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褚架河北传统形意拳技法要领

浏览

李氏即河北形意、八卦名家李存义氏,褚架即河北省任丘县州镇南关褚桂亭老先生(1892~1977)的形意拳功架式。褚老先生于1900年初学形意等拳,第一位老师是姜玉和(镖师),第二位老师教形意拳的是黄柏年(1880~1954),第三位老师教形意八卦的是郝恩光(1891~1967),第四位老师是尚云祥(1863~1937),第五位老师是孙福堂(1861~1932),第六位老师教形意八卦的是梁振普(1886~1933),最后一位老师(第七位)是李存义(1847~1921)。其他六位老师因种种原因,就将褚先生转给李存义先生教导。褚在20年技艺学成之后当了武术老师。遇李景林先生传其武当剑术,学成之后在杭州(1927年之前)又由李推荐其向杨澄甫先生(1883~1936)学杨氏家传的太极拳,在杭州跟杨学4年。之后在杭州、上海两地教拳为业;再后于1935年至1951年到南京教拳16年。1952年~1977年又定居上海,一直教拳。笔者自1947年至1977年间先后学于沪宁两地长达28年之久。在宁期间,有时在老师或师兄弟们家中借抄一些资料。因为在这一段时期里拳书很少,几乎看不到市面上有书卖,只得借书抄阅,今将一些有益的书中所抄之资料,奉献给学习者参考,姑将其命名为“形意拳技法要领”。

一、三心四梢要合全

三心者,手心、足心及心(意)是也。手心要凹(手背要扣),足心要悬,人心要灵(意识虚灵)。四梢、发为血梢,气足血旺,力能撼山;爪为筋梢,手足指(趾)功,手抓足蹬,劲达四梢(手足指尖);齿为骨梢,化精填骨,骨实齿坚;舌为肉梢,脾醒舌灵,胃健肉长。

二、身法八要

八要者何?纵横、高低、进退、返侧。

纵则放其势,一往而不返;横则裹其力,开阔而莫阻;高则扬其身,而身若有增长之意;低则抑其身,而身若有攒捉之形。当进则进,鼓其气、弹其身而直冲,要抖擞;当退则退,领其气而回转,若猿猴之灵巧。返身顾后,后即为前;侧身顾左右,左右无分上下,察乎人之虚实。总之,纵横返侧,随机应变。进退高低,身灵步活,身如游龙,快似闪电,变动不居,机灵不已。

三、身手脚步四法

身法:不可前俯后仰,左斜右歪。往前一直而进,向后一直而退。身法以垂直中正,不偏不倚。头正身直,中正不偏。

手法,其劲在腕,其力在指,转动灵活,开合自如。出手不见手,手到不能走。先贤有出手见红之说,即交手一招制敌。

脚法:脚起而躜,脚落而翻,不躜不翻,一寸为先。消息全凭后足蹬,脚下存身。即脚下趟泥步如犁铲进,以增强躜翻劲。

步法:步法又有寸步、疾步和躜步三法。①寸步者,即张身用寸力催迫而进,后足一蹬前足自进。②疾步者,即马形步,其要全在后足用力,所谓消息全凭后足蹬也。后足一蹬,前足大进,后足跟进(不必换步)。③躜步者,即一足放直前进,后足随之,步法除寸疾二步外,躜步最为普通,也最重要。

四、形意拳六合说

形意拳最主要之点,在一“合”字。动作合则姿势正而获其益,动作不合则姿势乖而气力徒劳,不可不知也。所谓合者有六;身无偏倚(谓不可歪斜),心平气和,意不他动,动作自然之谓。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此内三合是也。意无二动(专心:一心一意,以意领先,动作练拳也)动作时,两手扣劲,两足后跟往外扭劲,是曰手与足合。两肘往下垂劲,两膝往里裹扣劲,是曰肘与膝合。两肩松开抽劲,两胯里根抽劲,是曰肩与胯合。此为外三合也。总名之曰六合,学者能熟知六合之法则,练习时自能触类旁通。而一举一动无不合法。除内三合之外,还须心与眼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身合,肾与骨合。外三合之外,尚须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也。观此可知形意拳,动作之间无论内外,莫不有阴阳之分,即莫不寓有互相关联之理,此乃完整之义也,学者当体会之。

五、阴阳、动静、虚实

阴阳是哲学上的名词,一般拳术是用它说明事物对立统一的规律,若以身而言之;前身任脉为阴,后者脊背督脉为阳,若以手而言之,手心向上为阳,手背向上为阴,若以动作而言之,阳动阴静,阳实阴虚,阳刚阴柔。阳伸阴缩,阳进阴退。然而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生阳,阳极生阴。以至阴阳相合。古拳谱云:“天地阴阳相合能降雨”;“武艺阴阳相合方能打人”。因此,在练形意拳动作中,要求看阴而却有阳,看阳而却有阴。使阴阳相合,才能成其技艺也。“动静”:形意拳,静为本体,动为作用。若言其静,未显其机;若言其动,未见其形。将发未发之际,谓之动静也。动作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静如处子,以静制动;动如猛虎,以动胜静。而以静待动有借法,以动制静有上法。上法容易借法难,还是上法最为先,拳谱有之:“上法先上身,身手齐到方为真”。“虚实”:虚是精也,实是灵也,精灵皆有,称其为虚实。经云:“精养灵根,气养功,养功养道见天真,丹田养就长命宝,知者传授须择人”。因此在动作中,要作到虚实兼备,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实虚变动不居。

以上所述是本人承蒙师友处借得许多资料,抄读学习得之,获益匪浅。如若有错误之处,则咎在本人,与师友们无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