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心鈇钺

甘心鈇钺,鈇:刑具,铡刀;钺:古兵器,形状象板斧而较大。心甘情愿受惩罚。

甘心鈇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ān xīn fū yuè
成语简拼
GXFY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甘心鈇鉞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鈇:刑具,铡刀;钺:古兵器,形状象板斧而较大。心甘情愿受惩罚。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相关成语

近义词

甘心受罚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嘟嘟写不出成语“甘心鈇钺”,导致语文测试才考了97分。

(2)敬凯大哥哥给竺竺和蕙昕介绍了“甘心鈇钺”的历史典故

(3)练习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甘心鈇钺”几个大字。

(4)小军不会写成语“甘心鈇钺”的最后一个字。

(5)寻甸县民族中学的祝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甘心鈇钺”。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献饭》:『去年有人上书,告禄山逆迹,陛下反赐诛戮。谁肯再甘心鈇钺,来奏君王。』

分字解释

甘心

甘心:[gānxīn] (1)情愿。他是甘心受罚的。初,武帝感张骞之言,甘心欲通大宛诸国,使者相望于道,一岁中多至十余辈。――《汉书·西域传》。(2)满意;满足。不达目的绝不甘心。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甘:gān 1、<形>味美;甜。《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2、<名>香甜美味的食物。《齐桓晋文之事》:『为肥甘不足于口与?』3、<形>动听。《报刘一丈书》:『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4、<副>情愿;乐意。《病梅馆记》:『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甘霖] 指久旱以后下的透雨。[甘言] 诌媚奉承的话。

心:xīn 1、<名>心脏。《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2、<名>心脏所在的胸部。《荆轲刺秦王》:『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3、<名>内心,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熟读精思》:『读书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4、<名>想法;心意。《殽之战》:『勤而无所,必有悖心。』5、<名>中心;中央。《琵琶行》:『唯见江心秋月白。』[心志] 内心;意志。

鈇:fū 1、<名>切草的刀,即铡刀。[又] 杀人的刑具。《廉颇蔺相如列传》:『请就鈇质之诛。』2、<名>斧头。《列子·说符》:『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人之子。』

钺:yuè <名>古代一种像斧子的兵器。《史记·孙武传》:『约束既布,乃设鈇钺。』

甘:《午集上·甘字部》《唐韵》古三切《集韵》《韵会》《正韵》沽三切,□感平声。《说文》美也。《徐曰》物之甘美者也。《韵会》五味之一。《正韵》甜也。《书·洪范》稼穑作甘。〈传〉甘味生于百谷。《诗·卫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礼·月令》中央土,其味甘。又言之悦耳。亦曰甘。《左传·昭十一年》币重而言甘。又《诗·卫风》愿言思伯,甘心首疾。〈传〉甘,厌也。〈疏〉谓思之不已,乃厌足於心,用是生首疾也。凡人饮食口,甘遂至于厌足,故云:甘,厌也。又《左传·庄九年》管召,雠也。请受而甘心焉。〈注〉甘心,言欲快意戮杀之。又《易·临卦》六三甘临,无攸利。〈注〉甘者,佞邪说。媚不正之名也。又《玉篇》乐也。《淮南子·缪称训》故人之甘甘非正为跖也。〈注〉人之甘甘,犹乐乐而为之。又《淮南子·道应训》大疾则苦而不入,大徐则甘而不固。〈注〉甘,缓意也。又姓。《书·说命》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注〉甘盘,殷贤臣。又甘茂甘罗,□秦人。又《抱朴子辩问卷》子韦甘均,占□之圣也。又汉复姓有甘庄甘土甘先三氏。又地名。《书·甘誓》大战于甘。〈传〉甘,有扈郊地名。《左传·僖二十四年》初,甘昭公有宠於惠后。〈注〉甘昭公,王子带也,食邑於甘。又《昭十七年》陆浑子奔楚,其衆[音zhòng]奔甘鹿。〈注〉甘鹿,周地。又山名。《山海经》中山经,薄山之首曰甘枣之山。又水名。《山海经》鹿蹄之山,甘水出焉。〈注〉按水经:甘水出南山甘谷。又州名。《五音集韵》元魏西凉州攺甘州。又《前汉·郊祀志》武帝作甘泉宫。又木名。《诗·召南》蔽芾甘棠。〈传〉甘棠,杜也。〈疏〉郭璞曰:今之杜梨。《山海经》有不死之国,阿姓,甘木是食。〈注〉甘木即不死树。又《正韵》果名,俗作柑。《风土记》甘橘之属,滋味甘美。又《古今注》甘实形如石榴者,谓之壷甘。又草名。《博雅》陵泽,甘遂也。〈又〉美丹,甘草也。又《集韵》古暗切,音绀。土之味也。又《集韵》《韵会》《正韵》□胡甘切,音酣。《书·五子之歌》甘酒嗜音。又熟也。《庄子·徐无鬼》甘寝。○按《正韵》别作户甘切,胡、户同母。不宜分列。

心:《卯集上·心字部》《唐韵》息林切《集韵》《韵会》《正韵》思林切。《说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说以为火藏。《徐曰》心为大火,然则心属火也。《玉篇》《广韵》□训火藏。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礼·大学疏》总包万虑谓之心。又《释名》心,纤也。所识纤微无不贯也。又本也。《易·复卦》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注〉天地以本为心者也。《正义曰》言天地寂然不动,是以本为心者也。《礼·礼器》如松柏之有心也。〈注〉得气之本也。《孔疏》得气之本,故巡四时,柯叶无凋攺也,心谓本也。又中也。心在身之中。《诗序》情动于中。《正义曰》中谓中心。凡言中央曰心。《礼·少仪》牛羊之肺,离而不提心。〈注〉不提心,谓不绝中央也。《古歌》日出当心,谓日中也。《邵雍清夜吟》月到天心处,言月当天中也。又东方五度,宿名。《史记·天官书》心为明堂。又《礼·明堂位》夏后氏祭心。〈注〉气主盛也。又《月令》季夏祭先心。〈注〉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则心为尊也。又去声。《吴棫·韵补》息吝切。《外纪》禹曰:尧舜之民,皆以尧舜之心为心。下心字去声。又叶思真切,音新。《前汉·安世房中歌》我定正数,人告其心。敕身齐戒,施敎申申。又叶先容切,音松。《诗·大雅》吉甫作颂,□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前汉·礼乐志》流星陨,感惟风,籋归云,抚怀心。又叶思征切,音騂。《扬子·太□经》勤于心否贞。又叶桑鸠切,音修。《荀子·解蔽篇》凤凰秋秋,其翼若干,其声若箫。有凤有凰,乐帝之心。箫叶疏鸠切。又叶思敬切,音性。《王微观海诗》善即谁为御,我来无别心。聊复寓兹兴,兹兴将何咏。《说文》长笺》借华心形,故惢字从心,就今文言也。若精蕴同文诸书,各以意阐古文,与今文稍远,槪不泛引。《类篇》偏旁作忄。亦作□。◎按《字汇》《正字通》心俱音辛,误。辛在真韵,齐齿音也。心在侵韵,闭口音也。如心字去声,音近信,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盖信字为真韵内辛字之去声,乃齐齿音也。若侵韵内心字之去声,乃闭口音,有音而无字矣。字有不可下直音者,此类是也。盖齐齿之辛,商之商也,闭口之心,商之羽也。每一音中,具有五音,不可无别。

鈇:《戌集上·金字部》《广韵》甫无切《韵会》风无切,□音肤。《说文》莝斫刀。从金夫声。《仓颉篇》斧也。《礼·王制》诸侯赐弓矢然后征,赐鈇钺然后杀。《列子·说符篇》人有亾鈇者。〈注〉鈇音夫。又《集韵》匪父切,音甫。《礼·王制·鈇钺释文》鈇,方于反。又音斧。

钺:《戌集上·金字部》《广韵》《集韵》《韵会》□王伐切,音越。《广雅》钺,斧也。《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左传·昭十五年》鏚钺秬鬯。〈疏〉钺大而斧小。《太公·六韬》大柯斧重八斤。一名天钺。《释名》钺,豁也。所向莫敢当前,豁然破散也。又星名。《史记·天官书》东井为水事,其西曲星曰钺。《说文》本作钺。大斧,钺车銮声,呼会切,引《诗》:銮声钺钺。《徐铉曰》俗作鐬。以钺作斧钺之钺。非是。《正字通》按徐说迂曲难通。《说文》□越狘皆从钺声,钺从钺,读若诲,别训銮声,自相矛盾。徐渭俗作鐬非,不知从钺无嘒声,尤非。古作钺。司马法,从钺。诗书周礼史传,□从钺。钺当即钺之重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