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贾亚纳加尔王国

浏览

14~17世纪统治德干南部的印度教王国。首都为维贾亚纳加尔,故名。其版图包括克里希纳河与通加巴德拉河以南的广大地区。为南印度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王国的兴衰

德里苏丹国的图格鲁克王朝对南印度的残暴统治及强征高额赋税,引起德干南部称为“纳亚克”的地方军事封建领主的反抗。穆罕默德·伊本·图格鲁克于1329年撤离德干,德干东部沿海印度教王公及马拉巴尔的穆斯林省长反叛,导致维贾亚纳加尔王国兴起。维贾亚纳加尔王国经历了桑加马、萨卢瓦、图卢瓦、阿拉维杜四个王朝。开国君主诃里诃罗一世于1343年建都于维贾亚纳加尔(意胜利城),奠定了中央集权基础。布卡与巴赫马尼王国苏丹交战胜利使维贾亚纳加尔王国领土从通加巴德拉河扩张到半岛南端,跨东西两海岸。诃里诃罗二世入侵赖丘尔为巴赫马尼王国苏丹菲罗兹·沙·图格鲁克战败赔款议和。迪瓦·拉亚一世和迪瓦·拉亚二世致力军事和行政改革,大量引进阿拉伯战马,缩小与穆斯林敌国在军事力量上的差距。克里希纳·迪瓦·拉亚时代,维贾亚纳加尔国力强大,中央集权巩固,进军至巴赫马尼王国腹地,夺取赖丘尔,置比达尔苏丹于其保护之下,并与果阿的葡萄牙人建立贸易关系,实行宗教兼容政策,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他死后,中央集权削弱。阿拉维杜王朝时代,大臣拉马·拉亚掌握实权,参与干涉德干穆斯林苏丹间的内争,并进攻阿马德纳加尔苏丹领土,捣毁清真寺,侮辱《可兰经》,激起德干所有穆斯林苏丹联合发动圣战,进攻维贾亚纳加尔王国。1565年的塔利科战役中,穆斯林四国联军击溃维贾亚纳加尔军队,拉马·拉亚被俘杀,维贾亚纳加尔城遭洗劫,印度教徒被屠杀,辉煌的文化艺术中心化为废墟。此后,坦焦尔、马杜赖、迈索尔等地的纳亚克省长纷纷独立,王国陷于瓦解。

王国的政治与经济

维贾亚纳加尔王国依靠军事封建领主纳亚克统治。国家机构完全适应军事需要,军事封地遍及全国各地,由纳亚克管理,掌握田赋征收等大权,这助长了地方割据倾向。维贾亚纳加尔土地关系复杂,土地私有制盛行,田赋收入大部分流入地方军事封建领主手中。中国明代的马欢在《瀛涯胜览》中描述沿海渔民生活非常悲惨。种姓制度十分严格,萨蒂制度盛行。晚期毗湿奴教派-克里希纳教在南印度的发展与维贾亚纳加尔君主的提倡有关。维贾亚纳加尔王国使南印度几个重要的地方语言区在政治上统一起来达两个世纪以上,成为南印度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它是印度教抵御伊斯兰教政治和宗教文化势力向南印度扩张的最后堡垒。维贾亚纳加尔王国是印度洋海上贸易大国,与东南亚、中国、地中海沿岸各国有着密切贸易关系。大宗出口商品有印度细棉布、细罗纱、印染纺织品靛蓝、胡椒、蔗糖,输入主要是黄金、战马、中国丝绸。葡萄牙海上贸易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与维贾亚纳加尔的贸易关系。

中国明代的郑和曾多次率船队到达维贾亚纳加尔王国。布卡也曾于1374年遣使访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