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读书笔记8篇800字

浏览

文章包含当老师后感(777字)、论语八则的读后感(787字)、草房子第2章读后感(781字)、怀念母亲的读后感(767字)、《猎人笔记》读后感(813字)、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780字)、《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读后感(847字)、祝福读后感(761字)等800字左右的初三读书笔记8篇,供您参阅。

当老师后感_800字

2013年9月10日,这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教师节,因为在这一天,我站在一年级教室,自信地给弟弟妹妹们上了一堂校园礼仪课,亲身尝试了自己第一次当老师的滋味。当我走下讲台,长嘘一口气,感觉像卸下了千斤重的包袱时,最深切的体会就是:当老师真不容易,真是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

上课前一晚,我认真地收集资料,整理归类,书写教案,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希望自己更加自然、流畅、亲切,满以为自己准备得足够充分,胜券在握。谁知,当我一字不落,流畅地站在讲台前,照本宣科地“表演”讲课时,却用余光发现,部分学弟学妹完全不在状态,有些在交头接耳,有些在开小差走神,我不由得紧张、尴尬起来,背上瞬间燥热得冒汗,我故作镇定,尽力维持着讲台上老师的美好形象,带着些许遗憾和失落,便匆匆结束了自己梦想中的第一次老师演绎。

我这才真正理解,当一个老师,是一件多么不容易,多么辛苦的事。当一名好老师绝不是简单地言语无味、照本宣科,怎样传道、授业、解惑?怎样把课上好?怎样唤起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从教案的设计到课堂的控制,再到老师自身情绪的调节,课堂上肢体、表情等各种语言的配合,处处可见老师们智慧的闪光点。为了台上短短的不到5分钟,我已经做了一个多小时的功课,而老师们却不但要日复一日地站在讲台上授课,还要处处为人师表,教学生们做人做事,他们付出的时间、精力和心血,又岂是可以简单地用时间来衡量的。

我的狼狈的第一次“从师记”,让我真真切切地理解了老师们的辛劳,让“老师”这个亲切的称呼,从此在我的心里更加敬重,更加神圣。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必定成为我今后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第一次当老师的亲身经历,让我获益匪浅。在这个属于老师们的节日里,我要用我最真诚的声音,大声地喊出:老师,您辛苦了!

成语一字不落:落:丢下。指整篇文章都仔细逐字逐句地阅读或背诵。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成语照本宣科:照:按照;本:书本;宣:宣读;科:科条,条文。照着本子念条文。形容讲课、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讲稿,没有发挥,不生动。如:元·关汉卿《西蜀梦》第三折:“也不用僧人持咒,道士宣科。”又如:说法是照本宣科,十分单纯的。——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童年》

论语八则的读后感_800字

这个学期,我学了一篇文章,叫《论语八则》我也对其中的一些句子深有感悟。其中,对我最有影响的,是那两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以前,我学什么都似懂非懂、不求甚解,导致学的只是一点也不扎实,还自以为什么都懂,虽然有一些知识自己都知道自己不会,但总是认为只有一点不会无所谓。一句“无所谓”让我对学习更加不重视,“无所谓”成了我的护身符。

有一次,真在写作业,同学来找我玩,我禁不住诱惑,就骗爸爸说作业写完了,第二天,因为我没写完作业被老师批评了,我还想:不就是一次没写作业么,搞得这么严肃,就跟我天天不写作业似的,真是少见多怪!

这时,孔子告诫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从此,我学会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提高了不少。

但,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很多的知识我根本学不明白,一开始,我总是认为有不懂的地方很正常,问问老师,看看辅助教材就行了,可是慢慢的我发现不会的地方越来越多,学什么东西总是越学越迷惑。

有一次,我把辅导教材丢了,恰巧老师路预习作业,我越预习越迷惑,往天二十分钟就能干完的预习作业我干了半个多小时,害的老爸说我边学边玩。

这时,孔子告诉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换让我知道,如果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越学越迷惑,从那以后,我十分注重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这也使我懂得了,读书就要用心读,而不是读了就过了,还要反复的读几遍,不懂的地方要不耻下问,这样才能吸取里面的知识,相反,读书不认真读,那就不要读,因为那都是惘然,所以从今天我懂得了这个道理开始,一直到未来,都要有方法的去学习……

《论语八则》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它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着我们的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

成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如:《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又如:古人质实,不尚智巧,言论未详,事实先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宋·陆九渊《与朱元晦书》

成语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如:《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又如:先生循循善诱,余今日之尚能握管,先生力也。——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草房子第2章读后感_800字

今天,我读完了《草房子》的第二章:“纸月”。这章讲了在纸月这个小女孩身边发生的事。

纸月是个善解人意的人,在她受刘一水欺负时,只是默默地忍受着,她没有告诉老师、同学,甚至没有告诉外婆这件事,只是让外婆给她转到了油麻地小学。然而,她还是在受欺负,每天上学都迟到,老师和同学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直到有一天桑桑发现她有些不对劲,便到板仓去找她,才发现有板仓小学的坏孩子欺负她。桑桑跑过去保护纸月,用砖头吓唬了刘一水他们,跑上了船,他们上了船还没来得及解开绳子,刘一水就跳了上来,与桑桑打了起来。桑桑根本不是刘一水的对手,几个回合就被刘一水打得鼻子出了血,还被骑在了胯下。纸月实在看不下去,就放下了绳子,任刘一水往回划去。桑桑趁他不注意,一头将刘一水撞下河去,将船重新向岸划去。刘一水回家就感冒了,他的家长硬是闹到桑乔家里。桑乔好说好劝给刘一水家道了歉。事后,桑乔联系了板仓小学和地方政府,对刘一水及其他欺负纸月的人和他们的家长发出严重警告,如果再欺负纸月,将对你们进行老实不客气的处理。从此,再没有人欺负纸月了。这表现了她善解人意。

纸月还很关心别人。她受别人欺负的时候,她没有告诉其他人,怕连累他们,再闹出什么事情。在桑桑把课桌摞成一摞,颤颤抖抖地爬到顶端去掏麻雀窝时,她就会用眼神告诉桑桑:桑桑,你快下来吧!生怕他会从顶上掉下来。由于有纸月的帮助和关心,桑桑也渐渐文雅起来。

纸月还是个诚实守信的人。在暴风雨即将来临时,桑桑的母亲让她回桑桑家,可她却说外婆在等自己,不和桑桑的母亲回家。最后直到桑桑的母亲说:“你会被雨浇在半路上的”时,纸月才同意。

纸月还非常谦虚。在桑乔夸她字写得好、作文写的棒时,她却没有丝毫骄傲。当老师问她字是谁教的时候,她又只是谦虚地说:“没有人教我。”尽管纸月各方面都很出色,但她却一点儿也不骄傲,她这一点值得我们去学习。

成语善解人意:善:善于;解:理解。善于理解别人的意图。如: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7回:“他总不离杨妃左右,最能言语,善解人意,聪慧异常,杨妃爱之如宝,呼为雪衣女。”又如: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她与康老一样的善解人意,却很少将自己的事随便告人。”

怀念母亲的读后感_800字

母亲是崇高的,母亲是伟大的,而祖国母亲又培养了千千万万个花朵。今天我学了一篇叫做《怀念母亲》的文章。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深深地写出了作者对母亲的遗憾和愧疚,还有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使我真的好感动。

文章中写了季羡林六岁离开母亲,在他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母亲去世,他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痛哭了好几天。从此,他失去了母亲,一想到母亲,他就会泪流不止,感到十分凄楚。他到德国之后,经常梦到自己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在1935年11月写的四篇感人的日记中,我读出他不但爱自己的母亲,还爱着祖国和远在祖国的朋友。在那之后,他写了一篇名叫《寻梦》的文章,表达了他热爱两个母亲的情感。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一定要向季羡林学习。我有时对母亲发脾气;有时还不肯做家务,没有更努力地学习。而他从小失去了母亲,得不到母亲的呵护,却没有受到任何一点影响,反而更加热爱、思念母亲,更加勤奋学习,考取了博士学位,并去德国留学。在哥廷根的时候,他并没有忘记母亲。在《永久的悔》这篇文章中,他说:“我一生最大的悔,就是没能孝敬母亲。”这样一位大学者,取得了那么多成就,最终后悔的却是没能孝敬母亲。记得有一次,妈妈做饭,有点忙不过来,让我去帮忙。我为了能够安心地看喜欢电视,就说:“还没看完呢,你自己没长手。”读完季老的这篇课文,我觉得心里酸酸的,我的脸红了。

现在,我已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应该从小孝敬母亲,帮助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哪怕只是帮她泡一杯热茶、拿一双拖鞋。何况我已经长大了,我不是以前的我了,不是那个只会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孩子了,我必须趁后悔前,尽自己的力,孝敬母亲。

这篇感人至深的课文,教会了我要敬重祖国母亲,善待生身母亲。否则,就会后悔一辈子……成为灵魂不全的单翼天使……

成语寝不安席: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形容心事重重,睡不着觉。如:《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又如: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

成语力所能及:力:体力,能力;及:达到。在自己力量的限度内所能做到的。如:晋·羊佑《诫子书》:“今之职位,谬恩之加耳,非吾力所能致也。”又如:特别是要用实例、用典型示范去告诉他们组织起来的好处,这种好处是超出单干户力所能及的。——郭小川《十字路口》

《猎人笔记》读后感_800字

作者:颜逸群

在今天的幸福生活中,谁能想到在曾经的沙皇俄国,有这么一群人,衣衫褴褛,在漫长荒芜的沙漠上拖着货船,步履沉重,面无表情,如行尸走肉一般,但这种景象,不仅仅出现在沙皇俄国,在曾经的中国,也有黄河纤夫也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

但一本燃烧的书——《猎人笔记》,以诗意的现实主义揭露了农奴制的黑暗与残酷,更歌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点燃了最底层人民的希望与热情,更激发了全世界人民的革命热情。

阿尔卡季·帕夫雷奇·佩诺奇金是一个书中所描写的地主形象,他是一个通情达理的正派人,体态优雅、办事也公道。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仅仅因为侍从酒忘热了而已,便将侍从毒打一顿,还称自己是为了他好。不仅如此,他仅仅因为自己下面的一户人家实在付不起房租,就毁了他们全家。唉!正是一个这样蛮横无理,残暴苛刻的地主,竟被称为一个通情达理的正派人!那么沙皇俄国得有多少这么“好”的人呀?

书中不仅讽刺了这些地主,更表现了农奴们刚强的意志和相信自己的力量。勇敢面对未来的思想,如其中的霍里和卡利内奇虽然在地主的手下生活,但他们坚定、刚毅、顽强靠自己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同时,这本燃烧的书确实创造了奇迹:在此书发表20年后,俄国沙皇废除了农奴制度。革命的火种也蔓延了整个俄国乃至全世界。又过了十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列宁带领着苏维埃军队彻底推翻沙皇统治,创造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思想国家。

在华夏神州,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正式成立,又一个社会主义思想国家在这本燃烧的书传播的火种的作用下成立了。这也说明了,这本燃烧的书不仅仅激发了俄罗斯的革命热情和革命力量,更让全世界所有人受到了它人道主义和民主思想的洗礼。

火,它之所以能燃烧,是木柴供给了它燃烧的能源。这本书,它所传播的星星火种之所以能在全世界永远地燃烧,传递,是因为屠格涅夫在其中加入了人道主义和民主思想,这“人人平等”的思想应当在每一人的心中永远燃烧。

成语衣衫褴褛:褴褛:破烂。衣服破破烂烂。如:语出先秦·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杜预注:“蓝缕:敝衣。”又如:你看吧,衣衫褴褛的饥民们冻得缩着肩膀,守候在庄稼院的街门口。——柳青《创业史》第一部

成语行尸走肉: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如: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又如:在他们的心目中,任何貌似强大的侵略者,都只不过是一群徒有虚表的行尸走肉而已。——峻青《不尽巨涛滚滚来》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_800字

汤姆·索亚是个非常贪玩、调皮的小男孩。

比如说有一次汤姆吃饱饭,趁波莉姨妈不注意偷偷溜出去玩,等波莉姨妈发现汤姆不见了时,她生气地大吼道:汤姆,要是你再弄个混身脏,下个礼拜六就让你干一整天活。

汤姆刚从一个黑人那里学口哨的方法,声音很特别像小鸟的叫声。汤姆边走边练习,突然,一个高个子男孩迎面而来,那男孩像个富人家的儿子,与汤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俩人都有些不屑,鼻子早已哼出声,很快汤姆沉不住气,他低喝一声:我要揍你一顿,那个男孩因为比汤姆高,就没把汤姆放在眼里,嚣张地答道:“好啊,求之不得呀。”

很快,俩人扭打在一起,显然汤姆占上风,因为打架可是汤姆的家常便饭,打架结束了,汤姆走到家的窗子前,准备从窗子爬进去,可是被波莉姨妈发现了,看到汤姆这一身泥,波莉姨妈下定决心要让汤姆礼拜六干一天活。

他和野孩子汉克,还干出了许多让人捧腹的妙事。像刷墙创造奇迹,竟施诡计,不但让别的孩子心甘情愿替他工作,还奉上谢礼。后来他和夏克逃到荒岛,人们以为他淹死了,正在教堂准备为他们举行丧礼,而他们却躲在钟楼上偷听。他为了正义挺身而出作证人,拯救了无辜的沫夫彼得。在顽皮之余,他居然和夏克破获了一桩谋杀案,成为众人钦佩的小英雄。

其实孩子的顽皮有时候正好体现了孩子的天真。这种童真过了孩童时代就很难寻,能让我们找到的,就只有一点点甜蜜回忆。在童年,谁没做过一件傻事?当你长大了,你就会觉得这些傻事有趣。我说童年就像一杯茶,时隔多年,尝起来就越香纯,越让人回味。人总会长大的,除了个儿高了,身子壮子,人的思想也在长。对世界的看法不同了,懂事了,不再幼稚了。但是人要越变越好,千万不能像历险记里的那个恶人一样,最终恶有恶报,活活饿死在山洞里。

看完这本书,我真羡慕汤姆能有如此有趣的经历。

我想《汤姆·索亚历险记》在你烦闷时或许能让你一笑解万愁。

成语家常便饭:指家中日常的饭食。也比喻常见的事情。如:唐·宋若华、宋若昭《女论语·事夫章》:“莫教寒冷,冻损夫身;家常茶饭,供侍殷勤。”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常调官好作,家常饭好吃。”又如:快请夏老爷出来!虽然家常便饭,也没有背客自吃之理啊!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六回

成语沉不住气:易激动,遇事保持不了冷静镇定。如: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这当然也要怪俞武成沉不住气,自己失去了镇江一带的地盘,寄人篱下。”又如:他这人就是沉不住气。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读后感_800字

26位行走人间的民国女神,用她们神奇的经历,轰动的爱情,迥异的婚姻,传奇的命运牵动着我的心。拨开历史的面纱,在氤氲书香即追忆她们的往昔,即使时隔一百年,也仍然令我们淡然惆怅,颔首浅抿中为之动容。我在想,民国的女神自带哪些气质呢?

她必定生于名门之后,或者富庶人家,受过良好教育,打扮优雅得体,说一两门外语,会一两门才艺,甚至大多有留洋名校背景。譬如陆小曼,英法两国语言,说弹唱跳,样样精通;宋美龄,11岁留美,主修英国文学,兼修哲学,精通四国语言;张爱玲,中学时期就极富才气,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香港大学。

仅仅有光环是不够的,女神还得接地气;她必须会勤俭持家,温良恭谦,把持好家,竭尽全力照顾好丈夫,织得了毛衣,做的一手好菜。比如,鲁迅背后的女人——许广平。比如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张幼仪。

接地气也不够,女神还得拥有最高尚的品质。她要耐得住寂寞,不给男人找事;她要忍受男人纳妾,还要挤出笑容祝福,她要在男人低谷时搀扶,共同进退。比如,于凤至,福芝芳。

女神们出落美丽,知书达理,克已隐忍。她们每一位幸福吗,或者至少大多数幸福吗?

陆小曼嫁给最具前途的军官,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刻板乏味的夫妻生活;王明华嫁给名利丰收的戏曲家,却要忍受小三的咄咄逼人;于凤至一生为男人自由奔走,自己却孤独老死他乡;张爱玲自恃才华,独立华美,也会遭遇白眼狼的渣男;孙用蕃苦心经营一家老小上下,毕生被背上了无情后妈的骂名。江冬秀全力扞卫自己的婚姻,被胡适圈内人笑座“泼妇”……

世上并无伸手可得的幸福,即使自带光环的女神,也要踮起脚尖。当然也有美丽事业爱情家庭硕果累累的幸福女人——林徽因和唐瑛。在那个年代,林徽因被最有才华的人爱过,与最知冷知热的人结婚终老,应该算最幸福了。做个如“奥黛丽赫本”一样美丽终身的女人的唐瑛,在少女时期名满天下,少妇时期收获美丽爱情,老年膝下儿孙满堂,也应该是人生赢家了。

每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子,都在用心的生活;每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子,都在努力的前行。

成语咄咄逼人: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如:晋·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又如:书中攻击杨朱墨翟两派,辞锋咄咄逼人。——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第七》

成语竭尽全力: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如:《宋书·宗越传》:“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故帝凭其爪牙,无所忌惮。”又如:竭尽全力地去反对第一个可能性,争取第二个可能性,反对第一个前途,争取第二个前途。——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祝福读后感_800字

第一次读《祝福》是在初一的时候,记得读完后印象最深的当然是祥林嫂,那个时候总觉的她是那么的不幸,总觉的是老天在和她开玩笑,亦或是她上辈子做了太多的坏事,这辈子要用一生的时间来补偿。

而今,学完《祝福》之后,当初的想法一下子消失了,在同情祥林嫂的同时也认识到祥林嫂的命运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更不是老天在和她开玩笑,而是封建礼教根深蒂固的影响不允许她过上好日子。

我真想对祥林嫂说一句:“祥林嫂,你真傻,你不该去反抗,纵使你有千万种委屈。”祥林嫂的命运,怪不了别人,怪不了四爷的顽固,怪不了婆婆的自私,怪不了柳妈的无知,要怪就怪她不懂得男尊女卑,不懂得逆来顺受,不懂得听天由命。祥林嫂一定知道她自己摆脱不了悲惨的命运,可她就是要反抗,殊不知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条绳子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已经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企容她这区区的一个弱女子就能改变得了?它们是如此的伟大,伟大到连庙祝都厌弃她去捐门槛。贞德她不该顶撞封建制度,她错就错在没有认识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没有认识到命运不是自己说怎样就是怎样……

“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都不错。”你为何要再回鲁镇呢?你不来该多好,既不会惹人厌弃,也不会落魄成为乞丐冻死在街头,如此一举两得的事你为何不去选择?

再读《祝福》心情更是百感交集。封建制度的种种恶行,让人从骨子里痛恨,“人吃人”的现实更让人咬牙切齿。从祥林嫂身上,我们看到了旧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的悲惨遭遇,所有的一切都证明着:封建思想是社会中的一个毒瘤,我们必须彻底的把它根除,决不能手软!

再次,我们应该庆幸,庆幸自己生活在当今的年代,没有封建的毒害,现实中祥林嫂的命运不会重演,品古论今,我们应该引以为鉴,让这个社会朝想更光明的方向发展。

成语逆来顺受: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如:明·周楫《西湖二集·侠女散财殉节》:“若是一个略略知趣的,见家主来光顾,也便逆来顺受。”又如:从前受了主人的骂,无非逆来顺受。——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三回

成语咬牙切齿:切齿:咬紧牙齿,表示痛恨。形容极端仇视或痛恨。也形容把某种情绪或感觉竭力抑制住。如: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为甚事咬牙切齿,諕的犯罪人面色如金纸。”又如:只见水军头领早把张清解来。众多兄弟都被他打伤,咬牙切齿,尽要来杀张清。——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