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冠鹦哥的地理分布、地理分布、简介、生长繁殖

浏览

蓝冠鹦哥的图片

蓝冠鹦哥(学名:Thectocercus acuticaudatus,英文名:Blue-crowned Parakeet)是鹦鹉科蓝冠鹦哥属的鸟类。

蓝冠鹦哥是鹦形目、鹦鹉科中的物种之一。共有约4种亚种,分布地区并不集中,散布于南美洲各地。蓝冠鹦哥是大型的锥尾鹦鹉,也是Aratinga锥尾鹦鹉的一员。

中文学名:蓝冠鹦哥

拉丁学名:Thectocercus acuticaudatus

英文俗名:Blue-crowned Parakeet

命名作者:Vieillot, 1818

中文目名:鹦形目(Psittaciformes)

中文科名:鹦鹉科(Psittacidae)

中文属名:蓝冠鹦哥属(Thectocercus)

繁殖区:南美洲 : n, e, se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地理分布

蓝冠鹦哥 蓝冠鹦哥蓝冠鹦哥:(又名:蓝冠锥尾鹦鹉)

拉丁文名称:Aratinga acuticaudata

英文名称:Blue-crowned Parakeet

科属分类:鸟纲(Aves)、鹦形目(Psittaciformes)、鹦鹉科(Psittacidae)

蓝冠鹦哥是大型的锥尾鹦鹉,也是Aratinga锥尾鹦鹉的一员,外型十分可爱讨喜,市面上人工繁殖鸟并不常见,市面上大部分卖的中成鸟多是野生鸟,但是手养鸟适合作宠物鸟,个性相当活泼可爱;共有约4种亚种,分布地区并不集中,散布于南美洲各地。

体长:依亚种不同约35-38cm(14-15吋),体型大的亚种较常见,是大型的锥尾鹦鹉。

地理分布

散布于南美洲各地,主要范围是从委内瑞拉到阿根廷,依亚种不同分布的国家有委内瑞拉、巴西、乌拉圭玻利维亚、阿根廷等地。

鸟种简介

生活在开阔的地区像干燥的落叶性森林、热带稀树草原、森林边缘地带等地区,而活动或觅食时成一小群或数百只聚集在一起,尤其是食 物充足时;常与米特雷鹦哥、白眼鹦哥聚集 ,有季节性迁徙行为,会破坏农作物如芒果、番石榴等作物。

在委内瑞拉繁殖期约在2-6月,在阿根廷大概在12-3月;鸟舍中或笼养的蓝冠锥尾鹦鹉算是蛮吵杂的种类之一,手养幼鸟则较不会有此情形,提供树枝或玩具供啃咬,新鲜蔬果、种子、核果、青菜、面包等食物的提供也是必要的。

生长繁殖

若要繁殖绝对得避免买到愈来愈多的野生锥尾鹦鹉,野生鸟与繁殖鸟价差往往有数倍之遥,使用巢箱的深度要够深,并置于较阴暗的角落,以天然中空木头作巢效果会更好,对饲主巢箱的检查很敏感,提供良好的环境与饮食等生活条件来繁殖不会很困难,平均约产3颗卵,偶尔4颗, 孵化期约24天,羽毛长成45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