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

常用解毒消肿药。别名癞蛤蟆浆、蛤蟆浆、蛤蟆酥,原名蟾蜍眉脂。始载于《药性论》。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或黑眶蟾除B.melanostictus等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浆液经干燥而成。因新鲜的浆色乳白,形似酥油,故名。

产地和性状

蟾蜍穴居泥土中或栖居在石块下、草丛中,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主产于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夏秋季捕得后,洗净,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滤去泥沙杂质,取纯浆放入圆模中,晒干后即成团蟾酥,若涂布玻璃板上或竹箬上晒干,即为片蟾酥。用时粉碎成细粉。团蟾酥呈扁圆形团块状、饼状或棋子状,直径3~7厘米,厚约5毫米,棕褐色、紫黑色或紫红色,表面平滑,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泽。片蟾酥呈不规则片状,厚约2毫米,黄棕色或红棕色,半透明,一面较粗糙,一面较光滑,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气微腥,味麻辣,粉末嗅之作嚏。

性味和功用

蟾酥味甘、辛,性温。有毒。归心、胃经。功能解毒消肿、止痛、开窍醒神。主治痈疽恶疮、疔疮、瘰疬、无名肿毒、咽喉肿痛、龋齿疼痛、腹痛神昏等证。

成分和药理

蟾酥的成分大致可分为:

(1)蟾毒配基类。如华蟾毒配基、脂蟾毒配基、蟾毒灵等,大都是蟾酥干燥加工过程中的分解产物。

(2)蟾毒类。由上述多种蟾毒配基和辛二酰精氨酸、庚二酰精氨酸、辛二酸等组成的酯类物质,多存在于加工前的蟾蜍分泌物中。

(3)有机碱类。主要有蟾蜍色胺、蟾蜍季胺、5-羟色胺等吲哚衍生物和肾上腺素等。

(4)其他类。有甾醇类和多种氨基酸等。

蟾酥及其所含蟾毒、蟾毒配基类物质,均有典型的洋地黄样强心作用。蟾酥具短暂降血压继之使血压升高的作用,其中脂蟾毒配基、蟾毒灵等具显著的兴奋呼吸和升压作用。蟾酥和部分蟾毒配基有局部麻醉作用,以蟾毒灵作用最强。蟾酥及部分蟾毒配基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在与化疗及放疗同时应用时,能不同程度地防止白细胞下降。此外,蟾酥尚有兴奋肠道、支气管和子宫平滑肌,使其收缩的作用;有祛痰镇咳作用。蟾酥中含有的辛二酸及精氨酸有利尿作用。

应用和禁忌

蟾酥为疡科要药,用于痈疽疔疮,常配麝香、乳香、没药、铜绿、蜗牛等制丸散剂内服;若初起水肿作痛、皮色不红者,须配川乌、草乌等药辛散消疮;亦可以蟾酥配入消散药作外敷,用量须轻;对于脓肿已成者,可单用蟾酥或配石灰等腐蚀药外敷疮头,促其速溃;瘰疬破溃、腐肉不除,常配白丁香寒水石、巴豆等制丸或药条,塞入疮口或瘘管内化腐排脓。咽喉肿痛生疮,可配牛黄、冰片、麝香等药制成丸药噙化;龋齿疼痛,可单用蟾酥或配硼砂、冰片、麝香等制成小丸或药棉,塞患处,以消肿止痛。近年有用蟾酥酊涂抹病牙龈部及牙周袋内,进行麻醉拔牙,并在五官科手术中作黏膜麻醉用。夏令感受秽浊之气,或饮食不洁而吐泻腹痛、口噤神昏,常合雄黄、麝香、丁香、苍术等芳香开窍辟秽之品同用。蟾酥又用于治疗各种休克,抢救危重病人呼吸与循环衰竭,可用单味蟾酥口服,或用蟾力苏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心衰,可配茯苓制成散剂服用,有强心作用。应用于各种肿瘤患者,可用20%蟾酥软膏外敷治疗皮肤癌;2%的蟾酥香油注射液治疗肝癌、肺癌等;又用蟾酥水溶液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等。内服量15~30毫克,入丸散用。蟾酥毒性较强,不宜多用久用,使用注射剂时,注射速度不可过快,否则易致中毒。有严重胃溃疡、胃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及孕妇忌服,外用不可入目。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