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藻属

念珠藻目念珠藻科的 1属,又名项圈藻属。藻丝单一,或群集成群体;自由漂浮,或粘附基质上。整条藻丝粗细一致,或在其两端稍稍变细;藻丝直走,弯曲,或作不规则绕曲,藻丝外面有透明、无色的水样胶鞘。细胞一般为球形或腰鼓形,少数为圆柱形,但决不呈盘形。营养细胞的原生质体均匀或有颗粒,有的充满许多伪空胞。异形胞一般与营养细胞同形,但略大些,单个地间生,一条藻丝上往往有数个异形胞。厚壁孢子或仅生在异形胞的一侧或两侧,或仅在远离异形胞处发生,单一或数个相接成串,常大于营养细胞,一般为圆球形或两端变圆的圆柱形。

约100种,中国已报道有31种和8个变种。绝大多数是淡水产,生长在水中或湿地上,本属多数是浮游藻,另外有极少数的种生活于维管植物的组织间隙,营共生作用,例如在满江红(又称红萍)的叶腔中的满江红鱼腥藻,在苏铁的珊瑚状根中的苏铁鱼腥藻。本属中有34种(不包括变种)已报道有固氮作用;中国已发现的固氮种有10余种(不包括变种),如苏铁鱼腥藻、满江红鱼腥藻、固氮鱼腥藻、水华鱼腥藻、雷万鱼腥藻、螺旋鱼腥藻、多变鱼腥藻、类颤鱼腥藻等。

本属中的一些种如螺旋鱼腥藻、水华鱼腥藻和卷曲鱼腥藻等,在池塘湖泊中往往形成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标志。水华鱼腥藻具有毒株,含有鱼腥藻毒A、B、C和D,其中鱼腥藻毒A研究较充分,是一种低分子量的含氮的生物碱,对动物的最低致死剂量为每千克体重250微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