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容川(1847~1897)

即唐宗海。清代医学家。中西医汇通派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字容川。四川彭县人。著有《中西汇通医书五种》(1893年刊),于血证的论治有独到之处。少习儒。光绪十五年(1889)举进士,授礼部主事。中年嗜好医学,主张“好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学而能取长舍短”。受当时日渐盛行的西洋医学影响,从维护中医的愿望出发,试图进行中西医汇通,以证明中医并非不科学。著《中西医汇通医经精义》两卷(1892),认为西医长于“形迹”,中医长于“气化”,中西医各有短长,主张“损益乎古今”,“参酌乎中外”,并试图用西医解剖、生理等知识来印证中医理论,对此后的中西医汇通论者影响较大。他重视气血说,著有《血证论》8卷(1884),受杨西山《失血大法》影响,讨论气血水火关系以及血证与脏腑、脉证死生、用药宜禁等问题。总结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大治血证原则,较为实用。另有《本草问答》两卷(1893),议及本草学理论,比较中西药学之异同与短长。《金匮要略浅注补正》9卷(1893)和《伤寒论浅注补正》7卷(1893)则是对陈修园《金匮要略浅注》和《伤寒论浅注》两书的删补、正误,并合中西医之说而成。以上五书合称《中西医汇通医书五种》。唐容川在维护中医,接受西学的同时,又表现出某些尊古的倾向,认为宋元以后的医学水平不如《伤寒论》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