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现代人完善自我心理需要

浏览

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也日益频繁,我们不得不去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不得不随时更迭与变换自己的角色;我们无时不在承受着各种价值观念的冲击和影响,并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言行。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面对这种情形,我们很容易丧失自己,常常发自内心地产生一种“自己找不到自己”的感觉,这时,我们需要独处。

所谓独处,是有意识地避免外界干扰、自己进行思考的过程。独处的方法有很多:当你静坐斗室时,当你漫步湖边之际,当你记日记的时候,当你坐在列车上,当你躺在沙滩上……独处,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如果你愿意的话,即使置身于熙熙攘攘的人流和闹市之中,你依然可以独处。独处是一种状态,只要你有意识地自己面对自己,自己和自己对话,你就是在独处。

学会独处,走向成熟

越小的孩子,就越惧怕独处。当一个婴儿看不到妈妈时,他就会哇哇大哭,他会感到焦虑和恐惧。这是因为他的自我还不健全,只能通过妈妈才能建立起他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以寻求确定与安全感。越是惧怕独处的人,依赖性越强,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自我意识也越不健全,因而也越不成熟。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一切都了如指掌,就表示他有了清楚的自我观念。他就自然敢于真实面对自己,敢于承认自己、接受自己,敢于和自己对话,也敢于做深层自我的剖析。因而在独处的时候,他就会觉得坦然,觉得充实,觉得富有使命感和创造性,因而也更加喜欢肯定自己,这是一个自己给自己充电的过程。这样的人,他找到了自己,他已经完完全全成为了他自己,他是一个善于独处的人,也必定是一个成熟的人。

因此,做父母的,有朝一日看到青春期的孩子渐渐喜欢独处的时候,不要惊慌失措,这意味着孩子有了独处的需要,他(她)可能正在思考:“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往哪儿去”这些古老而永恒的哲学命题,也是趋于成熟的开始。

独处,不同于孤僻

孤僻是一种个性缺陷。

孤僻的人经由他自身的生活经历,产生对外部现实的恐惧和戒备。因而常常采取一种消极的、不得已的、回避外界的自我封闭的行为方式。孤僻的人总是过多地抱怨生活,愤世嫉俗,好幻想而不务实,也常常因对自身不满、自责而处于痛苦、抑郁和焦虑之中。

而独处,则是一种生活的艺术。独处的人对人对己都有一种客观而公正的态度。通过独处——这一主动的、有力的、积极的处世手段,正是为了更有效地面对现实、迎接挑战。善于独处的人不但肯定自己、肯定他人,也肯定自然,肯定他眼前的一切。对现实的接受与肯定是心理健康的标志,而孤僻则是病态的。

同样,独处也不是孤独。孤独是一种有害的、无可奈何的、无助的情感体验,而独处则是有益的、充实的、调节身心健康的手段。独处,也不是“自古圣贤皆寂寞”的幌子,后者多少还有自嘲和悲观消极的色彩,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不过是一种自我心理防御,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合理化机制,与此相反,独处者倒可能正是为了不甘寂寞。

独处,调整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好坏,是衡量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

人类已认识到群体生活的必要性。置身于群体中的个体无疑总要试图创造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利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与动物不同的是:人有自己的精神生活,每个人都有“自我”意识,正如弗洛姆所说:人既寻求与他人的密切关系,又寻求自己的独立性;既寻求与人的同一性,又力求保持住自己的独立个性。一个人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会和自己相处的人,可以很好地与他人相处;一个连自己都不懂的人能够懂得他人;一个连自己都理解不了的人能够去理解他人,一个连自己都不接受的人能够去接受他人;一个连自己都不爱、不肯定、不尊重的人,能够去爱、肯定和尊重他人……

而善于独处的人,由于自我得到整合,他是一个健全的人。一个具备高度自主、完整和统一性的人。独处对他来讲,既是一种目的,也是一种手段,而且假借这种手段,他更懂得如何更好、更有效地与人交往,当一个人真正成为他自己时,就会产生一种强烈地去拥抱自己同类的愿望:因为他在接受与欣赏自己的同时,更懂得如何去接受和欣赏他人。

独处者还有着“独木成林”的气质,事实上,正是因为其自身的强大与自信,使得他能够更自如、更融洽地与人交往。他对自己真诚和坦率,因而对他人也同样能够真诚与坦率;他充分了解自己,所以也更能够理解他人,他既能享受独处,也更能享受和他人在一起的时光。

愿独处使你的生活更美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