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豆类进行科学施肥?

浏览

豆类作物主要包括大豆、小豆、绿豆、蚕豆、豌豆等,一般产量和效益比较低,但由于其含热量较高,因而对肥料的需求并不比其它作物少。在高产栽培中,土壤中原有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往往不能满足需要,必须增施有机肥和化肥才能获得高产。

  豆类作物施肥要根据其营养特性、土壤条件、栽培条件等因素而定,除要考虑与一般作物共有的需肥属性外,还应考虑到其营养的特殊性,采取合理的施肥技术,为豆类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保证其产量与效益的不断提高。

  (1)增施有机肥是获得豆类作物高产、稳产、高效的重要条件。豆类作物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土质瘠薄的地块也能正常生长,但产量水平较低。增施有机肥一方面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同时又能为豆类作物提供必要的养分,增强土壤蓄水、蓄肥和保湿能力,为豆类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有利于获得高产、高效。

  (2)氮肥的施用。应掌握既保证补给豆类作物氮素营养,又能促进根瘤菌生长发育的原则。豆类作物在生育期间吸收的氮量有50%~70%是由土壤供给的,30%~50%由根瘤菌供给。在根瘤菌未大量形成前和根瘤菌衰老后,均要由土壤供给,因而需要通过追肥解决。一般土壤肥力低、早熟品种,在播种时可用少量氮肥作种肥。如大豆,当土壤水解氮低于30×10-6时,施氮肥效果显著;在30×10-6~50×10-6时,施氮肥还有效;但当高于50×10-6时,效果就不显著了。

  一般豆类作物,如果土壤基础好,追施氮肥的最佳时期在开花结荚阶段;土壤肥力低、苗期生长弱,可提前到苗期追肥。应注意氮肥的用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导致植株体内碳氮比(C/N比)下降,根系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降低根瘤菌的活性。低温年份氮肥施用过多还会使冷害加剧。

  (3)磷肥的施用。豆类作物对磷肥需求比氮更迫切。整个生育时期,植株体内磷的营养水平均较高。它既能促进营养生长,又能促进生殖生长,同时还能影响根瘤菌数目的多少,应保证充足的磷素供应。特别是在苗期到盛花期尤为重要。如大豆,当土壤有效磷(P2O5)在20×10-6~30×10-6时,施磷肥增产最显著。

  (4)钾肥的施用。豆类作物对钾肥的需求主要受到土壤肥沃程度、速效钾含量水平,有机肥多少等的影响。一般在土质肥沃,有机肥施用较多的土壤上施用钾肥,往往表现不出增产效果,只有当土壤速效钾(K2O)含量低于50×10-6时,增施钾肥才有效。(5)钼肥的施用。这是提高豆类作物产量与效益的一项经济有效的措施。

  钼对豆类作物有多方面的营养作用,能促进根瘤菌的形成与生长,促进氮、磷代谢,增加吸收强度,提高发芽率等。钼肥的施用量极少,但增产效果较高,一般可增产5%~2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