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六星吉丁虫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浏览

1形态特征成虫外部形态略似叩头虫,长约10~12毫米,灰蓝色或蓝黑色,略具光泽。卵扁圆形,长约0.9毫米。初产时为乳白色,后为橙黄色。蛹长约10~13毫米,最宽处为4~

  6毫米,略似南瓜子。初期蛹全身为乳白色,继则眼呈酱褐色,其他部仍为乳白色。大多数蛹是裸体。老熟幼虫长约18~22毫米,体节13节,胴部第4节细长,剪胸背板特别肥大而较扁平,其余各节基本呈圆链珠状,通身黄褐色。蛹室侧面观如猪肾状,正面观似蚕豆状。长1~1.5厘米,宽0.4~0.6厘米,深0.3~0.5厘米。

  2生活习性一年发生代数不明。以老熟幼虫在木质部蛹室内越冬,大都10月中旬入蛹室。成虫出洞在5~6月间,但高峰期较其他吉丁虫为迟而集中在6月下旬。成虫出洞时,头朝枝外(独孔进出的头朝进口),细而极慢地啃食木质和树皮,发出咔嚓咔嚓的类似蚕食桑叶的声响,不断摆动其头部,经7~10天可破洞而出。刚出洞的成虫,约经10~20分钟,始可爬行和飞跃。白天在枝叶上停栖,受惊扰则假死堕地或斜飞而逃。雌成虫体略粗短,尾钝;雄成虫体稍瘦长,尾略尖。雌成虫出洞后约3~4天交尾,再约2~4天寻找枝干树皮裂缝或伤口处产卵,每年产卵1~3粒。卵期10~15天,6月底及7月初为产卵盛期。幼虫孵出后先蛀食树皮的韧皮部,再蛀食形成层,最后十分整齐地啃食一层浅木质,8~9月蛀食最烈,10月中下旬大多进入蛹室。该虫世代很不整齐,3~4月幼虫、蛹共存,而5~6月幼虫、蛹、成虫也有共存者。

  3为害状况

  3.1咬食叶片。多咬食边缘,缺刻较深,锯齿状。

  3.2蛀食幼树主干。由一级主枝起向下蛀食直至嫁接口旁,并在此处营造蛹室。幼树蛀道两边能很快形成愈合组织,稍隆起。蛀道表露如槽,因久经风雨,槽内光洁,无木屑或少具木屑。

  3.3为害成年树主干主枝。自下而上蛀食,蛀道由浅到深,由窄到宽,一般呈长条带状,底面平整,绝无间隔,不象爆皮虫、溜皮虫那样迂回、曲折、重叠和迁徙。所有木屑并不外排,均为细粉状结块,最早的木屑为干灰褐色,最新的为白色或黄白色,稍湿润。成虫出洞时咬的木屑,粉中带丝,到春季4月阴雨低温,有的木屑变为嫣红色。

  3.4蛹室的进出洞口分为双孔、独孔两种,双孔进出的,进口在出口之上。

  3.5受害叶片主侧脉及叶面彻底黄化、变硬,失去光泽,但不变形。到4、5月或7~8月落叶。

  3.6受害成年树树皮初期无异状,比幼龄树的难发觉。直至为害严重时,则整个中内皮层已蛀尽,仅留一层死表皮。死表皮黑色或上面密被一层黑烟霉,伤部用手捻之,稍具松泡感,用小铁器敲之,其声虚沉。在干旱季节,伤部表皮横向交错折裂,7~8月造成死枝死树。

  4防治方法

  树冠喷药:于6月下旬成虫刚出洞时,用200倍液滴滴涕加1000倍乐果液混合喷射1~2次。

  挑挖卵粒:6月底及7月上中旬,检视树上的流胶点,用利刀尖挑挖卵粒或初孵幼虫而杀之。

  伤部注射药剂:在3~4月、6~9月的幼虫期,用兽用注射器向伤部散点注射敌敌畏(或乐果)和煤油1∶1~4混合剂,每蛀道3~6毫升。先把针头斜向插入皮层,缓缓注射,且不时松动针头,以利药液的渗入和浸透。这样可以杀死幼虫和蛹。幼虫约10分钟致死。在成虫快出洞时注射农药,死亡率可达60%,有的死在洞内,有的则死在洞口。

  树干刷白:4月底开始,对树干和主枝刷白,以防成虫产卵。并要求刷得均匀和厚实一点。刷白剂可用黄土、面粉加六六六粉对水拌匀配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