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岸沉积

靠近海岸水深大致为 0~20米范围内的沉积。近岸沉积调查研究,可为海港建设、沿海军事工程、滩涂开发利用、寻找滨海砂矿等提供地质资料;研究现代近岸沉积对普查油气资源具有指导意义。

由于近岸区备受河流、波浪、潮汐、海流的影响,所以在海洋沉积环境中近岸是侵蚀、搬运、沉积最活跃的地区,在沉积特征上表现多样化。

海滩沉积

以波浪沉积作用为主,沉积物主要为沙,形成沙滩和各种沙体(如沙丘、沙坝等)。在基岩出露的海岸,以砾石、岩块为主,可形成砾滩。海滩沙以石英居多,其次有长石、云母和一些重矿物,在化学风化强烈进行的地区,海滩沙几乎全是石英。在波浪的反复淘洗筛选下,颗粒一般分选和磨圆较好,并使某些重矿物(如锡石、磁铁矿、独居石等)富集成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海滩沉积物则主要为珊瑚和生物介壳等组成。

潮滩沉积

以潮汐沉积作用为主,可分硅质碎屑潮滩沉积和碳酸盐潮滩沉积两类。前者靠岸部分以悬浮质沉积为主,一般为泥质沉积,水平层理、泥裂发育;中部悬浮沉积作用和推移质沉积作用交替出现,沉积物为泥沙混合,多具波状、透镜状层理及压扁层理;近低潮线部分以推移质沉积作用为主,沉积物为沙,具良好的磨圆和分选,常见人字形双向交错层理。显然潮滩自高潮位向低潮位沉积物粒度由细变粗,依次呈现泥滩、泥沙混合滩和沙滩的序列。另外,潮滩上多有潮沟,大潮沟底常为沙、介壳和泥砾,小潮沟底主要为泥。在热带和亚热带,潮滩上珊瑚、软体动物、钙藻大量繁殖和沉积,从而发育为碳酸盐沉积的潮滩。

泻湖沉积

以潮汐和河流沉积作用为主,可分三种类型:

(1)在温湿地区的泻湖,以陆源沉积物占优势,泻湖的深水部分主要为细粒的粉砂和泥,富含有机质,生物扰动强烈;而在泻湖的边缘一带和进出口附近主要为沙;

(2)干燥地区的泻湖,以砂质沉积占优势,在远离河口的地点,湖水盐度增高,往往形成盐和其他蒸发物;

(3)热带潮湿地区的泻湖,钙质沉积显著增加,沉积物多由珊瑚、贝壳和细粒化学沉积的碳酸钙组成。

三角洲沉积

为河流、海洋综合作用产物。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后,由于淡水和海水的混合,使流速、盐度、pH等物理化学条件骤然改变,随之发生大量的沉积,其速率甚大。三角洲平原相沉积物一般为粉砂和泥,发育水平层理,沉积物的粒度和构造在短距离内可变化很大。三角洲前缘相主要为砂和粉砂,向海方向有变细趋势,沉积构造以交错层理为主。前三角洲相以粉砂、泥为主,水平层理发育,但往往受到生物强烈扰动破坏。三角洲沉积富含有机质,同时存在砂体,所以古代一些油气田就产于三角洲沉积中。

综上所述,近岸沉积特点一般为:沉积类型多,沉积速率大,沉积物粒度比河流的细、比浅海的粗,具有良好的分选和磨圆,沉积构造多样。

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几乎各种近岸沉积均有分布,例如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闽浙和台湾沿岸均有沙滩或砾滩分布;渤海湾和苏北沿岸有典型的潮滩沉积;三角洲沉积可以长江和珠江三角洲为代表;华南沿岸有较好的泻湖沉积和珊瑚礁沉积。

参考书目
  1. H.E.Peineck,I.B.Singh,DepositionalSedimentaryEnvironments, Springer-Verlag,New York,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