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石沉木

浮石沉木,比喻是非颠倒。汉·陆贾《新语·辨惑》:『夫众口之毁誉,浮石沉木,群邪所抑,以直为曲。』

浮石沉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ú shí chén mù
成语注音
ㄈㄨˊ ㄕㄧˊ ㄔㄣˊ ㄇㄨˋ
成语简拼
FSCM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浮石沉木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是非颠倒。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相关成语

成语接龙

1、浮石沉木→木本水源→源头活水→水中捞月→月地云阶→阶前万里→里出外进→进退失图→图财害命→命里注定→定于一尊→尊主泽民→民脂民膏→膏腴之地→地广人稀→稀奇古怪→怪事咄咄→咄咄怪事→事核言直→直口无言→言无二价→价等连城→城北徐公→公平无私→私淑弟子

2、浮石沉木→木公金母→母慈子孝→孝悌忠信→信以为真→真龙活现→现世现报→报效万一→一瞑不视→视为儿戏→戏彩娱亲→亲仁善邻→邻女窥墙→墙花路柳→柳眉星眼→眼泪洗面→面红面赤→赤口白舌→舌桥不下→下学上达→达官贵要→要言妙道→道西说东→东拉西扯→扯顺风旗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文肃之股肱国本,眉目清流也,而不能免于浮石沉木之口。▼清·钱谦益《王奉尝烟客七十寿序》

成语造句

(1)柏杨镇柏杨初中的关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浮石沉木”。

(2)本子的第二页赫然是“浮石沉木”几个大字。

(3)健健写不出成语“浮石沉木”,导致期末考试只考了97分。

(4)连晨大哥哥给佳齐和识涵讲了“浮石沉木”的典故。

(5)小斐不会写成语“浮石沉木”的最后一个字。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陆贾《新语·辨惑》:『夫众口之毁誉,浮石沉木,群邪所抑,以直为曲。』

分字解释

浮石

浮石:岩浆凝结成的海绵状的岩石,很轻,不导热。多用做水泥原料和研磨剂。

浮:fú 1、<动>飘浮在水面上,与『沉』相对。《西门豹治邺》:『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2、<动>飘浮在空中。《孔雀东南飞》:『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3、<动>在水上行驶;航行。屈原《哀都》:『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4、<动>超过。《海瑞传》:『搏噬善类,其罪又浮于高拱。』5、<形>轻。《采草药》:『有苗时采,则虚而浮。』6、<形>虚浮;浮华。《治平篇》:『禁其浮靡,抑其兼并。』7、<形>轻薄;轻佻。《国语·楚语》:『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浮白] 罚酒。[浮屠] 也作『浮图』。(1)佛,佛陀。(2)佛教。(3)和尚。(4)佛塔。[浮生] 古代老庄学派认为人生在世,虚浮无定,所以称人生为浮生。骆宾王《与博昌父老书》:『追维逝者,浮几何。』

石:shí 1、<名>石头。《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名>石碑。《五人墓碑记》:『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3、<名>矿物类药物;古代治病用的石针。《扁鹊见蔡桓公》:『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4、<名>石制的磬类乐器。金、土、石、革、丝、匏、竹八音之一。5、<量>今读dàn。古代容量计算单位,十斗为一石。《马说》:『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石肠] 心肠如石。喻意志坚强。[石田] 多石而不可耕之田。喻无用。

沉:chén 1、<动>沉入水中;沉没。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岳阳楼记》:『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动>泛指下落;沉陷。《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3、<动>沉溺;陷入。《冯谖客孟尝君》:『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4、<形>重;沉重。《采草药》:『无苗时采,则实而沉。』5、<形>深;深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幕,沉醉不知归路。』[注] 『沉』原来写作『沈』,音shěn;『沉没』、『深沉』各义写作『沉』,音chén。[沉沉] 1.深沉、凝重的样子。2.昏愦不清的样子。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楚天阔。』[沉浮] 1.在水面上出没。2.亦作『浮沉』。比喻人事的升降、盛衰、消长。[沉沦] 1.沉没;沉溺。范晔《后汉书·寇荣传》:『蹈陆土而有沉之忧,远岩墙而有镇压之患。』2.埋没;沦落。杜甫《赠鲜于京兆二十韵》:『奋飞超等级,容易失沉。』3.死的委婉说法。陈寿《三国志·魏书·高堂隆传》:『若遂沉,魂而有知,结草以报。』[沉迷] 陷溺;迷惑。丘迟《与陈伯之书》:『沉猖獗,以至于此。』[沉湎] 沉溺于酒。[沉抑] 1.郁结而不顺畅。屈原《九章·异诵》:『情沉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曰。』2.隐退。《管子·宙合》:『知道之不可行,则沉以辟罚,静默以侔免。』3.压制。[沉毅] 沉着而刚毅。[沉吟] 1.沉思。曹操《短歌行》:『但为君故,沉至今。』2.犹豫不决。《后汉书·隗嚣传》:『邯得书,沉十馀日,乃谢士众,归命洛阳。』3.低声吟咏。谢庄《月赋》:『沉齐章,殷勤陈篇。』[沉郁] 1.积滞而不通畅。韦应物《善福阁对雨寄李儋幼遐》:『感此穷秋气,沉命友生。』2.含蕴深刻。任昉《王文宪集序》:『若乃金版玉匮之书,海上名山之旨,沉淡雅之思,离坚合异之谈,莫不揔制清衷,递为心极。』[沉鸷] 深沉勇猛。杜牧《罪言》:『故其人沉多材力,重许可,能辛苦。』[沉滞] 1.积滞而不通畅。吕不韦吕氏春秋·情欲》:『筋骨沉,血脉壅塞。』2.仕宦久不得升迁。《北史·王慧龙传》:『去州归京,多年沉。』3.停滞;拖延。《后汉书·尹敏传》:『帝深非之,虽竟不罪,而亦以此沉。』4.隐退。宋玉《九辩》:『愿沉而不见兮,尚欲布名乎天下。』

木:mù 1、<名>树。《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2、<名>木头;木材。《寡人之于国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3、<名>木制刑具;木制器具。《种树郭橐[音tuó]驼传》:『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又] 棺木;棺材。成语有『行将就木』。4、<形>质朴;朴实。《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勃为人木强敦厚。』5、<形>麻木;痴呆。《促织》:『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木阁] 在悬崖峭壁之间凿石架木而成的栈道。[木契] 木制的符信。符信是古代传达命令、调动军队的凭证。

浮:《巳集上·水字部》《唐韵》缚牟切《集韵》《韵会》房尤切《正韵》房鸠切,□音罘。《说文》泛也。《论语》乗[音chéng]桴浮於海。又顺流曰浮。《书·禹贡》浮于济漯。又济涉腰瓠曰浮。《淮南子·释山训》百人抗浮。〈注〉浮,瓠也。又溢也,过也。《礼·坊记》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又先时曰浮。《书·盘庚》鲜以不浮于天时。又轻也。《楚语》疏其秽而镇其浮。又浮浮,气烝貌。《诗·大雅》烝之浮浮。又雨雪盛貌。《诗·小雅》雨雪浮浮。又衆[音zhòng]强貌《诗·大雅》江汉浮浮。又浮沉,无定之意。《诗·小雅》载沉载浮。又《小尔雅》浮,罚也。谓罚爵也。《礼·投壷》无偝立,无踰言,若是者浮。又水名。《水经注》青河东北,浮水故渎出焉。又山名。《山海经》竹山西百二十里曰浮山。又《广舆记》广东高州府城东有浮山。又罗浮,二山名。《罗浮山记》在增城,博罗二县境。又竹名。《戴凯之·竹谱》浮竹亚节,虚软厚肉。又石名。《左思·吴都赋》浮石若桴。又天浮,星名。《甘氏星经》天浮四星,在左旗南北列。主漏刻。又《庄绰鷄肋编》钓竿之半,系以荻梗,谓之浮子。又《甄权脉经》浮为风为虚。又《集韵》普沟切,音桴。漂也。又《韵补》叶符非切,音肥。《楚辞·远游》指炎神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疑。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考证:(《诗·大雅》烝之浮之。)谨照原书改烝之浮浮。

石:《午集下·石字部》《唐韵》《集韵》《正韵》常只切《韵会》常亦切,□音硕。《增韵》山骨也。《释名》山体曰石。《易·说卦传》艮为山,为小石。《杨泉物理论》土精为石,石气之核也。气之生石,犹人筋络之生爪牙也。《春秋·说题词》石,阴中之阳,阳中之阴,阴精补阳,故山含石。又乐器,八音之一。《书·益稷》击石拊石。〈注〉石,磬也。又乐声不发扬亦曰石。《周礼·春官·典同》厚声石。〈注〉钟太厚则如石,叩之无声。又坚也。《前汉·扬雄传》石画之臣。《师古注》言坚固如石。亦作硕。又星亦称石。《左传·僖十六年》陨石于宋五,陨星也。又量名。十斗曰石。《前汉·食货志》夫治田百畮,岁收畮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又官禄秩数称石。《师古曰》汉制,三公号称万石,以下递减至百石。又粗布皮革之数亦称为石。《唐书·张弘靖传》汝辈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又水亦称石。《水经注》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又酒亦称石。《史记·滑稽传》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又衡名。百二十斤为石。《书·五子之歌》关石和钧。〈注〉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礼·月令》仲春钧衡石。《前汉·律正志》石者,大也,权之大者。又州名。《广韵》秦伐赵取离石,周因邑以名州。又姓。《左传》卫大夫石碏。又复姓。孔子弟子有石作蜀。又叶常义切,音嗜。《宋玉·高唐赋》势薄岸而相击兮,隘交引而却会。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又叶石若切,音杓。《楚辞·惜誓》方世俗之幽昬兮,眩白黑之美恶。放山渊之龟玉兮,相与贵夫砾石。又《招魂》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砾石些。又叶七各切,音错。《郭璞·尔雅赞》鳆似蛤,有鳞无殻。一面附石,细孔亲亲,或七或八。

沉:《巳集上·水字部》《字汇》同沈。

木:《辰集中·木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莫卜切,音沐。《说文》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徐锴曰》屮者,木始申坼也,万物皆始於微,故木从屮。《白虎通》木之为言触也。《玉篇》燧人氏钻出火也。《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易·说卦传》□为木。〈疏〉木可以揉曲直,即□顺之谓也。《礼·月令》某日立春,盛德在木。〈疏〉春则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又八音之一。《周礼·春官·太师》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注〉木,柷敔也。又质朴。《论语》刚毅木讷近仁。又木强,不和柔貌。《前汉·周勃传》勃为人木强敦厚。又析木,星次。《尔雅·释天》析木谓之津。又姓。《统谱》汉木仁,晋木华。又百济八姓,一曰木氏。又复姓,端木。又叶末各切,音莫。《马融·广成颂》阴慝害作,百卉毕落。林衡戒田,焚林柞木。《韵会》从丨。丨,古本切。非从亅。亅,其月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