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养生的错误习惯

浏览

炎热的夏天,人们度夏有习惯,而有些习惯却与养生相违背,还相当不文雅。

赤膊乘凉

闷热的三伏天,有些人总喜欢光着上身乘凉,以为这样凉快,其实未必如此。从生理上分析,如果气温接近或超过人的体温(37℃左右)时,赤膊非但不凉快,反而会感到更热。这是因为人的体温调节不仅靠皮肤蒸发,而且还靠皮肤辐射等。据测定,在气温18~28℃的环境里,人体体温的散热70%靠皮肤辐射、对流和传导,26%通过皮肤和肺蒸发,3%靠吸入的空气和摄入的食物,1%随尿和粪便排出。当外界温度超过37℃时,体温主要靠皮肤蒸发散热,当气温继续升高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辐射方式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所以当人们这时赤膊,就容易及收热量,会感到更加闷热了。

此外,由于热量的增加,汗液不断地从毛孔里分泌出来,使小的汗珠来不及蒸发便汇集成较大的汗珠,从而大大降低体表蒸发散热的速度。据测定,体表每蒸发1克汗水,可带走0.58千卡的热量,汗液的流淌使这些热量未完全散失,所以,气温在35℃以上时,人们赤膊会感到闷热,尤其是在无风的情况下更为明显。

凉水冲脚

夏日热浪袭人,许多爱穿轻便凉鞋、拖鞋的人,喜欢用凉水冲洗双脚,冲完后全身自觉凉快许多,殊不知经常用凉水冲脚会有损健康。据医学专家研究证实,人的脚部是血管分支的最远端末梢部位;脚的脂肪层较薄,保温性差;脚底皮肤温度是全身温度最低的部位,极易受凉。如果夏天经常用凉水冲脚,使脚进一步受凉遇寒,然后通过血管传导而引起周身一系列复杂病理反应,最终导致各种疾病。同时,因脚底的汗腺较发达,突然用凉水冲脚,会使毛孔突然关闭阻塞从而造成排汗机能迟钝。另外,脚上的感觉神经末梢受凉水刺激后,正常运转的血管组织剧烈收缩,日久会导致血管舒张功能失调,诱发肢端动脉痉挛、红斑性肢痛、关节炎和风温病等。夏季也最好不要洗凉水澡,自来水中含矿物质和氯较多,对皮肤有刺激,而且,洗凉水澡会使皮肤毛孔收缩,不利于排汗。洗热水澡则能减轻对皮肤的刺激,还能够舒张毛孔,保持排汗通畅。

电扇、空调伴眠

电风扇是家庭夏日的主要祛暑工具之一。酷暑难耐时,有些人不仅白天长时间吹电扇,夜间睡眠时也要吹,通宵达旦开着。岂不知,这样图一时痛快,对身体却很有害。在夏季,人体主要是通过皮肤排汗散热来调节体温的,汗液排出来,人就感到凉快、舒服。电风扇对人体不断吹风时,由于流动空气的传导和对流作用,风扇吹到的一面皮肤温度迅速散去,皮肤血管和汗腺随之收缩,吹不到的一面皮肤温度仍然较高,表面血管和汗腺仍是舒张的,因体温中枢来不及调节,就会引起人体生理功能紊乱,出现头昏头痛、乏力懒散、腰酸背痛、鼻塞流涕等症状,有人睡觉时吹风还会引起关节酸痛或落枕。另外,电风扇的“回旋风”对耳膜也会产生有害影响,如耳膜震动过久会使人感到头晕、恶心、乏力。再者,人在睡眠时基础代谢降低,风扇长时间吹无疑会加重一系列症状。空调一般是将室内空气循环使用,室内的空气经过反复过滤后,空气中离子浓度发生改变,负离子数目显著减少,而阳离子过多。据统计,普通房间负离子每立方厘米为50个左右,而安装空调的房间每立方厘米10个左右,减少了80%。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会受到影响,会出现精神不振、头晕健忘、记忆降低、食欲减退、工作效率下降,还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甚至会降低人体的抗感染能力。这即是所谓的“空调病”。另外,在空调器内部是个阴暗潮湿的环境,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经过空气流通,使得在这个环境中的人易患流感、扁桃体炎、肺炎等病。

暴喝冷饮

烈日炎炎,人们都认为喝冷饮最解渴。殊不知冷饮只能使口腔周围变冷,饮后不久又会口渴。冰冷的饮料进入肠胃,局部粘膜遇到冷刺激,血管痉挛、收缩,大大影响了人体组织吸收水份的速度,还会使人体细胞内的水分向组织间隙渗透。结果是越喝越渴,这种不良循环会在很大程度上伤害身体。

解渴宜喝温水。如果饮用与体温接近的温茶水,则能降低皮肤温度1~2℃。这是因为水的分子能较快排列整齐地过胃入肠,解渴效率高,且喝温茶能通过出汗带走体内热量。喝冷饮固然可从口腔和胃肠吸收很多热量,但内脏经常突然遇冷,轻则影响消化功能,重则引起胃肠痉挛不适。富含维生素c的水解渴效果好。在生活中,你可能有这样的体验,口干舌燥时即使喝得肚胀,还是感到很渴。此时,若吃几片西瓜或饮几杯茶水,便觉得既解渴又消暑。研究表明,口渴除了缺水外,还说明体内的盐分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减少,尤其是维生素c的减少。象酸梅汤一类传统饮料,解渴消暑又治病。酸梅汤甜酸适口、香味醇厚、沁人心脾,盛夏饮用,顺气下火、解渴消暑、振奋精神,实为消暑的保健佳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