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月大的小儿要小心荨麻疹

浏览

新生的小儿容易遭遇病毒的入侵,其中比较常见的疾病有荨麻疹,医学上又俗称“风疙瘩”,荨麻疹的发病病因也是多而复杂,细菌或病毒感染,又或者是小儿对食物过敏比如鱼虾,其药物如青霉素或花粉等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荨麻疹的病发,其中过敏性体质的小儿童最容易染上该病。

小儿荨麻疹多发病急,最初为烦躁,皮肤瘙痒,很快出现淡红色风团,形态不规则,迅速增大,融合成片,短的十几分钟自行消退,长的一两天自行消退,不留痕迹。追问病史,很多小儿在发病前几天曾有轻重不同的咳嗽、发烧、流涕、吐泻、腹痛等症状。小儿出现荨麻疹之后,应先找出原因,停服、停用引起过敏的药品和食物,同时服用抗组织胺药,如扑尔敏。孩子痒得厉害可以涂炉甘石洗剂等药水,以防患儿搔抓皮肤,还可用其他办法分散患儿的注意力,不要让他总注意皮肤瘙痒。

小儿出现荨麻疹潜伏期较规则,约10±2天,有被动免疫者可延至20~28天。在潜伏期末可有低热。典型儿童麻疹可分以下三期。

(一)前驱期从发病到出疹约3~5日。主要症状有发热及上呼吸道卡他症状,一般发热低到中等度,亦有突发高热伴惊厥者。流鼻涕、刺激性干咳、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等日渐加重,精神不振、厌食、肺部可闻到干啰音。幼儿常有呕吐、腹泻,在软腭、硬腭弓可出现一过性红色细小内疹。在起病第2~3日可于双侧近臼齿颊粘膜处出现细砂样灰白色小点,绕以红晕,称麻疹粘膜斑(Koplik'sspots)为本病早期特征。粘膜斑可逐渐增多,互相融合,也可见于下唇内侧及牙龈粘膜,偶见于上腭,一般维持16~18小时,有时延至1~2日,大多于出疹后1~2日内消失。

(二)出疹期起病约3~5日后,全身症状及上呼吸道症状加剧,体温可高达40℃,精神萎靡、嗜睡、厌食。首先于耳后发际出现皮疹,迅速发展到面颈部,一日内自上而下蔓延到胸、背、腹及四肢,约2~3日内遍及手心、足底,此时头面部皮疹已可开始隐退。皮疹约2~3mm大小,初呈淡红色,散在,后渐密集呈鲜红色,进而转为暗红色,疹间皮肤正常。出疹时全身淋巴结、肝、脾可肿大,肺部可闻干粗啰音。

(三)恢复期皮疹出齐后按出疹顺序隐退,留有棕色色素斑,伴糠麸样脱屑,约存在2~3周。随皮疹隐退全身中毒症状减轻,热退,精神、食欲好转,咳嗽改善而痊愈。整个病程约10~14天。

有学者表明,在小儿荨麻疹患者中最大的年龄段是在8个月左右大的孩子。因此根据玩过的小儿免疫体系中,需接受荨麻疹疫苗,初种时间为8个月左右最适宜,第二次接种在7岁左右最好。家长需留心,并及时发现小儿的身体状况反应。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本文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