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田鼓楼的简单介绍

浏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田鼓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田鼓楼

马田鼓楼,位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坪阳乡马田寨内,是中国侗族建筑的经典之作。马田寨是湖南通道地区比较大的侗族村寨,清咸丰三年(1853年)于此地建起鼓楼一座,即马田鼓楼。鼓楼是侗族人民的独特建筑。新中国成立后,对鼓楼加以重修。1996年,马田鼓楼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田鼓楼结构精巧,为干栏式抬梁纯木构架,无一钉一铆。鼓楼本为单一主楼,后来为求稳固,在主楼南北两侧各建一间二层偏楼。

偏楼采取歇山顶式,一层檐口与主楼第一层衔接成一体,顶部二层与主楼第二层平行,使主楼和偏楼浑然一体,体现了侗族人精湛的建造技艺。

马田鼓楼造型相当美观。此楼通高17.5米,占地面积240平方米,底部呈长方形,向上有九层。自第一层檐起,依次而上至第八层檐为四边倒水檐,逐层内收。第九层檐以八角攒尖葫芦顶收顶,形成宝塔状外观。

鼓楼内部为穿豆抬梁式,四根金柱通透至顶,第一层为八根檐柱,自第二层起代之为收瓜柱,向上一层一层逐渐内敛。而侗族人在各层采用形式各异的挑枋、柱、瓜,又于一层和二层的横枋上以楷书镌刻“物华天宝”“国泰民安”“吉星高照”字样,颇具匠心。

精美的彩绘和雕塑也是马田鼓楼建筑艺术特色的呈现。鼓楼外部每层封檐板上都以绚丽的色调描绘各种花卉、鸟虫,鲜艳夺目。而一至八层翼角上则装饰有虎、龙、蛇、凤等民间吉样动物雕塑,神态各异,活灵活现。

马田鼓楼底部挖有火塘,摆放桌椅木凳,是当地侗族人聚会议事或举行娱乐活动的场所。二层正面系活动板壁,可以当作戏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