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

膈间气逆上冲胸喉,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的一种病证。古称为哕,俗称打嗝。可单独出现,也可为其他疾病的兼证。有呈持续性发作,也有偶然性发作。呃逆主要由于寒邪蕴结、胃火内盛、气郁痰阻及气血亏虚等引起胃气上逆而致。

宋代以前多称呃逆为哕,直至金元时期才称为呃逆,“古谓之哕,近为之呃”(《丹溪心法》)。明代《症因脉治》将本证分为外感呃逆与内伤呃逆两类。《景岳全书》则将呃逆分为三类,“一曰寒呃,二曰热呃,三曰虚脱之呃”。

病因病机

呃逆的病因主要为饮食不节,过食生冷之物或寒凉药物,致使寒气蕴结于胃,胃气失于和降而上逆;或情志不和,抑郁恼怒,肝郁气滞,横逆犯胃,以致胃失和降;或因气郁化火,灼津成痰,胃气挟痰上逆而成;或因重病久病之后,或因病而误用吐下之剂损伤胃津,胃失于濡养,以致胃气上逆;或年老体弱、久病重病之后,脾胃阳虚,以致清气不能上升,浊气不能下降,胃气上逆而成。

呃逆皆由胃气上逆而致,但有虚实寒热的不同。此外,肺气失于宣通,在发病过程中也起一定作用,因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循胃口,上膈属肺,肺胃之气同主于降,相互影响,膈居肺胃之间,当各种病因乘袭肺胃,可致膈间气机不畅,胃气一旦上逆,冲击喉间,引起呃逆的发生。

辨证

呃逆的辨证,临床上主要辨别虚实寒热。呃逆初起,呃声响亮有力,连续发作,脉多弦滑,多为实证;呃逆时断时续,呃声低长,气虚无力,多属虚证;呃声沉缓,伴有畏寒、便溏等症,多属寒证;呃声响亮而短,面红,肢体发热,烦渴便秘,多属热证。治疗当以和胃降气止呃为主。

实证

主要为寒气蕴蓄,燥热内盛,气郁痰阻。常见证型有:

(1)胃中寒冷。呃声有力,遇寒愈甚,得热则减,舌苔白,脉迟缓。治宜祛寒止呃,常以丁香散加减。

(2)胃火上逆。呃声洪亮,口臭烦渴,喜冷饮,小便短少而黄,大便秘结,舌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降逆止呃,常以竹叶石膏汤加减。

(3)气机郁滞。呃逆连声,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伴有胸闷胁胀,肠鸣矢气(肛门排气),舌苔薄白,脉弦。治宜顺气降逆,常以五磨饮子加减。如同时伴有头昏目眩,时有恶心、胸闷,食欲减退,舌苔腻,为气逆痰阻。治宜顺气降逆、化痰和胃,常以旋覆代赭汤加减。

虚证

多为脾胃阳虚,或胃阴不足。

(1)脾胃阳虚。呃声低弱无力,气短,面色苍白,手足不温,食少困倦,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温补脾胃、和胃降逆,常以理中汤合丁香柿蒂散加减。

(2)胃阴不足。呃声断续出现,口干舌燥,烦躁不安,舌质红而干或有裂纹,脉细数。治宜生津养胃止呃,常用益胃汤加柿蒂、枇杷叶等降逆止呃之品。

治疗呃逆的常用针灸处方为内关、公孙,食积可加中脘,腹满可加腹结,呃逆频频可加膈俞,若属顽固性呃逆,加章门,若胃气衰败,加食窦或大包,若因肝气横逆,则加期门、行间。

此证轻者仅偶然发作,多由饮酒、饮水或大笑等致使胃气一时不顺,常可自行消失,预后良好。重者往往持续发作,应分别寒热虚实予以不同治疗。如在其他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出现,又常为病势危重的一种表现,往往是胃气败绝之危证,预后多不良。这时除治疗呃逆外,更为重要的是治疗原发病,只有标本同治,才能使病情转危为安。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