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戏

模仿虎、鹿、熊、猿、鸟(鹤)的动作用以保健强身的气功动功功法。是中国汉代医学家华佗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的,故又称华佗五禽戏。功名首见于《后汉书·方技传》。现有流派各具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概括起来,以模仿“五禽”动作为主,有的着重练“动”,有的着重练“静”,有的着重练“刚劲”,有的着重练“柔劲”等等。在锻炼的目的上,有的以治病养生为主,有的以壮力强身为主。习练时应做到外动内静、动中求静,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备,有动有静、动静相兼。练五禽戏时,可以单练一禽之戏,也可以选练一两个动作。单练一两个动作时应增加锻炼的次数。五禽戏的内容和基本练法如下:

熊戏

要求练出“笨重”之中寓有“轻灵”的动象。练习时要把内劲运用在膀臂上(同时包括肩、肘、手、髋、膝、足)。意守中丹田,以加速腹式深呼吸。久练后,有加强脾胃功能和增强体力的作用。熊戏共分五个基本动作,它们是:熊步势、撼运势、按运势、抗靠势和推挤势。兹举推挤势为例,练法如下:站好平肩势,随后将左脚收于右脚内侧,脚尖着地,身体顺势稍向左转,两手仍为虚拳,将两臂缓缓撼运三五次,顺势将两臂外旋上举,两拳与肩平高,两拳相距与乳同宽。左拳在前,拳心向前内方;右拳在左拳之右后,拳心向前内。两臂弯曲如弓,两肘下沉,两腕内扣前撑。稍停顿后,随呼气将左脚向左前方上一步,两臂顺势呈螺旋劲向前推挤,两肘下沉外撑,含胸收腹,背向后撑,劲发于腰脊,使两臂与腰背形成“争力”。在两臂撼运的同时,随吸气将右脚收于左脚内侧。之后,左脚内扣且身体稍向右转,顺势将两拳自两侧划弧下落于两髋外侧,重心在左脚(图1)。此为左式。接左式,两臂撼运三五次,随吸气将右脚向右前方上一步,动作要求与左式相同。此为右式。如此反复练习数次。

鹤戏

要求练出鹤的轻翔舒展、安适恬静的神态。练习时气息的升降应柔和细缓,意念活动不能重滞。鹤戏共分五个基本动作,它们是:鹤步势、亮翅势、独立势、落雁势和飞翔势。兹举落雁势为例,练法如下:

站好平肩势,两臂自然下垂,稍向外撑,随即将右脚向左脚的正前方上半步,脚尖外展,两脚相距约为尺许,两手交叉由胸前缓缓上升,升至与肩平高时,再将两手向左右经头顶划弧缓缓下落,至与肩平高时,稍停顿,松肩屈肘,使两臂呈一波浪式弧线;同时身体顺势右转下坐,目视右后方。随后,以两脚尖为重心,将身体转向正前方,身躯直立,两臂缓缓下落于小腹前,两手交叉,转回原来方向,顺势将左脚收于右脚内侧,重心在右脚(图2)。此为右式。接右式,重心在右脚,随吸气将左脚向右脚的正前方上半步,动作与右式相同,身体顺势左转下坐,目视左后方。此为左式。如此反复练习。

鹿戏

要求姿势舒放伸展。练鹿戏时,意守尾闾,可疏导督脉。经常练习鹿戏有舒展筋脉的作用。鹿戏共分五个基本动作,它们是:鹿步势、挺身势、探身势、回首势和蹬跳势。兹举回首势为例,练法如下:

站好平肩势,左脚收于右脚内侧,两臂下垂外撑,五指并拢,平掌下按。随后,将两手经前上划弧下按于两髋外侧,随呼气将左脚向左前方上一步,成“弓箭步”,两手后引,顺势将两手提至腋前,再向前“冲”出,使肘、腕、手指平伸,掌心向下,手腕内扣,手臂与肩平高,两眼平视前方。再随呼气将右手顺势收于右胁部,第四、五指弯曲,手腕外扣,头部顺势转向右后方,两眼平视,意守尾闾。稍停顿后,随呼气将右手自右胁部再沿原路前伸,顺势将头转向原来方向。然后,随吸气将两手自腋前缓缓下落于两髋外侧,将右脚收于左脚内侧(图3)。此为左式。重心在左脚,随呼气将右脚向右前方上一步,锻炼右式,如此反复习练。

虎戏

要求刚劲有力,刚中有柔,达到动静相兼、刚柔并济的境地。经常习练,可添精益髓、强腰健肾。虎戏共分五个基本动作,它们是:虎步势、出洞势、发威势、扑按势和搏斗势。兹举搏斗势为例,练法如下:

站好平肩势,左脚收于右脚内侧,两手划弧顺势向回一抓,作上提劲收于两髋外侧。稍停顿后,随呼气将左脚向左前方上一步,两膝微曲,成左式“跨虎步”,重心移至左脚,身体稍向前探,腰背微作挺拔劲,下颌微收,臀部下坐,含胸收腹,同时两手顺势用虎爪劲向上划弧,自中间向前外猛扑,势如猛虎之搏斗。左手护于下颌前方,肘臂微作外撑,掌心斜向内下。右手护于心窝之前,肘臂屈曲如弓形。两眼平视前方,两脚抓地。随吸气,左脚内扣,身体顺势稍向左转,将右脚收于左脚内侧,两手顺势划弧向回一抓,仍收于两髋之外侧(图4)。此为左式。接左式,右脚收于左脚内侧,随呼气,将右脚向右前方上一步,右手护于下颌前方,左手护于心窝之前,动作与左式相同。此为右式。如此反复习练。

猿戏

要求外练肢体的灵活,内练精神的宁静,以收到动静兼练的双重效果。猿戏共分五个基本动作,它们是:猿步势、窥望势、摘桃势、献果势和逃藏势。兹举逃藏势为例,练法如下:

站好平肩势,左脚收于右脚内侧,两手平按于两髋之外方。随吸气左脚向左前方上半步,成右重“小坐弓步”,两手变为钩手,顺势相交于小腹前。随呼气将两手自两侧向前内划弧,前伸于胸前,两手与乳平高,肘臂微曲,掌指稍收拢,两臂稍向外撑,两腕内扣,两手相距约一拳左右,两眼向前方寻视。稍停顿后,再随吸气将左脚向前上半步,身躯下降,变为低位“坐弓步”。左手变钩手,前伸于左胁之前,肘臂外撑,钩手内扣;右手变钩手,向外后划弧钩于右髋之后,肘臂微曲,钩手向后。两眼平视右后方。稍停顿后,再随呼气,将两手向前划弧收于两髋外侧,右脚顺势收于左脚内侧(图5)。此为左式。接左式,随吸气将右脚向右前方上半步,两手顺势变钩手,动作与左式相同。此为右式。如此反复习练。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