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身与强身健体

浏览

中医养身术是中医宝库中的一颗灿烂明珠,也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是通过身心锻炼而健身延年的非药物养身保健术,种类比较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类。

1、心理养身术 心理养身术是一种以中医情志学说为指导,通过自我心神调养,摒除“七情”对人体的不良影响,以促进身心健康的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它能够怡情养性、陶冶情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通过舒畅气机,防病去疾,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心理养生术重“七情”调摄,提倡清心寡欲,恬淡虚无,并根据四时气候来调摄保养精神,配合高雅的娱乐活动以怡情畅神。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适应于不同年龄段人员锻炼,是养生术的基础。

2、按摩术 按摩术又分为运动按摩保健按摩、自我按摩等,它简便易行,好学易懂,不受时间、场所的限制。若按摩得法,除感到被按摩部位和周围具有温暖舒适的感觉外,也会给全身带来一种轻松、愉快、舒适、灵活的感觉。因为这种按摩是营养性的,具有疏通气血的作用,按摩后自感精力充沛,所以《素问·调经论》说:“神不是者,视具其虚络,按而致之。”又说:“按摩无释,著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保健按摩的方法很多,如明代龚居中《红炉点雪》载有祛病一十六句之术,其中“梦失封金柜”、“搓涂自驻颜”、“闭摩通滞气”等均属按摩防病益寿之法。“梦失封金柜”的按摩方法是“每寤寐之时,必要凝息定气以手搓脐二七次,右手亦然。复以两手搓胁腹五七次,左右摇肩三两回。次咽气纳于丹田,握固良久。乃正屈足侧卧,永无走泄矣。”此法可防止遗精,特别适用于因疲倦致梦遗者。

“搓涂自驻颜”法:“颜色憔悴,良由心思过度,劳碌不谨。每清晨静坐,神气充溢,自内而外,两手搓面五七次,复漱津涂面搓拂数次。行至半月则皮肤光润,容貌悦泽,大过寻常。……若咽气通心,搓热涂面,亦多有益。”

“闭摩通滞气”法:“气滞则痛,血凝则肿。治须闭息,左右手摩滞处四十九次。复左右多以津涂之,不过五七次,气自消散。……此法不止散气消肿,无病行之,上下闭息,左右四肢五七次,经络通畅,气血流行,肌肤光莹,名曰干沐浴,尤延生之道也。”我国按摩大体可分为道家、医家、佛家三大派,以道家历史最久,影响较深。但不论哪派按摩术,皆是在中医基础理论上形成的。道家派以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故常用气功、调息以内养精、气、神,用按摩耳、目、口等以外养形体,对头部按摩特别重视,有叩齿、漱津、摩目、按耳、擦面等。医家派亦重视头面部按摩,并根据中医经络、俞穴理论,更重视于肾俞、命门、夹脊、涌泉等穴。擦肾俞又名摩肾堂、摩内肾穴、摩精门、擦命门。李士材《寿世青编》称其有补肾培元、益火生土的作用。擦涌泉穴在宋朝已盛行,苏东坡《养生诀》曾载本法对虚火上炎之目眩眼花甚效。佛家派常用法,见于《易筋经》。其中尤以揉腹三法为最常用。《内功图说》中之揉腹术,大概即来自佛门。

3、导引术 导引,又名道引、宣导,简称引,是以肢体运动为主,并配合意念、呼吸、按摩的一种古老的医疗体育和养生延寿方法,具有身心并练、内外兼修的特点,能调气血、通经脉、健脏腑、和精神,防病治病,延年益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