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嘴鹦哥属的外形特征、分类地位、生态、保育状况、厚嘴鹦哥属大全

浏览

厚嘴鹦哥属的图片

厚嘴鹦哥属(学名:Rhynchopsitta)是鹦鹉科(学名:Psittacidae)的一属。

厚嘴鹦哥属(学名:Rhynchopsitta)是一属金刚鹦鹉。其下现存有两个物种,分别为厚嘴鹦哥及暗红额鹦哥,与及一个在墨西哥发现属于晚更新世已灭绝的物种。厚嘴鹦哥与暗红额鹦哥最初被认为是同一物种,在墨西哥北部已变得很稀有。以往它们甚至分布至美国西南部,但重新引入的措施目前却未能成功。

厚嘴鹦鹉哥

中文目名:鹦形目(Psittaciformes)

中文科名:鹦鹉科(Psittacidae)

中文属名:厚嘴鹦哥属(Rhynchopsitta)

外形特征

厚嘴鹦哥属的两个物种的外观相似,主要分别在于其大小及颜色的鲜艳度。两者都是绿色的,前额、前冠、眉上、翼上及大腿都有红色或栗色斑纹。它们的眼

圈是黄色的,脚及喙都是深灰色至黑色。雏鸟的喙较淡色,会从基部渐变成灰色,眼圈白色,红眉,但眼圈上没有深红间。暗红额鹦哥主要呈暗绿色,头上在4

0-45厘米处有褐栗色的斑纹;厚嘴鹦鹉的则在约38厘米处有较鲜艳的颜色。

分类地位

厚嘴鹦哥属 厚嘴鹦哥属厚嘴鹦鹉哥

厚嘴鹦哥属是由夏尔·吕西安·波拿巴(Charles Lucien Bonaparte)所描述,并以古希腊文的“喙”及

“鹦鹉”来命名。其下两个物种曾被认为是同一物种,但后来分开为独立的物种。

厚嘴鹦哥属(Rhynchopsitta)

﹡厚嘴鹦哥(R. pachyrhyncha)

﹡暗红额鹦哥(R. terrisi)

﹡R. phillipsi:已灭绝。

R. phillipsi是一种较大型的史前厚嘴鹦哥属,其化石是于墨西哥新莱昂州发于,可追溯至更新世晚期。

它并非现存种的祖先,因为在发现R. phillipsi时,也发现了厚嘴鹦哥及暗红额鹦哥的骨头。R. phillipsi有

很独特的喙,可能与暗红额鹦哥在东马德雷山是同域物种。它们的喙可能是适合用来吃松属,但松属却于第四纪冰期因气候转变而消失,导致它们的灭亡。

生态

厚嘴鹦哥属分布在墨西哥东马德雷山海拔1500-3000米分散的森林中。它们会有季节性的迁徙,一般在北部繁殖,南部过冬。厚嘴鹦哥会在树穴内筑巢,而暗红

额鹦哥则会在山崖筑巢。它们会成大群一起在夜间休息,日间以小群觅食。它们主要吃松属种子,可以很有系统的由底至顶剥开毬果。它们也会吃其他种子、

软质食物,如果实、树皮、花蜜、菜蔬及昆虫。

保育状况

厚嘴鹦哥属下的厚嘴鹦哥及暗红额鹦哥分别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及易危。它们的数量因栖息地的破坏而大幅减少,现只限于墨西哥北部山区的细小地

方。它们的分布地以往达至亚利桑那州及新墨西哥州,现正有饲养及繁殖它们的计划。于1980年代及1990年代尝试将它们重新引入到亚利桑那州却失败,因为

它们学懂逃避人类及天敌,新计划有包括使用在野外捕捉的个体。

厚嘴鹦哥属鸟类大全

厚嘴鹦哥厚嘴鹦哥属:厚嘴鹦哥

学名:Rhynchopsitta pachyrhyncha

英文名:Thick-billed Parrot 暗红额鹦哥厚嘴鹦哥属:暗红额鹦哥

学名:Rhynchopsitta terrisi

英文名:Maroon-fronted Parro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