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市生态缺陷的表现

浏览

我国股市生态缺陷的表现

1.宏观经济一路走好,但股市却长期低迷。自2002年开始,我国经济步入了一个新的景气周期,2004年GDP增长率更高达9.5%,然而,股市非但没有成为国民经济向好的晴雨表,反而与国民经济走向背道而驰。如2005年8月底的上证指数仅收于l160点,与2001年6月的高点相比,跌了近50%。

2.上市公司业绩不断攀升,而股价却长期走软。2002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业绩呈现出整体逐年提高的态势。如2003年和2004年上市公司业绩分别比上年提升25%和40%。然而,股市并不为此所动,至2005年8月底,20元以上的股票已成为稀有品种,平均股价只有5元左右,是十年以来的低位;有近百只股票股价跌破净资产,有数只个股跌破非流通股股价,有近六成2003年以来发行的新股跌破发行价,有一批sT个股在面值附近徘徊或已跌破面值,成为“仙股”;整个沪深股市的市盈率已低于20倍,即使不考虑股权割裂、计算口径等因素,也是世界上最低的市盈率之一。

3.政策利好频出,但股市反应平淡。2001年以来,管理层采取了诸如大幅降低佣金和印花税、实行新股市值配售、快速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实旋QFII制度、拓宽券商融资渠道以及让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等利好措施,然而,沪深两市对这些政策性利好的反应则比较麻木,表现在交易量和交易额较为萎缩。如2005年上半年沪深两市股票交易额和换手率分别只有2000年上半年的60%左右,一些股票的日成交量甚至萎缩到l手这一极致。

4.场外资金云集,但场内资金仍然捉襟见肘。目前囤积于股市外围的资金十分可观,仅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规模就达l5万亿元。但股市场内资金却较为匮乏。一方面是新增投资者对股市望而却步,如2000年新增投资者达500多万人,而2004年则不到50万人;另一方面是被困在股市围城中的老投资者急于寻找机会破“城”而出。

5.股市筹资暴富者越来越多,但投资致富者却越来越少。在中国股市上市的公司已达一千三百多家,融资规模已过1万亿元,这些既不付息也不还本的资金,不仅帮助不少公司摆脱了困境,而且也造就了一大批一夜暴富的公司老总、股东和自然人。然而,股市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却被洗劫一空,1991~2005年8月,中国股市投资者亏损总额超过8000亿元,亏损幅度之大世界罕见。

6.全球股市牛气十足,而中国股市却熊态难改。中国股市投资者耳熟能详的道指、纳指、恒指、日经指数等海外股指,在经历了2002年前后的大幅下挫后,近两三年纷纷企稳回升,日经指数近期已创四年来新高,在香港上市的国有企业H股更是红透香江。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股市至今仍未突破“下降通道”的上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