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的由来

浏览

火锅也叫暖锅,是一种烹制、盛装、食用兼备的饮具,大约产生于1400多年前,唐代已很流行。大诗人白居易一日邀友至家吟诗赋词,兴趣盎然,不觉已是黄昏,窗外彤云低垂,北风渐紧,一场瑞雪即将飘然降来,面对此情此景,白居易诗兴陡起,欣然命笔:“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友人点头颔首,相对畅饮。白诗中所说的“红泥小火炉”,即是唐代流行的一种陶制火锅。

  到了清代,吃火锅,已成为上流社会普遍的嗜好。据说乾隆皇帝几次巡视江南,所到之处,火锅必备,引得南北两京食用火锅盛极一时。乾隆之后的嘉庆皇帝也是个“火锅迷”。在他登基那天,宫里摆了个“千叟宴”。宴请位高权重的文武老臣。宴席上除了山珍海味外,还特地设置了1550多只火锅,开了个宴中之宴——火锅宴。

  现在,火锅已从早期的铜制和陶制两种发展到铝制火锅、铝镀黄膜火锅,以及搪瓷火锅等多种,吃火锅的主要原料有牛、羊、猪、鸡等肉类和海参、大虾、海米、冰蟹等海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