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医的心理疗法

浏览

心理疗法。古已有之。祖国传统的中医学就十分重视它。远在三国时期,中医就利用许多心理疗法,治愈过许多疑难病症,在中国医疗史上留下典型范例,现举数例如下。

漫骂疗法 三国时期,有一郡守患上一种怪病,被折磨得十分痛苦。他便找来名医华佗,华佗诊断后,得知此病系内心郁闷所引起的心理病。说“大发一场脾气”,方可痊愈。便故意“加倍收医疗费”,且“不开药方”,就偷偷溜走,临走时留下一封信,臭骂郡守是“贪官污吏”、“孤郡狗党”、“不知廉耻”。郡守一看,愤怒万分,他拍案大骂华佗是“庸医”、“没有医德”、“不知好歹”。他骂得满脸怒气,面红耳赤,誓言要将华佗抓来“斩成肉酱”。郡守痛骂一顿后,即口吐“黑血”,之后,病情竞逐渐好转了。后来,知情的儿子才将华佗故意用这以骂代药的方法,逼他吐血的真相告诉父亲,郡守听后,原来华佗是用这种以骂代药的高明医术来治疗疾病,加倍赞叹与敬佩。

羞耻疗法古代中医曾用羞耻这一人的本能作为疗法,来治疗一些疑难怪病,并收到神奇的疗效。传说,有一民间女子因打哈欠两手上举后,再也无法放下来,吃了不少药也无济于事,便请来名医俞用右来治疗,俞用右便利用女子害羞心理的特点,假装要解开这一女子的腰带,扬言要为她做针灸治疗。这女子被俞医师这一突然的手势动作所惊怒,便不自觉地急忙用双手来掩护下身,急则生变,双手顺势自然下垂而复原。这种中医采取的“围魏求赵”的计谋权作心理疗法,收到了立竿见影的疗效。

激怒疗法战国时期的齐闵王得了忧郁症,请来宋国名医文挚来诊治,文挚细心地诊断后对太子说:“齐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才能医治,我顾虑的是,如激怒了他,他会斩我。怎么办?”太子听后,恳求着对名医文挚说:“只要您能治愈父王的病,我和母后一定保证您的生命安全。”文挚便答应并约好看病时间,结果,第一次文挚没有来,又约了第二次,仍没有来;再约好第三次,同样失约没来。齐王见文挚三次连续失约,万分恼火,痛骂不止。过了几天,文挚突然露面,但连礼也不见,鞋子也不脱,直上齐王的床铺问疾看病,并用粗话激怒齐王,齐王再也不能忍受了,便起身大骂文挚,这一怒骂,便把心中郁闷之情全都倾泻了出来,忧郁症竟被治愈了,虽然,太子与母后最终未能保住文挚的“欺君之罪”而被杀了。但这在中医情志治病的“怒胜思”的原则指导下而采取的“激怒病者”的治疗方法与手段,却治好了忧郁症患者,这不能不使人信服其灵验。

痛苦疗法传说,明朝有一农家子弟叫李大谏,自幼好学勤思,聪明绝顶,第一年考上秀才,接着第二年中了举人,第三年又进士及第,喜讯连年不断。这可乐坏了务农的父亲,他高兴异常,大笑不止。久之,便不自主地成了狂笑病患者,虽请了许多医生,都束手无策。李大谏最后请来某御医治疗,御医诊察后对李大谏说:“此病可治,但会有失敬之处,得请多加原谅。”李大谏说:“谨遵医命,不敢有违。”御医随即派人到李大谏家乡报丧,对他父亲说:“你的儿子因患上急病,不幸身亡。”李大谏父亲得知这突然来的丧子信息,顿时号啕大哭起来。这一大哭,竟把他的狂笑病治愈了。不久,这位御医又派人来告诉李的父亲说:“你的儿子死时。幸遇太医妙手回春,又被救活了”,李父闻讯,便又止住了悲痛,恢复了正常。历时十年之久的狂笑病,再也未复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