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合”的成语大全(195个)

浏览

小编为您整理了合盘托出、阿谀苟合、中外合璧等含“合”的成语195个,其中“合”开头的18个,“合”结尾的69个,“合”在中间的108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合”开头的成语

1、合盘托出[hé pán tuō chū]

【解释】指全部显露或说出。

【出处】清·李光庭《乡言解颐·地部·婚姻》:“鄙夫欣羡之眼,败家妇不足之心,合盘托出。”

【示例】我很为你恳挚纯真的感情,无保留合盘托出的气度和敏锐深入的思考所打动。 ——刘心武《写在水仙花旁》

2、合胆同心[hé dǎn tóng xīn]

【解释】犹言同心同德。

【出处】《共同和合歌》:“和气自然兄弟众,合胆同心拜五人。”

【示例】兄弟们合胆同心,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3、合浦珠还[hé pǔ zhū huán]

【解释】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出处】《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示例】我当时虽失的一件无足重轻的东西,究竟能够合浦珠还,我心里总觉喜欢得很。 ——《晚清文学丛钞·冷眼观》第十五回

4、合情合理[hé qíng hé lǐ]

【解释】符合情理。

【出处】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1章:“黄为民心情显得轻松,觉得周祺这个人很可爱,既有原则,又能合情合理地帮助他解除思想包袱。”

【示例】学校认为这个方案合情合理,就定为制度。 ——柯岩《特邀代表》

5、合而为一[hé ér wéi yī]

【解释】把散乱的事物合在一起。

【出处】《史记·春申君列传》:“臣为王虑,莫若善楚。秦楚合而为一以临韩,韩必敛手。”

【示例】学者能集众长合而为一,若易牙以五味调和,则为全味矣。 ——明·谢榛《四溟诗话》第三卷

6、合两为一[hé liǎng wéi yī]

【解释】指将两者合为一个整体。同“合二为一”。

【出处】《后汉书·杨震传》:“伏见诏书为阿母兴起津城门内第舍,连里竟街,雕修缮饰,穷极巧伎。”李贤注:“合两坊而为一宅。”

7、合心合意[hé xīn hé yì]

【解释】犹称心如意。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你还装什么呆。你难道不知道林姑爷升了湖北的粮道,娶了一位继母,十分合心合意。”

8、合二为一[hé èr wéi yī]

【解释】指将两者合为一个整体。

【出处】清·袁枚《新齐谐·佟觭角》:“一人劈面来,急走如飞,势甚猛,傅不及避,两胸相撞,竟与己身合二为一。”

【示例】我们要把这两个车间合二为一。

9、合衷共济[hé zhōng gòng jì]

【解释】犹言同心协力。

【出处】谢彬《民国政党史》第四节:“进步党亦感两党提携之必要,故遇事胥能合衷共济。”

10、合从连横[hé zòng lián héng]

【解释】从:通“纵”;横:通“衡”。泛指纵横捭阖的手段。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约从连横,兵革不藏。”

【示例】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 ——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1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hé bào zhī mù,shēng yú háo mò]

【解释】合抱:两臂围拢,形容树粗大;毫末:指幼苗,比喻细小。粗大的树木都是由小树苗长成的。比喻大事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

【出处】《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2、合从连衡[hé zòng lián héng]

【解释】从:通“纵”;衡:通“横”。指联合抗敌。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

【示例】陵夷至于战国,天下分而为七,合从连衡,经数十年,秦遂并兼四海。 ——《汉书·地理志上》

13、合不拢嘴[hé bù lǒng zuǐ]

【解释】指人高兴得关不住嘴。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2章:“他父母亲又会怎样高兴得合不拢嘴巴……”

【示例】他的一个笑话逗得大家合不拢嘴。

14、合则留,不合则去[hé zé liú,bù hé zé qù]

【解释】指脾气相投或意见一致,就在一起共事,反之则离开。

【出处】宋·苏轼《范增论》:“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项羽以成功名,陋也。”

【示例】诤而不听,合则留,不合则去,此吾夫子所以……不脱冕而行也。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

15、合浦还珠[hé pǔ huán zhū]

【解释】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同“合浦珠还”。

【出处】明·沈鲸《双珠记·母子分珠》:“今分一颗与你带去,我自留一颗,以寓合浦还珠之意。”

【示例】合浦还珠自有时,惊危目下且安之。 ——《初刻拍案惊奇》卷八

16、合眼摸象[hé yǎn mō xiàng]

【解释】闭着眼睛摸象。比喻盲目行事。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山谷上》:“山谷云:‘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后来学诗者,虽时有妙句,譬如合眼摸象,随所触体得一处。’”

17、合家欢[hé jiā huān]

【解释】全家老小合拍的照片。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7回:“刘芝田做上海道的时候,出五百银子,请他画一张合家欢。”

18、合刃之急[hé rèn zhī jí]

【解释】合刃:兵器的锋刃碰在了一起,指交战。指战斗到了最激烈最危急的时刻。也形容事情发展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出处】《汉书·晁错传》:“臣又闻用兵临战,合刃之急者三。”

“合”结尾的成语

1、阿谀苟合[ē yú gǒu hé]

【解释】阿谀:迎合别人的意思;苟合:无原则地附和。迎合别人的心思,无原则地附和。

【出处】《史记·封禅书》:“怪遇阿谀苟合之徒,……不可胜数也。”

2、富贵他人合[fù guì tā rén hé]

【解释】一个人富贵时,非亲非故的人也会向他聚集靠拢。形容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以金钱多少和地位高低为转移。

【出处】晋·曹摅《感旧》诗:“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廉蔺门易轨,田窦相夺移。”

3、贫贱亲戚离,富贵他人合[pín jiàn qīn qī lí,fù guì tā rén hé]

【解释】他人:外人;合:聚合。贫贱时亲朋戚友都疏远你,富贵时素不相识的人都会来巴结你。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22卷:“有句古诗说得好,道是:‘贫贱亲戚离,富贵他人合。’贾似道做了国戚,朝廷恩宠曰隆,那一个不趋奉他?”

4、毁方瓦合[huǐ fāng wǎ hé]

【解释】毁去棱角,与瓦砾相合。比喻屈己从众,君子为道不远离于人。后指毁弃自己的原则,迎合世俗。

【出处】语出《礼记·儒行》:“慕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郑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人小合也。”

【示例】故《儒行》欲毁方瓦合,《老子》欲和光同尘。 ——宋·俞文豹《吹剑录》

5、后仰前合[hòu yǎng qián hé]

【解释】仰:仰面朝天;合:弯身俯地。身体前后晃动,不能自持。形容大笑的样子。

【示例】我被他的幽默搞笑得后仰前合。

6、朝升暮合[zhāo shēng mù gě]

【解释】零碎卖米。形容生活困难。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8卷:“若有得一两二两赢余,便也留着些做个根本,而今只好绷绷拽拽,朝升暮合过去,那得赢余。”

【示例】他们一家过着朝升暮合的日子。

7、天缘凑合[tiān yuán còu hé]

【解释】天缘:自然的机缘。旧时认为男女结成夫妻是天意所配合。也指事属巧合。

【出处】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四折:“这婚姻是天缘凑合。”

【示例】我正因他的一件事为难,要请教别人去。如今遇见姐姐,真是天缘凑合,求姐姐指教。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

8、云交雨合[yún jiāo yǔ hé]

【解释】指相会,重逢。

【出处】唐·李益《古别离》诗:“江回汉转两不见,云交雨合知何年。”

9、悲欢离合[bēi huān lí hé]

【解释】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出处】宋·苏轼《水调歌头》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阳缺,此事古难全。”

【示例】童年的记忆最单纯最真切,影响最深最久,种种悲欢离合,回想起来最有意思。 ——朱自清《我是扬州人》

10、志同气合[zhì tóng qì hé]

【解释】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出处】宋·曾敏行《独醒杂志》第四卷:“逢原每不乐补之所为,而墨花实不逮,唯长于平远,遇志同气合者始为作之。”

11、金钗细合[jīn chāi xì hé]

【解释】金钗和钿合。传说中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的信物。

【出处】金钗和钿合。传说中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的信物。

【示例】唐·陈鸿《长恨歌传》:“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导之;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又命戴步摇,垂金璫。”

12、情投谊合[qíng tóu yì hé]

【解释】双方感情和心意都很投合。

【出处】清·徐大椿《洄溪道情·祭顾碧筠》:“我天生顽鲁,狂放粗豪。性别形殊,一冰一炭,情投谊合,如漆如胶。”

13、行不苟合[xíng bù gǒu hé]

【解释】指做事有主见,不随便附和别人。

【出处】汉·荀悦汉纪·高后纪》:“建为人口辩,初名廉直,行不苟合。”

【示例】唐·张说《齐黄门侍郎庐公神道碑》:“清明虚受,磊落标奇,言不诡行,行不苟合,游心英俊,门无尘杂。”

14、志同心合[zhì tóng xīn hé]

【解释】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出处】明·陆采《明珠记·访侠》:“官居台省,曾叨宠幸,只为爱山水窠巢,早离脱仕途坑阱。喜你志同心合,志同心合,果然堪敬!和你结师生,共老林泉下,同期大道成。”

15、起承转合[qǐ chéng zhuǎn hé]

【解释】起:开头;承: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转折;合:结束。泛指文章的做法。也比喻固定呆板的形式。

【出处】清·金圣叹《西厢记读法》:“有此许多起承转合,便令题目透出文字。”

【示例】然而不得已,也只好起承转合,上台去说几句。 ——鲁迅《而已集·通信》

16、貌离神合[mào lí shén hé]

【解释】指表面上不同而实质上一致。

【出处】清·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夫六朝虽尚文采,然其健者则缓急疾徐,纵送激射,同符《史》、《汉》,貌离神合,精彩夺人。”

【示例】也许你有時会觉得远离过去,这只是貌离神合,这意味着你更加接近过去了。 ——余华《往事与刑罚》

17、志同道合[zhì tóng dào hé]

【解释】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出处】《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乃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

【示例】两人起先虽觉得志同道合,后来子美的热狂冷了。 ——闻一多《杜甫》

18、表里相合[biǎo lǐ xiāng hé]

【解释】内外互相应和。

【出处】春秋·吕尚《阴符》:“左右有水,前有大阜,后有高山,战于雨水之间,乘敌过邑,是谓表里相合。”

19、意气相合[yì qì xiāng hé]

【解释】意气:志趣性格;合:合得来。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出处】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示例】两人意气相合,抵掌而谈者三日。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十七回

20、前仰后合[qián yǎng hòu hé]

【解释】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四十回:“把李瓶儿笑的前仰后合。”

【示例】众人听了,越发哄然大笑的前仰后合。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二回

21、内应外合[nèi yīng wài hé]

【解释】应:接应;合:配合。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出处】《三国志通俗演义·姜维祁山战邓艾》:“忽报有内应外合之兵,蜀军溃散。”

【示例】我等不若密通无知,内应外合,事可必济。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4回

22、大开大合[dà kāi dà hé]

【解释】形容文思跌荡,放得开,收得拢。

【出处】清·赵翼《忧旱》:“今年天作奇文章,大开大合为弛张。”

23、延津之合[yán jīn zhī hé]

【解释】指晋时龙泉、太阿两剑在延津会合的故事。后比喻因缘会合。同“延津剑合”。

【出处】清·余怀《板桥杂记·轶事》:“扫眉才子,慧业文人,时节因缘,不得不为‘延津之合’矣。”

24、曲意迎合[qǔ yì yíng hé]

【解释】想方设法奉承讨好别人。同“曲意逢迎”。

【出处】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又有一等巧于钻营,专工窥探上司之性情嗜好,曲意迎合。”

【示例】有些人,一味窥测自己的心理,曲意迎合,却阴怀二心,特别地可恶! ——徐懋庸《鸡肋》

25、落落难合[luò luò nán hé]

【解释】原形容事情很邈远,很难实现。后也形容为人孤僻,不易合群。

【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示例】起初与六君子十三太保等,统是落落难合,后来逐渐亲昵,反似彼此引为同调。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十一回

26、贞元会合[zhēn yuán huì hé]

【解释】指新旧更迭。

【出处】元鸥阳玄《魏国文正公许先生神道碑》:“论许先生之为臣,而推世祖之为君,则见我元国家之初,当贞元会合之气运,故善言先生,必以道统为先,而后及功业。

27、一言不合[yī yán bù hé]

【解释】一句话说得不投合。

【出处】唐·李颀《别梁锽》:“抗辞请刃诛部曲,作色论兵犯二帅。一言不合龙頟侯,击剑拂衣从此弃。”

【示例】我们现在是要好的,万一将来一言不合,翻转面来,何苦为好成仇,弄到一场没趣? ——清·张春帆《九尾龟》第三回

28、风云会合[fēng yún huì hé]

【解释】风云:指难得的好机会;会合:遇合。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

【出处】宋·陈亮《与陈君举》:“一旦风云会合……便可以坐福一世苍生。”

29、百年好合[bǎi nián hǎo hé]

【解释】夫妻永远和好之意。

【出处】今日你们缔结了良缘,祝福你们~,万事如意。

【示例】一般结婚的对联少不了“百年好合”的字眼

30、情投契合[qíng tóu qì hé]

【解释】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同“情投意合”。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两下挑灯对坐,彼此倾心吐胆,各道生平志愿,情投契合,遂为至交。”

31、不谋而合[bù móu ér hé]

【解释】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出处】晋·干宝《搜神记》卷二:“二人之言,不谋而合。”

【示例】如磁石铁,不谋而合。 ——宋·苏轼《朱寿昌梁武忏赞偈》

32、断钗重合[duàn chāi chóng hé]

【解释】比喻夫妻离散而又重新团聚。也指感情破裂后又重归于好。

【出处】元·施惠《幽闺记·洛珠双合》:“几年间破镜重圆,今日里断钗重合。”

33、一匡九合[yī kuāng jiǔ hé]

【解释】春秋时管仲辅助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建立霸业。后亦指立国大事。

【出处】《旧唐书·郑畋传》:“臣始仕从戎,爰承指顾,禀三令五申之戒,预一匡九合之谋。”

【示例】管仲一匡九合,攘外安内,其功甚大。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卷七十二

34、龃龉不合[jǔ yǔ bù hé]

【解释】龃龉:上下牙齿不相配合。喻意思不合,有分歧。

【出处】宋·苏辙《上皇帝书》:“今世之士大夫,好同而恶异,疾成而喜败,事苟不出于己,小有龃龉不合,则群起而噪之。”

【示例】然贤能之进,常龃龉而不合,亦稀阔而难遭。 ——宋·陆游《贺吏部陈侍郎启》

35、一迎一合[yī yíng yī hé]

【解释】迎:逢迎。迎合他人

【出处】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也是你不合去杀人处,一迎一合。”

36、水乳之合[shuǐ rǔ zhī hé]

【解释】指水和奶汁融合为一体。形容关系密切,意气投合。

【出处】清·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王兰泉先生》:“寿谐馆于康山,踪迹最密,谈论经史有水乳之合。”

37、前俯后合[qián fǔ hòu hé]

【解释】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示例】他们笑得前俯后合。

38、珠连璧合[zhū lián bì hé]

【解释】指日月、五星同时出现于天的一方。亦泛指日月五星普照天下。

【出处】语本《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谓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时,七曜皆会聚斗、牵牛分度,夜尽如合璧连珠也。”

【示例】诏传四海,仰珠连璧合之光;书遍万方,钦金玺纶音之盛。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诏书盖玺颁行论》

39、落落寡合[luò luò guǎ hé]

【解释】形容跟别人合不来。

【出处】《汉书·耿?传》:“常以为落落难合。”

【示例】他的文章观点深奥,一定落落寡合。

40、金钗钿合[jīn chāi diàn hé]

【解释】金钗:妇女的首饰;钿合:装珠宝的盒子。传说中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定情信物。指华美的首饰。

【出处】唐·陈鸿《长恨歌传》:“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导之;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

41、珠联璧合[zhū lián bì hé]

【解释】璧: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珍珠联串在一起,美玉结合在一块。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

【出处】《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示例】便是你两个,当日无心相遇,也想不到今日珠联璧合,作了同床姐妹。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八回

42、一拍即合[yī pāi jí hé]

【解释】拍:乐曲的段落,也称打拍子。一打拍子就合于乐曲的节奏。比喻困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十八回:“古人云:‘君子之交,定而后求;小人之交,一拍即合。’”

【示例】既然我们一拍即合,所见略同,我也不瞒你。 ——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十八

43、雾集云合[wù jí yún hé]

【解释】形容众多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出处】《晋书·舆服志序》:“张曜日之灵旄,骈罗列布,雾集云合者也。”

44、流离遇合[liú lí yù hé]

【解释】流离:流转,离散;遇合:指遇到赏识自己的人。流离失所又再团聚。

【出处】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流离遇合,破家失国。”

【示例】人生少不了流离遇合的。

45、纵横开合[zòng héng kāi hé]

【解释】指操纵自如。同“纵横开阖”。

【出处】柯灵《向拓荒者致敬》:“这些文学的核心是迫切的现实感,而笔锋所至,纵横开合,娓娓而谈,从历史掌故……直至民间说唱与绘画。”

46、里应外合[lǐ yìng wài hé]

【解释】应:接应;合:配合。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出处】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三折:“反被韩,魏同谋,里应外合,决水淹我军,甲士溃乱,死者山积。”

【示例】过几日,我这里差人去投降,他们必然懈怠,我们却去劫寨,那时里应外合,定获全胜。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七回

47、天作之合[tiān zuò zhī hé]

【解释】合:配合。好象是上天给予安排,很完美地配合到一起。祝人婚姻美满的话。

【出处】《诗经·大雅·大明》:“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示例】年长兄,我同你是“天作之合”,不比寻常同年弟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七回

48、楚歌四合[chǔ gē sì hé]

【解释】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出处】唐·李白《拟恨赋》:“若乃项王虎斗,白日争辉。拔山力尽,盖世心违。闻楚歌之四合,知汉卒之重围。”

49、道同志合[dào tóng zhì hé]

【解释】犹言道合志同。

【出处】宋·司马光《又谢庞参政启》:“尝托僚寀,获友高明,道同志合,出处如一。”

【示例】予以修《明史》,亦馆于徐,与处士道同志合,日讨论天地阴阳之变,伯王大略。 ——清·王源《刘处士墓表》

50、道同契合[dào tóng qì hé]

【解释】犹言道合志同。

【出处】晋·陆云《失题》诗:“道同契合,体异心并。”

51、情投意合[qíng tóu yì hé]

【解释】投:相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

【示例】我们相聚既久,情投意合,岂不知远别为悲?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八回

52、狐绥鸨合[hú suí bǎo hé]

【解释】绥:独来独往,急于求偶的样子;鸨:比雁略大的一种鸟;合:融洽。比喻男女之间发生不正当的关系。

【出处】《诗经·卫风·有狐》:“有狐绥绥,在彼淇梁。”清·王韬《淞隐漫录·乐仲瞻》:“邻妇浼卖花媪以重利招之往,狐绥鸨合,丑声藉藉于闾巷间。”

53、阿意苟合[ē yì gǒu hé]

【解释】阿:迎合;苟合:无原则地附和。曲从迎合别人的意思,无原则地附和,以向人讨好。

【出处】《汉书·公孙刘车王杨蔡陈郑传赞》:“阿意苟合,以说其上。”

54、承嬗离合[chéng shàn lí hé]

【解释】继承演变。

55、碌碌寡合[lù lù guǎ hé]

【解释】形容性情孤僻,与人合不来。

【出处】清·林则徐《札各学教官严查生员有无吸烟造册互保》:“其系善良,只因碌碌寡合,以致结保无人。”

56、千载一合[qiān zài yī hé]

【解释】一千年才有这么一个时机。形容机会极其难得。同“千载一时”。

【出处】《汉书·王襃贾传》:“上下俱欲,欢然交欣,千载一合,论说无疑。”

57、针芥之合[zhēn jiè zhī hé]

【解释】磁石引针,琥珀拾芥。指相互投契。

【出处】清·方文《赠孟六餍颉肥骸敖耙挥锖龃笮Γ虢嬷狭挤乔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