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革命

浏览

1908~1909年青年土耳其党人发动并领导的以反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封建专制统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为主要目标的资产阶级革命。在20世纪初俄国革命、伊朗革命的影响下,安纳托利亚的人民运动、马其顿的民族解放运动、资产阶级的自由立宪运动汇合成一股革命洪流。1907年萨洛尼卡成为青年土耳其党人活动的中心,统一进步协会积极在马其顿各地建立支部,特别注意在当地驻军的青年军官中发展组织,并着手在农村建立游击队。同年12月底,里扎派的统一进步协会、萨巴赫丁亲王的个人主动和地方分权联盟、亚美尼亚的达什纳克会等组织的代表在巴黎举行联席会议,决定采取包括武装斗争在内的各种手段,以根本改变现存制度,建立议会制。1908年上半年奥地利、沙俄和英国针对马其顿的一系列外交活动,加速了土耳其革命发展的进程。

1908年7月3日,统一进步协会雷斯内组织的负责人尼亚齐贝伊少校 (1873~1912)率部150人上山,首先以“自由、平等、博爱、正义”为号召,宣布反对苏丹政府及外国瓜分阴谋。几天后,已转入地下活动的恩维尔帕夏(1881~1922)亦宣布起义。起义迅速席卷驻马其顿的第3军团和第2军团许多单位,不久统一进步协会就成了整个马其顿地区的真正主人。7月20日摩拿斯提(今南斯拉夫比托利)的穆斯林居民举行起义;23日起义军开进萨洛尼卡,宣布恢复1876年宪法,并通电苏丹,限期恢复宪法,否则将进军伊斯坦布尔。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感到大势已去,被迫于24日宣布恢复宪法,重开国会。革命取得的初步胜利给人民带来了很大希望。但是,青年土耳其党人认为革命目的已经达到,满足于政府“监督者”的地位。苏丹及其政府安然无恙,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青年土耳其党人在革命后制定的纲领,只提出捍卫立宪政体、扩大议会权利、限制苏丹特权、全体奥斯曼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等政治要求,以及发展商业、工业、农业的经济要求,对于革命面临的反封建反帝国主义斗争任务提不出切实可行的纲领。1908年10月初,奥地利政府宣布兼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两州,进一步动摇了青年土耳其党人的威望。国内的封建宗教买办势力活动越加猖狂。萨巴赫丁的自由党和穆斯林同盟结成反对统一进步协会的政治联盟,导致1909年4月13日的反革命事件。

4月13日凌晨效忠于苏丹的首都第一军团的部分士兵发动叛乱。他们向议会所在地圣索非亚广场集中,沿途有不少宗教学者和学生加入。叛乱者要求驱逐议长,取缔统一进步协会。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立即满足叛乱者的要求,撤换首相,并责令各省总督保护教法。萨洛尼卡的统一进步协会立即组成由马赫穆德·塞夫凯特帕夏 (1856~1913)统率的“行动军”,于4月23日抵达伊斯坦布尔,26日控制了全城,叛乱失败。4月27日,青年土耳其党人通过议会废黜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另立其弟穆罕默德·赖希德为苏丹,是为穆罕默德五世(1909~1918在位)。

废黜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标志着1908~1909年土耳其革命的结束。从此,青年土耳其党人开始执政,并实行专制和中央集权政策,致使革命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