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剧

浏览

戏曲剧种。又名“海南戏”。流行于广东海南岛雷州半岛部分地区,东南亚部分华侨聚居地也曾有演出。琼剧前身是“土剧”,初从闽南、潮汕一带传入海南岛,所唱声腔源出弋阳腔,高亢激越,一唱众和。之后,又吸收了海南民歌小调和“歌舞八音”等乐曲,发展形成具有海南特色的戏曲剧种。因其流动中心在古称琼州的海南岛琼山县一带,故定名为琼剧。

《狗衔金钗》剧照

琼剧与梨园戏潮剧、正音戏等剧种都有渊源关系。特别是清咸丰、光绪年间,粤剧盛行于广州、香港一带,琼剧艺人纷纷仿效,加上粤剧艺人也陆续来海南演出并开馆传艺,逐渐将“梆簧”声腔传入海南,并为琼剧所吸收,从而在剧目、表演、音乐等方面引起了较大的变革,使琼剧一度出现繁盛局面,职业班社纷纷建立,仅文武大班就有琼顺、彩文、福光等十多班。五四运动以后,琼剧唱腔逐渐改以“梆簧”为主,同时又受新剧(文明戏)影响,不但编演了颂扬爱国精神的《正气歌》、《木兰从军》等历史戏,而且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成立了琼崖土戏改良社,编演了如《省港大罢工》、《新旧婚姻》、《救国运动》等反映人民革命斗争生活的时装新戏。在音乐上创造了三七、中板、二字板等板式唱腔,舞台美术也进行了革新。但在1929年后,曾一度受商业化倾向的影响而渐趋衰落,到了抗日战争期间,更加一蹶不振,有的班社流亡海外,艺人星散,岛上只剩一个大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又陆续组成20多个专业剧团,并于1959年成立了广东琼剧院。

琼剧唱腔结构原属曲牌联套体,有滚唱和帮腔。后逐步改以板式变化体为主,计有中板、程途、苦叹、腔类、专腔专用 5类共39种。文戏以中板为主腔,又有正线、反线、外线、内线和中、慢、快、散等变化。由于各调多吸收了部分海南民歌加以变革,故均具海岛特色。伴奏乐器以竹胡、二胡、二弦、大小唢呐和管为主。打击乐器有花鼓、战鼓、群子鼓、子鼓、双面子鼓、高边锣、京锣、苏锣、文锣、小圈锣、铙钹、梆板等30多种。脚色行当分正生、贴生、小孩生;正旦、贴旦、花旦、彩旦、妈旦、夫人旦、武旦、弓马旦;正武、贴武、三武;文杂仔、武杂仔;大净、二净;花生(文丑)、武丑、花生杂和杂经头、四大金刚(武手下)。旦和净唱假声,其他唱真声。传统剧目有《槐荫记》、《白兔记》、《破窑记》、《古城会》、《十字坡》、《战宛城》、《狗衔金钗》以及《空谷兰》、《断肠草》、《啼笑因缘》、《秋瑾殉国》等。较有影响的剧目为传统戏《张文秀》、《乌鸦戏凤》、《三上公堂》和现代戏《红色娘子军》、《石井村》等及已经摄制成影片的《红叶题诗》。名演员有吴发凤、张禄金、张赛蛟、双凤兰、陈成桂、王玉刚、陈俊彩、郑长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