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库区鮰鱼养殖技术

浏览

山区库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库区水面大,水质条件好,水体资源丰富,纯天然,无污染,发展水产养殖潜力非常大。山区库区养殖斑点叉尾除了要因势利导,发挥好自然资源优势外,还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

1、亲本引进培育

叉尾高效养殖种苗是关键。现在其鱼苗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鱼苗繁育的亲本引进时间过长,造成退化变异,病害增多。所以目前要着重抓好亲本引进。要选择正规的鱼原种场或良种场引进亲本鱼种,要求品种天然、纯正、优良,同时亲本引进时要进行检疫检验,确保其品质,不携带任何病毒。其次要强化亲本培育。在亲鱼培育时期,要选择体质健壮、生长性能良好的4~5龄鱼作为亲鱼,按雌雄1:1的比例配组。亲鱼池面积3~5亩,每亩放养60~80尾,约150~200kg,同时搭养少量鲢、鳙鱼种,以便改善池塘水质。亲鱼在越冬前,要采取强化培育措施,让亲鱼积累一定的营养,既是怀卵的物质基础,又能使之顺利越冬。冬天只要水温在10℃以上。亲鱼尚能少量摄食,须适量投喂一些饲料。产前培育最为重要,即在开春后加强投喂,精心管理。先将池水换去一部分,加注新水,水温上升后,亲鱼摄食日渐旺盛,因此要逐步加大投喂量,并适当增加一些动物性饲料,如畜禽内脏、小鱼虾等。为了提高亲鱼池中水温,可将水位适当降低,同时注意加强冲水。

2、鱼苗培育管理

鱼苗出膜后2~3天便收集起来先进行暂养。暂养池以面积1~2平方米水泥池较好,每平方米可暂养鱼苗1~1.5万尾。池内需有微流水,2~3天后要投喂些适口饲料。以轮虫最好,不足时也可投喂人工粉状配合饲料。鱼苗经5~6天暂养后便可转入专池培育夏花。夏花培育可用有流水的水泥池或面积较小的土池培育,水深0.7~1m,先用常规方法进行消毒。药物毒性消失后施基肥培育浮游动物。鱼苗下池前用8g/立方米硫酸铜溶液洗浴10~20min进行消毒。流水水泥池每立方米水体可放苗8000尾,土池每亩放苗5~8万尾。鱼苗下池初2~3天,由于池中有丰富的天然饵料,一般不需投饵,以后必须投喂人工饲料。人工配合饲料的主要成分为鱼粉、玉米粉、黄豆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要求蛋白质含量为35%~40%。日投量要根据天气、水温、鱼的

摄食情况而定,以投喂后半小时内吃完为宜。整个鱼苗饲养期间,要经常注入新水,进水都要过滤,水中溶氧应保持在4mg/L以上。大约培育20天左右,鱼苗可长成体长4cm左右的夏花鱼种。

3、鱼种饲养管理

山区库区养殖斑点叉尾最适宜使用大规格鱼种。因此,这个阶段是将夏花经过一段时间饲养,培育为大规格和体质健壮的鱼种。鱼种池3~5亩为宜,水深1.3~1.5m。放养方式分主养和混养两种,主养亩放夏花6000~8000尾,白鲢夏花1000尾左右;混养亩放夏花1000~2000尾,白鲢夏花2000尾左右,鳙鱼夏花500尾,草鱼夏花1000~1200尾。常以混养方式较好,因为鲢鳙鱼主食浮游生物,与鲴鱼种混养既可避免池塘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影响水质,又可提高水体的利用率,增加鱼种总产量。

投喂以人工饲料为主,兼施少量有机肥。饲料应加工成细颗粒状,含粗蛋白含量在35%左右,日投量一般为鱼体总重的3%~5%,上、下午各投喂1次。饲养期间要注意适量注水或换水,以改善水质,保持池水溶氧在3mg/L以上。

3.1水面选择

斑点叉尾是温水性淡水鱼类,适温范围0~38℃,最适生长温度为21~26℃,在水温低于10℃时,基本停止摄食和生长。在纯淡水中生长良好,在盐度为1.4%的水中仍能生活。所以,池塘养殖斑点叉尾时,要求水源稳定、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无任何污染,且进、排水方便,面积3~6亩,水深1.5~2m为宜,养殖方式既可以单养,也可混养,一般混养效果比较好。

水库养殖时,适宜于网箱养殖。用于网箱养殖的水库,必须水温常年在0~38℃之间,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水源稳定且元污染源,库面常年风力0~6级,冬季不封冰,并要求库区植被良好,年降水量适中,且交通方便,水面开阔,避风向阳,光照充足,环境安静。

3.2鱼种放养

斑点叉尾成鱼养殖成活率高,时间较短,对养殖条件要求也不很严格。目前主要是池塘养殖,一般混养较多,适宜于与斑点叉尾混养的鱼类,主要有鲢鱼、鳙鱼、草鱼、鳊鱼和罗非鱼。一般每亩放养鲴鱼600~650尾,同时搭配少量的鲢、鳙鱼种,或每亩放养鱼400~450尾,搭配鲢、鳙、草、鳊鱼种400尾左右。

斑点叉尾网箱养殖时,常采用二级放养。第一级从10cm长养到尾重150g,第二级从150g养到750~1500g,也可以直接从50g的鱼种养至成鱼。8~10cm规格鱼种放养密度为350~400尾/平方米,个体150g重的鱼种养殖密度为150~250尾/平方米。斑点叉尾性情温驯,有集群习性,易于捕捞,随着鱼体不断长大,为调节好养殖密度,提高效益,可分批起捕上市及轮捕轮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