英脉及蚀变带中网脉浸染状金矿,产量约占世界总量20%。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重要采金国,中国山东、吉林、辽宁、豫陕交界小秦岭等地都有开采此类矿床的大量重要矿山。

(3)产于含碳质浅变质沉积岩细脉及大脉型金矿,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为代表矿床,该矿年产量达 125吨。

(4)产于沉积岩、火山碎屑岩中微细浸染型金矿,是60年代以来发现的重要类型。美国内华达州卡林金矿为典型代表。中国近年在黔滇桂及陕甘川交界处发现两个成矿区。

(5)产于中新生代陆相火山岩及次火山岩中细脉浸染及大脉型银- 金矿床,环太平洋的俄罗斯、日本、巴布亚新几内亚、美国、加拿大等为重要产区。

(6)砂金矿。除上述之外,夕卡岩型、风化壳(见风化作用)及铁帽型、钠长 石碳酸盐胶结角砾岩型、基性-基性岩以及花岗岩类岩石中石英脉型金矿在一些地区有所发育。

铂族元素矿床

铂族元素具耐高温、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电子、仪器、航空、原子能、化学、医疗设备以及装饰品。具有工业意义的铂矿物主要为自然铂、自然锇等铂族元素的互化物。

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铜镍硫化物矿床中伴生铂族元素,在储量和产量上均居重要地位。加拿大萨德伯里最为著名,矿石中铂族元素含量可达1.5克/吨。俄罗斯诺里尔斯克也是重要矿床。中国甘肃、云南等地都发育有此类矿床。

独立开采的铂族元素的矿床工业类型主要有:

(1)砂矿,俄罗斯乌拉尔最著名,工业品位一般大于0.1克/立方米;

(2)超基性岩中含铂铬尖晶石矿床,俄罗斯乌拉尔及南非布什维尔德储量及产量最大,中国甘肃、云南也有发现。

银矿床

银除用于货币及装饰品外,在摄影业、电子工业、仪器制造和医药业方面也广为利用。银的矿物较多,重要的有自然银、辉银矿及螺状硫银矿、硫铜银矿、脆银矿、硫锑铜银矿、浓红银矿、淡红银矿、角银矿等。银的来源有伴生、共生及独立银矿床,前两者为主。铝锌矿床开采中提供大量伴生银产品,铜矿及金矿开采冶炼中也提供一定量伴生银。作为伴生组分银达到5~10克/吨即具工业意义。对于独立及共生银矿床,中国采用工业指标为工业品位100~120克/吨,边界品位50~60克/吨。

独立及共生银矿床主要工业类型有:

(1)中新生代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中,脉状、浸染状银-金、银-多金属、银- 锡矿床。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成矿带。矿床数量多,储量产量大,储量上万吨者即有7个,如墨西哥帕丘卡、瓜纳华托,美国卡姆斯托克,玻利维亚波托西,新西兰豪拉基等矿。中国晋北、冀北、江西近年也有发现。

(2)海相钙碱性火山岩及火山沉积岩中硫化物矿床。前寒武纪到中新生代均发育。加拿大、澳大利亚、前苏联、瑞典等国矿床为泥盆纪前产物,日本黑矿为中新生代形成。中国湖北银洞沟矿属于此类。

(3)产于碳酸盐岩、夕卡岩中交代型银- 多金属矿床。美国西部及墨西哥的最为重要。

(4)变质岩、碎屑沉积岩中脉状、层状银- 多金属矿床,主要产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秘鲁、澳大利亚等国。中国陕西银洞子、河南破山均属此类。

(5)变质火山岩沉积岩中脉状银-钴-镍-铋-铀矿床。加拿大科博尔特的最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