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陶,M.

浏览

法国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生于北部工业城市里尔郊区一信奉天主教的中产阶级家庭。在巴黎大学攻读哲学和古典文学时,对现实主义诗歌和现象主义哲学发生兴趣,后认为通过小说的形式可以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他当过中学哲学教员和海外法语教师多年。1968年法国大学体制改革后进入巴黎高等院校教授文学。

1954年发表第一部小说《路过米兰》,评论家认为它具有新现实主义倾向。他的成名作品是长篇小说《变化》(1957),代表作是小说《时间的运用》(1956)和《班级》(1960)。还有《地方的灵魂》(1958)、《奇异的故事:波德莱尔的梦》(1961)和《汇编》(3卷,1960~1968)等论著。

布陶认为写作的目的在于弥补生活的空虚。在创作前期,他自称企图在现代复杂混乱的生活中,与读者一起找出一些头绪,以建立一个有条不紊的个人的精神世界,后来他还尝试从个人扩大为集体的精神世界。在代表作《变化》中,他把主人公称为“你”,使读者成为书中主角。在他看来,小说家主要的任务在觅得能够确切表达生活真实的语言,推翻妨碍认识客观世界的“墙”,发现新的视域,最终达到改变现实生活的目的。从平凡的日常活动中找出生活的奥秘所在,表现人在狭窄的世界中对时间和空间的感觉,这就是布陶常用的主题。他对时空的描写十分详尽细致,但时间任意交织,现实、神话、回忆、梦想时常交错混合。他喜用大量的内心独白,长达两三段的句子,以描述意识的活动。在这方面,布陶受詹姆斯·乔伊斯和马塞尔·普鲁斯特小说艺术的影响较为明显。

参考书目
  1. R.-M.Albérès,Butor, Paris,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