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

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常伴见呕吐、嗳气、吐酸、胃内烧灼感、胀满、饮食减少等症状的内科病证。又称胃脘痛。多由忧思恼怒,肝气郁结等影响脾胃,或饮食不当损伤脾胃所致。

唐、宋前中医文献,多将胃痛与心痛(属心经本身病变)混称。金、元时期,李东垣《兰室秘藏》开始专立“胃脘痛”一门,朱丹溪《丹溪心法》将胃痛详分为寒、热、气、湿、痰积、死血、虚等不同证候,分别施治。

西医的急、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以胃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均可参照此病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胃痛的病位在胃,胃主受纳、腐熟饮食水谷,如过食生冷,或饥饱不匀,暴饮暴食,或嗜食辛辣厚味,过饮烈酒,皆可直接损伤胃气胃阴引起胃痛。但胃与脾同居中焦,脾主饮食水谷的运化,二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故常见脾胃同病。此外,胃与肝关系亦至为密切,忧思郁怒,肝郁气滞,则横逆犯胃;肝火亢盛,则迫灼胃阴;肝血瘀阻,则胃失滋荣,都是胃痛常见的原因。

辨治

胃痛原因复杂,临床应细加辨证,不可徒恃一方一药。大旨须明辨寒热虚实,喜热食热饮,为寒;渴喜凉饮,为热;喜按为虚,拒按为实;得食痛减为虚,进食后即痛为实;痛而走窜,胀满连胁,多为肝郁气滞;痛处固定不移,刺痛或痛如刀割为瘀血阻络。临床常见证型有:

(1)寒邪犯胃。胃痛暴作,得热即感舒适,遇冷痛增,脘腹胀满拒按,纳呆,呕吐清水,苔白,脉弦紧。治宜温中祛寒,常用甘草干姜汤、良附丸加味。

(2)脾胃虚寒。病情缠绵难愈,痛缓而有休止,痛得揉按而暂感舒适,饮食喜热,空腹痛甚,得食痛减,舌质淡,苔薄白,舌边有齿痕,脉沉迟或细弱,常因劳累或进食生冷而复发或加重。治宜益气温中,以黄芪建中汤为主方。

(3)胃阴虚。胃痛日久,胃脘部隐隐灼痛,消瘦,口干,食少,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质红,脉细数,属胃阴亏虚证。治宜养胃阴为主,常用麦门冬汤合芍药甘草汤。

(4)肝胃不和。胃脘部疼痛胀满,连及两胁,进食后疼痛加剧,得嗳气或放屁后感到舒适,舌苔薄白,脉沉弦,常因精神抑郁、恼怒而复发或加重。治宜疏肝和胃,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5)瘀血阻络。胃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时拒按,痛如针刺,食后痛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沉涩。治宜活血化瘀,常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6)中焦湿热。胃痛有烧灼感,伴见恶心,呕吐,胃脘胀满,饮食减少,口苦,大便黏滞不爽或便溏,舌质红而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为湿热中阻证。治宜补中、温胃、清热、燥湿数法兼施,常用半夏泻心汤。

(7)饮食停滞。因饱食而胃脘部胀满疼痛,呕吐不消化之物,嗳腐吞酸,舌苔厚腻,脉滑。治宜消食导滞,常用保和丸加减。

针灸对胃痛有较好的止痛作用,常用针灸处方为中脘、足三里。若有食积可加公孙、内关;若肝气横逆可加期门、肝俞;若胃气虚弱可加胃俞、合谷;若有元气不足可加肾俞、气海;若有实热可加内庭、太冲;若有虚火可加太白、太溪;若食停不下可加膈俞、下脘;若反酸水可加梁门、梁丘;若因湿困可加陷谷、水分;若呕血可加地机、行间;若有瘀血可加三阴交、幽门;若有奔豚气可加建里、神阙。治疗时需要注意的是:胃痛较重的病人应先在远端穴位处(如足三里穴)针刺,在疼痛稍有缓解后再取病变的局部穴针刺。留针的时间一般比较长,即使疼痛很快缓解,也要留针30分钟以上。推拿、气功、食疗等治疗方法,也可采用。

胃痛初起多属实证。患者如能保持精神愉快,注意调整饮食规律,不难治愈。久之则多见虚实夹杂,或由实转虚之证,但若无并发长期反复的吐血、便血,或由胃痛转变为其他病证者,预后一般尚好。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