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生命迈入荒凉的沙漠

浏览

在众多词素中,“荒凉”是一个含有贬义的词,有“衰颓”之嫌,因为它给人的感觉总是萧条冷落,死气沉沉,一派迷茫。所以,世人大都不愿提及它。然而,芸芸众生中却总是有一些想不开者,心理消沉者,对生活失去信心者,他们偏离人生的“航线”,走向生活的“死角”。

当你偷暇观注周围生活的人们时,就会发现人群中有许多“正负差”:愁眉苦脸的多,满面春风的少;悲观抱怨的多,乐观知足的少;垂头丧气的多,披荆斩棘的少……许多人生活中缺少阳光,缺少朝气,缺少生命的活力,“人生格调”非常消沉,不往好处想,专往坏处想;不看生活的光明面,专看生活的阴暗面;不在自慰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专在自卑中寻找人生的苦涩和痛楚,把自己本来亮丽的心境变得一派黯然。

有的人把人生看作是一杯饮之不尽的苦酒,看着愁苦,想着酸苦,饮着涩苦,心底常常回旋着痛苦的“呻吟”。觉得人生坎坷,命运多舛,生活处处苦涩。疾病、贫困、灾难、变故、离别,愁绪纷沓,忧思丛生,经常低垂着头,哭丧着脸,有气无力地打发着这“凄凉”的岁月。

有的人生活得非常空虚,非常消沉,无聊,无为,没有理想抱负,没有奋斗目标,没有人生追求,更无生命质量可言。觉得生活是一种罪过,一种煎熬,度日如年,如坐针毯,生不如死,于是便自我虐待,自我折磨,不惜荒废自己的生命,而过早地加入到“三等公民”(即一等吃,二等睡,三等死)的行列中去。

有的人的心理非常脆弱,不敢正视人生,不敢冲浪拼搏,不敢让命运与生活碰撞,生活中遇到一点挫折、打击和烦恼就心灰意冷,悲观气馁,颓唐弱志。翻阅一下人们的“心灵页面”,我们看到,有些人因暂时的失败而放弃终生努力;有些人因一点小小的遗憾而长吁短叹;有些人因一次生活失误而自嘲自责,沮丧愧疚,长期不能解脱……

塞内加有句名言:“生命如同故事,重要的不是它有多长,而是它有多好”。英国著名诗人莎士比亚也说过:“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卑劣地过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看来,在哲人的心目中,人生的真谛就是要人用自己的热情和自信去塑造高质量的生命,不论贫穷或富有,或潦倒,或得意,只要你有个知足满足的心态,乐以忘忧的情感和健康自信的人生观,就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有一则闲逸故事,读之令人心胸释然,眼界大宽。一日,孔子游泰山,见一衣衫褴褛的老者,光头赤脚,却得意地吟唱。孔子上前问老者,为何这般高兴?老者答曰,有三件事让我高兴哩!天下万物人为贵,我有幸为人,此为一乐;生而为人男为尊,我有幸为男,此为二乐;人间五福寿为先,我有幸活此高寿,此为三乐。老者虽穷困潦倒,却知足自乐,逍遥地活着。正如贺拉明说的那样:“快乐不在于外,而在于心灵,既可以在任何地方获得,也可以在任何地方得不到”。

古人说:“境由心造;利夺得乐”。说明快乐是一种感受,一种心境,心境不同,感受也不相同。当头顶出现乌云时,如悲观地去想,就会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无奈叹惜;如乐观地去想,就会变为“甲光向日金麟开”的自信感受。当你做生意遇到阴雨天时,你应高兴,幸亏不是晴天,不然我的雨伞就不好卖了;遇到晴热天,你应高兴,幸亏不是阴雨天,不然我的卖扇生意就做不成了。换象思维,利导思维,变通思维是快乐人生的“通行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