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地质

亚洲大陆是一个拼合的大陆,既包括欧亚古陆的主要部分,又囊括了冈瓦纳古陆分解出来的某些陆块。它的形成可能经历了早前寒武纪陆块的解体及以后各陆块多次的裂解和拼合,至少有4个大的发展阶段:

(1)前吕梁运动阶段,包括太古宙及早、中元古代,时限约18亿年以前;

(2)吕梁-晋宁运动阶段,包括晚元古代早、中期,时限18~8亿年;

(3)晋宁-印支运动阶段,震旦纪-中三叠世,时限约8~2亿年;

(4)印支运动后阶段,晚三叠世至今。

亚洲大陆至少由6个大、中型地台和4条夹持于其间的构造活动带(巨型褶皱带)组成(见图)。

图

6个地台是西伯利亚地台、 塔里木地台、中朝地台、阿拉伯地台、印度地台和扬子地台。有人认为,在北冰洋一带还存在一个“极北地台”。 4条构造活动带为北极构造活动带、乌拉尔-蒙古构造活动带、 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活动带和环太平洋构造活动带。另外还有秦岭-祁连-昆仑构造活动带。在这些构造活动带内部,夹有若干大小不等的陆块。

西伯利亚地台

亚洲大陆最大的一个地台,西南大致以鄂毕河-萨彦岭为界与乌拉尔-蒙古褶皱带相邻,东部在勒拿河以东与上扬斯克中生代褶皱带毗连。地台固结的时代约在19~20亿年以前。基底由太古宇和下元古界组成。太古宇主要出露在阿尔丹和阿纳巴尔等地,是一套由麻粒岩、角闪岩、结晶片岩和混合岩-花岗岩组成的变质杂岩系,伴以斜长花岗岩和紫苏花岗岩,有两组主要的同位素年龄:34~30亿年,25~23亿年。下元古界为不同程度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贯以卡累利阿旋回和贝加尔旋回的基性-酸性侵入岩。中、上元古界及古生界构成地台的盖层,中、上元古界多为稳定类型或过渡类型沉积,下古生界为典型陆表海型沉积,泥盆系-下石炭统为海陆交互相地层,中石炭世以后以陆相沉积为主,二叠纪-三叠纪有大面积暗色岩喷发。

塔里木地台

一个经晋宁运动而固结的地台,南界包括西昆仑山北坡和阿尔金山西北麓,北界达中天山隆起带(见中国地质)。地壳表层为 3层结构:

(1)前震旦纪基底,包括上太古界麻粒岩、片麻岩、混合岩,下元古界片麻岩、斜长角闪岩、混合岩、大理岩、结晶片岩系,以及中元古界浅变质碎屑岩、碳酸盐岩及火山岩系;

(2)震旦系-古生界盖层,主要为稳定类型海相沉积,震旦系发育有 3期冰成沉积;

(3)中新生代以陆相为主的盆地类型沉积,大部分地区缺失三叠系。

塔里木地台包括5个二级构造单元:柯坪断隆,库鲁克塔格断隆,铁克里克断隆,阿尔金断隆和塔里木台坳。前 4个构造单元展布于地台边缘,塔里木台拗规模最大,广泛分布有新生代地层,内部可划分为若干次一级的隆起带和拗陷带。地球物理资料表明,塔里木台拗地壳厚度50~56公里,一般边缘厚,中央薄。

塔里木地台石油、天然气资源潜力很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勘查工作已经证实,塔北沙雅隆起、满加尔拗陷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中朝地台

包括贺兰山以东的华北、东北南部、渤海、北黄海和朝鲜北部广大地区,西界可能包含巴丹吉林沙漠,北与乌拉尔-蒙古褶皱带东段相邻,南与秦岭褶皱带相接,东南部与扬子地台相接。这是一个地质历史上活动性较大的地台,特别是中生代以来遭受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强烈影响,形成了复杂的构造格局,产生了强烈的板内形变。地壳厚度西厚东薄,太行山以西约38~48公里,太行山以东平均34~36公里,渤海、黄海约30~32公里。

中朝地台经历了4个大的演化阶段,形成4层结构。前吕梁运动阶段经历了多次构造-热事件和地壳的裂解与形变,形成几套变质杂岩系和若干条绿岩带,吕梁运动形成地台的统一基底。最老的岩层出露于地台北缘,冀东迁西群测得年龄为36.5~37.2亿年。吕梁-晋宁运动阶段形成一套颇具特色的裂陷槽型沉积,构成地台的第二个结构层。以中国蓟县剖面为代表,主要是富含叠层石和微古植物化石的镁质碳酸盐建造和砂页岩建造,厚数千到万余米。晋宁-印支运动阶段(震旦纪-中三叠世)主要表现为地壳的整体降升和沉降,形成第三个结构层即地台盖层。普遍缺失晚奥陶世-早石炭世沉积,除辽东半岛、皖北等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缺失震旦系。寒武系-中奥陶统为标准的陆表海稳定类型沉积,中石炭统-中三叠统为富含煤系的海陆交互相地层。印支运动后阶段(晚三叠世-第四纪)受强烈的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产生一系列北北东向的隆起带、沉降带,形成强烈的板内变形和岩浆活动,堆积了巨厚的坳陷盆地及裂谷盆地型沉积,形成了现今的构造格局。

阿拉伯地台

主体为阿拉伯半岛,西南以红海裂谷为界与非洲地台相隔,东北与特提斯-喜马拉雅褶皱带相连。这是一个由冈瓦纳古陆分裂出来、经远程漂移而拼贴于欧亚古陆的外来地块,地质历史上活动性较弱,构造比较简单,地壳表层主要由 3个结构层组成:前寒武纪主要经历了10亿年及7~6亿年两期构造-热事件,形成一套中低级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古生界主要出露于地台的东北边缘,为陆相、滨海相并向东北逐步过渡为海相地层;侏罗系-第三系,特别是第三系为重要的含油岩系,在地台内部为断陷盆地型堆积,在东北边缘为海相沉积,构成地台向扎格罗斯海槽的过渡带。

地台最老的岩浆活动发生在晚元古代,可以划分3个构造岩浆活动期,年代分别为10~8.5亿年、7亿年、5.7亿年,以中酸性侵入岩及基性、中基性喷发岩为主。古生代至中生代岩浆活动微弱,地台边缘偶见火山喷发岩。中生代末到新生代主要为陆上火山喷发,西部分布有白垩纪-第三纪暗色岩和第四纪玄武岩。

印度地台

包括整个中南半岛及其邻近地区,北界大致在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及印度河谷地,西界在苏莱曼山前带与印度河之间,东界大致位于那加山-阿拉干山。它也是由冈瓦纳古陆分裂出来的一个外来地块,地壳厚度30公里左右,喜马拉雅地区50公里左右。

印度地台是地球最古老的地台之一,受主要为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断裂的控制形成典型的棋盘格式构造格局,大体可以分为3个构造区。

地台南部为地盾区,广泛出露太古宙和早、中元古代基底。太古宇大致以30亿年为界分为两套岩群:下部为深变质杂岩系,上部为伴以酸性侵入岩的浅变质岩群。地台南端出现大量片麻状、混染状紫苏花岗岩,较老年龄达32亿年,马德拉斯紫苏花岗岩全岩等时线年龄26亿年。东高止地区分布有著名的孔兹岩系(见孔兹岩),区域变质年龄26亿年左右。上太古界-下元古界达瓦尔群为变质绿岩系。下、中元古界不整合于太古宇之上,主要为浅变质沉积岩或火山-沉积岩系,贯以同期花岗岩体。在地台中部、东南部分布有晚元古代盖层沉积,经历了9~10亿年及7亿年两次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的影响。在断陷盆地零星分布古生代沉积,西北部覆以大面积晚白垩世-老第三纪德干暗色岩。

地台中部、西北部为印度河-恒河盆地,覆以大面积第四系,在苏莱曼山、喜马拉雅山、那加山-阿拉干山山前带出露第三纪以磨拉石为主的沉积。

地台北部为喜马拉雅构造带,主要为古生代稳定类型海相沉积,上古生界多海陆交互相,石炭系-二叠系含冰海相沉积,在喜马拉雅出露前寒武纪高、中级变质岩系,形成一系列逆冲断裂和推覆构造,并有喜马拉雅期、加里东期花岗岩类穿插其中。

扬子地台

北与秦岭-大别褶皱系相连,西以青藏褶皱区为界,东南以“江南古陆”南缘断裂带与华南褶皱系相邻,向东没于南黄海(见中国地质)。这是一个经晋宁运动而形成的地台,具有3层结构。前震旦纪基底构成第一个结构层,由两套变质岩群组成:晚太古代变质杂岩,以康定群、崆岭群为代表,崆岭群中岩组底部和上部分别获锆石U-Pb一致曲线年龄为 28.55±0.15亿年和24.32±0.28亿年;中晚元古代以昆阳群和四堡群、板溪群为代表的浅变质沉积岩及火山-沉积岩系,被四堡期、晋宁期花岗岩类所贯入。第二个结构层为震旦纪-古生代沉积盖层,为典型的稳定类型沉积,大部分为海相地层,下震旦统、下泥盆统及上二叠统出现陆相沉积,晚二叠世有大面积玄武岩喷发。第三个结构层为中新生代内陆盆地和断陷盆地型沉积,以四川盆地为代表,上三叠统-下侏罗统为含煤砂页岩建造,中侏罗统-白垩系多磨拉石和红色碎屑岩建造,第三系主要为断陷盆地型含膏盐的红色岩系。

北极构造活动带

又称北极褶皱带。是一条时代可能属于元古宙的造山带,包括泰梅尔褶皱系和新西伯利亚-楚科奇褶皱系,介于“极北地台”与西伯利亚地台、科雷马地块及奥莫隆地块之间,东部与环太平洋构造带叠加。该构造带主要由下元古界优地槽型(东区)及冒地槽型(西区)沉积组成,上元古界为过渡型沉积。

乌拉尔-蒙古构造活动带

又称乌拉尔-蒙古褶皱带。是横亘亚洲大陆中部的一条宽广的复杂褶皱带,它夹持于俄罗斯地台、西伯利亚地台与塔里木地台、中朝地台之间,并构成这些地台的边缘地壳增生带。构造带的主体由几条元古宙及古生代地层的褶皱系和构造岩浆岩带组成,发育一系列弧形断裂带和元古宙-古生代蛇绿岩带,包卷有若干中、小型陆块。可以划分为3个带:北带是一个加里东褶皱系,主要由元古宙-早古生代褶皱岩系和同期花岗岩带、超基性岩带组成,其上覆泥盆纪过渡类型地层以及石炭二叠纪及中新生代内陆盆地及火山盆地型沉积。中带为华力西褶皱系,主要由志留纪-早石炭世褶皱系及华力西期花岗岩带、基性、超基性岩带组成,中石炭世开始渐变为内陆盆地型沉积。南带为加里东褶皱系,出露于中朝地台北缘、哈萨克斯坦西南缘及天山的婆罗科努山,与北带遥相对应,但规模远小于北带。

秦岭-祁连-昆仑构造活动带

又称秦岭-祁连-昆仑褶皱带。是介于塔里木地台、中朝地台和青藏-滇西褶皱区、扬子地台之间的一条陆间增生褶皱带(见中国地质)。主体由一系列古生代为主的褶皱系、逆冲断裂带、走滑断裂带及蛇绿岩带组成,有大量古生代为主的花岗岩类和基性、超基性岩类的岩体、岩带贯穿其中。祁连山为加里东褶皱系,北祁连发育有典型的寒武纪-奥陶纪蛇绿混杂岩和蓝闪石片岩带。昆仑山是一个经历多期构造变动的华力西期褶皱系,在西昆仑北缘、东昆仑中带及东昆仑南缘发育有3条蛇绿岩带,前二者属早石炭世,后者为晚二叠世-中三叠世。秦岭为复合型造山带,以商丹断裂带为界,北秦岭为加里东褶皱系,以大规模推覆构造为特征,南秦岭为印支期褶皱系,以多层次滑脱构造为特征。

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活动带

又称特提斯-喜马拉雅褶皱带。是中生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条巨型褶皱带,是阿拉伯板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造山带。本区大体经历了前晋宁期、晋宁-印支期及印支期后3个发展阶段,形成3大套性质不同的建造序列。主要由一系列中生代、新生代褶皱系、推覆构造群、蛇绿混杂带和构造岩浆岩带组成,在某些地区出现大型陆块与地槽褶皱带相间列的构造格局。褶皱系、构造岩浆岩带和基性、超基性岩带或蛇绿混杂岩带自北而南时代逐渐变新,联系古生物群落、沉积建造的差异和古地磁方面的证据,反映了这个区域地体拼贴和欧亚大陆南缘地壳不断增生的历史。

环太平洋构造活动带

又称环太平洋褶皱带。是中生代以来在不同构造单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条巨型褶皱带,是环太平洋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产物(见环太平洋地质)。自大陆向太平洋方向可以划分为 3个带:

(1)西带为大陆边缘带,由几条北北东向的隆起带、沉降带和相辅而行的一些大型断裂带组成。在隆起带发育有一系列中生代的构造岩浆岩带,在沉降带充填以巨厚的晚白垩世到第四纪沉积。

(2)中带为边缘海盆带,为一系列呈北北东向展布的弧后盆地,主要充填以第三纪、第四纪沉积,日本海和南海属弧后拉张盆地,局部已出现洋壳。

(3)东带为西太平洋的岛弧带,以第三纪褶皱、断裂为主,以广泛出现岛弧型火山-深成岩带为特征,并普遍分布有现代火山。岛弧带以外大部地区为海沟,代表现代的俯冲带。海沟、岛弧带和边缘海盆共同构成亚洲大陆环太平洋带现代的沟弧盆系

矿产资源

亚洲大陆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受地质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的地区分布有不同的矿产。

在中东、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西西伯利亚以及滨太平洋带及其邻近海域,贮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已发现若干大、中型油气田,特别是中东地区分布有世界最大的一些油田。这些油田的生、储油层大部分为中新生界,部分为古生界或更老的岩层。

在几个地台区,特征性矿产有早前寒武系中的铁、铜、金等,晚前寒武纪岩层中的磷、铁、铜、金,以及古生代盖层中的煤、铝土矿、锰及有色、稀有金属和盐类等。在西伯利亚、中朝、扬子等地台,尚有与后期深成作用有关的金刚石。在一些中新生代盆地有煤、砂岩铜矿、盐类等。

在乌拉尔-蒙古褶皱带,除中新生代盆地中的石油、天然气、煤等沉积矿产外,还有与不同时代侵入岩、火山岩有关的铜、铅、锌、金、钨、锡、钼、铀等矿产,部分地区有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矿床及铬铁矿床。

在秦岭-祁连-昆仑褶皱带,特征性矿产是前寒武系中的铁、金、铅、锌、铜矿,以及与古生代、中生代岩浆活动有关的钼、铅、锌、金、铬等矿产。

特提斯-喜马拉雅褶皱带主要是与中生代岩浆活动有关的铬、铜、铅、锌、金、稀有金属等矿产。

环太平洋褶皱带主要是与中新生代岩浆活动有关的铜、铅、锌、金、铁、钨、锡、钼等矿产,中国南岭的钨、锡及马来半岛锡矿久负盛名,菲律宾等地产铬铁矿。

参考书目
  1. 亚洲地质图编图组:《亚洲地质》,地质出版社,北京,1982。
  2. A.L.Yanshin,V.E.Khain,Yu.G.Gatinsky,The Prin-ciple Problems of the Tectonics of Asia,Tectonics of Asia,27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Congress,Nauka,Moscow,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