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汶红翅鹦鹉的【物种名称】、简介、地理分布、生长繁殖

浏览

帝汶红翅鹦鹉的图片

帝汶红翅鹦鹉(学名:Aprosmictus jonquillaceus,英文名:Jonquil Parrot)是鹦鹉科红翅鹦鹉属的鸟类。

帝汶红翅鹦鹉,鹦鹉科,纽澳鹦鹉族,分布于印尼帝汶岛

中文学名:帝汶红翅鹦鹉

拉丁学名:Aprosmictus jonquillaceus

英文俗名:Jonquil Parrot

命名作者:Vieillot, 1818

中文目名:鹦形目(Psittaciformes)

中文科名:鹦鹉科(Psittacidae)

中文属名:红翅鹦鹉属(Aprosmictus)

繁殖区:澳洲界 : Lesser Sundas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物种名称】

帝汶红翅鹦鹉 帝汶红翅鹦鹉点击查看大图帝汶红翅鹦鹉

【又 名】 帝汶岛红翅鹦鹉

【拉丁学名】 Aprosmictus jonquillaceus

【英文名称】 Timor Red-winged Parrot

【科属分类】 鸟纲(Aves)、鹦形目、鹦鹉科、 纽澳鹦鹉族

鸟种简介

身长:依照不同亚种,为34到35公分不等(13.5吋到14吋)

亚种:目前有一种已知亚种为Wetar Red-winged Parrot(Aprosmictus j. wetterensis)

外型:这种鹦鹉鸟体为黄绿色;背部绿色并带有浅蓝,背部下方和尾部为亮蓝色;翅膀弯曲的地方为蓝色,翅膀的小覆羽和内侧中间的覆羽为黄色,并且带有很亮的绿色;翅膀外侧大覆羽和中间的覆羽为红色,其馀部分为绿色;翅膀内侧覆羽黄绿;尾巴上方绿色,尖端黄绿,内侧深灰,尖端黄色;鸟喙橙色,尖端黄色,虹膜橙色。母鸟翅膀外侧的小覆羽和中间的覆羽,以及翅膀弯曲的地方均为绿色,虹膜略深。幼鸟和母鸟体色相似,要18个月才能长成像成鸟般体色。

栖息环境和习性:帝汶红翅鹦鹉主要栖息於主要和次要的林区、树木茂密的平原区,有时候会高达2600米。平时他们大多成对或是小群体活动,有时候也会单独行动;对人类戒心并不重,可以在有限的距离内接近观察他们;大部分被看见都是在飞行的时候。飞行的时候会伴随刺耳的叫声,相当显而易见。

食物:帝汶红翅鹦鹉主要以种子、水果、浆果、坚果、植物嫩芽等为食。

地理分布

栖息地:印尼的帝汶岛

生长繁殖

在野外他们的繁殖季不详;人工豢养的帝汶红翅鹦鹉难度不低,加上数量稀少,因此繁殖饲养成功的纪录相当有限。人工豢养的帝汶红翅鹦鹉主要繁殖季为4月开始,他们一次会产下3到5枚卵;孵化期为20天,幼鸟羽毛长成约需6周。在育雏期间,公鸟有时会对母公鸟发动攻击,因此必须适时的将公鸟移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