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战役

浏览

抗日战争胜利后,晋冀鲁豫军区主力在河北省邯郸以南,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自卫反击战役。又称平汉战役。1945年9月,国民党蒋介石为篡夺抗日战争胜利果实,恢复独裁统治,调集大量军队向解放区进攻。其首要目标是抢先进入平(北平)、津(天津),夺取东北。10月中旬,国民党军第11战区所属第30、第40军和新编第 8军等部共4万余人,在其副司令长官马法五(兼第40军军长)、高树勋(兼新编第8军军长)率领下,从新乡地区北进,企图占领邯郸,打通平汉铁路;以第32军及伪军孙殿英部跟进。此外,还有后续部队4个军正向新乡等地集结。据此,中共中央军委指示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坚决歼灭沿平汉铁路北进的国民党军。并指出这一仗关系全局极为重大,务必精密组织,审慎忍耐,以逸待劳,诱敌深入至安阳以北于我有利地区,然后集中兵力各个歼灭之。刘伯承、邓小平遵照中央军委指示,决定集中3个纵队和冀南、冀鲁豫、太行军区主力共6万余人,在10万民兵、自卫队支援下,将沿平汉路北进的国民党军先头3个军诱至漳河以北、邯郸以南,滏阳河河套多沙地带,逐次歼灭之。同时根据高树勋有反对内战要求,积极争取其战场起义。并决定以第1纵队及冀鲁豫军区部队为路东军,以第2、第3纵队及太行、冀南军区部队为路西军,实施东西钳击;另以太行军区一部组成独立支队(相当旅),在安阳以南袭扰、迟滞国民党军前进,掩护主力集中,待敌通过漳河后,控制渡口,阻其后续部队增援。并在预选战场上大举破路平沟,拆毁碉堡围寨,使国民党军无险可守。

图

10月20日,国民党军先头部队进至漳河边的岳镇、丰乐镇一线,遭到晋冀鲁豫军区主力一部的阻击。22日,国民党军主力北渡漳河,沿铁路东侧分两路各自交替掩护前进。刘伯承、邓小平为阻止国民党军进入邯郸,令第1纵队主力赶至邯郸以南进行正面阻击。24日,国民党军突破了军区部队在崔曲、夹堤之间的阵地,并进至高庄、南泊子一线。此时,晋冀鲁豫军区后续部队已大部赶到, 将国民党军三面包围于邯郸以南、 马头镇以东、商城以西之狭长地带。

刘伯承、邓小平决定,在后续部队到齐之前,暂不与敌决战,而以一部兵力利用夜间,选敌弱点,用割歼和袭扰等手段,削弱和疲惫敌人;同时以地方武装钳制和阻击由安阳北援和由石家庄南援的国民党军。28日,后续部队全部到齐,遂于当日黄昏发起总攻。以第1、第2纵队及冀南、冀鲁豫军区部队和太行军区 2个支队为北集团,集中攻击第40军,并将攻击的重点指向突出于阵地北端的第106师;以第3纵队、第17师和太行军区2个支队组成南集团,钳制第30军,佯攻新编第8军。战至30日,歼灭国民党军第106师大部,重创第30军。高树勋率新编第8军等约1万人在战场起义。(见彩图)

欢迎起义官兵大会

接着,晋冀鲁豫军区部队采取“围三阙一”战法,主力先敌南移至漳河以北及其退路两侧,准备歼敌于突围中。31日,国民党军主力突围南撤,军区部队在追击、夹击中,于下午将敌合围于旗杆漳一带,并以主力展开猛攻。11月1日夜,军区部队一部突入第11战区长官部,国民党军因失去指挥,顿时大乱。战至2日,国民党军除少数逃脱外,全部被歼。分由石家庄、安阳出援的国民党军第16军和第32军,也闻风撤逃。

邯郸战役中缴获的部分战利品

邯郸战役,除新 8军等部起义外,共毙伤国民党军3000余人,俘副司令长官马法五以下1.7万余人,对挫败国民党军的进攻,掩护其他解放区部队向东北进军和展开,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