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尾鹱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

浏览

曳尾鹱的图片

曳尾鹱(学名:Puffinus pacificus,英文名:Wedge-tailed Shearwater)是鹱科鹱属的鸟类。

曳尾鹱(英文名Wedge-tailed Shearwater,拉丁学名:Puffinus pacificus)为鹱科剪水鹱属的鸟类,俗名长尾水鸟、楔尾鹱。

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台湾岛等地,常见于远洋的岛屿以及产卵于洞穴中。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太平洋克马德克群岛。

读音 

中文学名:曳尾鹱

拉丁学名:Puffinus pacificus

英文俗名:Wedge-tailed Shearwater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9

中文目名:鹱形目(Procellariiformes)

中文科名:鹱科(Procellariidae)

中文属名:鹱属(Puffinus)

繁殖区:太平洋, 印度洋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85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曳尾鹱浅 曳尾鹱浅

曳尾鹱为中等体型(43厘米)、翼长而尾呈楔形的鹱。

有深浅两色型。深色型:全身深巧克力色。浅色型:上体褐色,下体近白,翼下缘及尾下覆羽深色。

虹膜-褐色;嘴-深灰;脚-肉色。

地理分布

两种不同羽色的曳尾鹱 两种不同羽色的曳尾鹱分布范围:繁殖于印度洋及太平洋热带海域的岛屿。

分布状况:在中国近海非常罕见。迷鸟可能见于东南亚的任何水域。在澎湖列岛海域、台湾及中国南海有记录。2012年8月,曳尾鹱乘着台风“海葵”首次出现在上海。

生活习性

曳尾鹱飞行 曳尾鹱飞行飞行低,偶尔身子两侧倾斜而向下俯冲,常紧贴水面滑翔以至向下扑翼时翼尖触及水面。

叫声:于海上无声。

生长繁殖

曳尾鹱的鸟卵 曳尾鹱的鸟卵

亚种分化

曳尾鹱台湾亚种(学名:Puffinuspacificuscuneatus)。分布于台湾岛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夏威夷和小笠原群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