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

浏览

欧洲中北部国家。位于中欧东北部,陆邻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北濒波罗的海(海岸线长524公里),东西长689公里,南北宽649公里,面积312683平方公里。人口3734万(1985)。全国划分为49个省,其中包括4个城市省。首都华沙

自然条件

地形

以平原为主,冰碛地形十分发育。北部、中部平原连成一片,为德波平原的一部分。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4/5。全国平均海拔173米。70%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仅有3%地区海拔超过500米。在西风和海流影响下,沿岸海滨沙咀都向东伸长,形成许多潟湖,沿海沙淤水浅,海岸线平直,缺少天然港口。由海岸向南,为一狭长的沿海平原,海拔约50米。再往南是一片第四纪冰期形成的冰碛丘陵,海拔150~200米,格但斯克附近,最高处海拔331米;丘陵之间的低洼地,形成许多湖泊;中部为终碛垅和古河道相间分布区,地表波状起伏,海拔50~150米,个别终碛垅海拔200米;古河道介于终碛垅之间,呈东西向的洼地,奥得河及其支流瓦尔塔河、维斯瓦河及其支流布格河等,均循古河道发育,自东向西流,只在切穿武木期终碛后,才转向北流,注入波罗的海。南部为高原和山地区,面积占全国1/5左右。有苏台德、西里西亚、罗兹和小波兰等高原,平均海拔都在300米以上;高原上多为土质肥沃的黄土,已开垦为农田。这里也是主要的产煤区。苏台德山脉和喀尔巴阡山脉的北坡海拔 500~1500米,塔特拉山的雷瑟峰海拔2499米,为波兰最高峰。

图 气候

属温和大陆性气候, 并具有从西欧海洋性向东欧大陆性气候过渡的特点。1月平均气温-1~-4.6℃,从西向东递减;7月平均气温16.5~19℃,由北往南递增。年平均降水量各地也有差异,北部、中部平原低地500~600毫米,南部高原600~800毫米,苏台德山脉和喀尔巴阡山脉地区可达800~1200毫米。约有2/3的降水集中在夏季,特别是夏季的后半期,往往影响谷物的收割。全国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生长期160~215天,气候有利于种植粮食作物(特别是黑麦)、马铃薯、蔬菜以及牧草。

河流与湖泊

河网稠密,水量充足,中下游便于航行。受地形影响,河流多自南向北注入波罗的海。维斯瓦河是全国第一大河,源出西里西亚的贝斯基德山,全长1068公里,重要支流有布格河、桑河等,在波兰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87%,占国土面积55.9%;奥斯威辛以下通航里程941公里,水能资源丰富。奥得河发源于捷克斯洛伐克奥得山,全长903公里,在波兰境内段长741公里,境内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83%,占国土面积34%,重要支流有瓦尔塔河和尼斯河。全境面积1公顷以上的湖泊有9300个,多为冰碛湖。湖泊总面积达320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北部地区。最大的湖泊是希尼亚尔德维湖,面积122平方公里。

矿产资源

以煤为主,储量1500亿吨以上。主要分布在以卡托维兹为中心的上西里西亚,储量丰富,煤层厚,为波兰第一大煤矿(见彩图)。下西里亚的瓦乌布日赫为第二大煤矿,储量不大,但煤质优良,可炼焦。褐煤储量400亿吨,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泥炭丰富,分布在东北部各省。硫磺储量 1亿吨,居欧洲首位,主要分布在维斯瓦河中游的塔尔诺布热格等地。钾盐和岩盐储量丰富,分别分布在中部的克沃达瓦地区和克拉科夫附近的维利奇卡。铜矿金属储量约1500万吨,居欧洲首位,主要分布在格沃古夫东南的卢宾。天然气储量大,主要分布在卢巴丘夫、新苏尔和扎莫希奇等地区。其他矿产有铅、 锌等。森林面积860多万公顷,覆盖率达27.5%。水能资源估计为600万千瓦。

波兰卡托维兹煤矿矿井

人口与民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波兰人口带来巨大变化,战争造成的直接人口损失达600万人,加上疆界的变动和外移的人口600~800万人,使波兰人口减少1000万人以上。战后至50年代初人口增长较快,自然增长率为18~20‰。以后逐年下降,80年代初自然增长率降为8~10‰。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9.4人。中部、南部各省和西里西亚地区人口密度较高,平均每平方公里达150人左右。东北和西北地区人口密度较低,平均每平方公里10~50人。城市人口比重已由1950年的37%上升到1982年的57.5%。居民中波兰人占97.4%(1980),余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立陶宛人、犹太人和德意志人。人口的职业构成变化很大,1939年农业人口占61%,1980年下降到30.4%。居民81%信奉天主教(1980)。波兰语为官方语言。

领土形成和经济开发过程

波兰民族是欧洲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公元 3世纪就在维斯瓦河和奥得河流域居住。965年建立了波兰大公国。992~1025年博莱斯瓦夫一世执政时,统一全境,并由游牧经济进入农业经济时代,商品经济也有了发展。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经济有更大发展,出现了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手工业工场,华沙、克拉科夫和格但斯克等城市发展为商业和手工业中心,维斯瓦河沿岸的贸易也日趋繁荣。

16世纪末至18世纪初,国内外矛盾加深,波兰开始衰落。1772、1793和1795年曾三次被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瓜分。在长达100多年的时间内,波兰各地区的经济根据各占领国的需要而发展。在普鲁士侵占的上西里西亚,发展为德国提供煤炭和金属的采矿冶金工业,其他地区则为德国粮食和肉类的供应地。奥地利侵占的东南部地区是落后的农业区。在俄国占领区内,只在华沙、罗兹为中心的地区发展适应俄国需要的纺织工业和加工工业,成为新兴工业的中心,其他地区仍是农业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恢复独立,建立地主资产阶级共和国。1939年9月被德国法西斯侵占,国家遭受严重破坏,许多城乡被焚烧。首都华沙和其他许多城市成为废墟,大部分工厂、 矿山和交通设施被毁坏;全国 1/6的人口被杀害。1944年法西斯德国败退后,于7月22日成立波兰人民共和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国界有了很大的改变。根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和同年8月波茨坦会议的协议,以寇松线为基础划定东部国界,奥得-尼斯河线为西部疆界;东部领土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减少近18万平方公里,西部则增加10万多平方公里;同时由于波莫瑞等地区的归还,波兰获得了波罗的海宽广的出海口。

经济地理

波兰解放后,进行土地改革,实行工厂、企业国有化,实施计划经济,工农业均有较大增长。1950~1980年工业产值增加14.9倍;1950~1978年农业产值增长2.5倍。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 1379.8亿美元, 人均3900美元。波兰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工业国,成为一个具有中等水平的工业-农业国。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各地区原有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促进中部区、中西区、西南区和南部区等经济综合体的形成和完善;同时加速对东部地区的开发,特别是在落后的农业区建立大量的工厂,逐步改变过去工业偏集于中部华沙、罗兹和上西里西亚的局面,并使工业和农业在地区上日趋结合,生产力布局日趋平衡。

工业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要地位,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0.3%。主要工业部门有动力、冶金、机械制造、化学、纺织、食品等。动力工业中采煤业占主要地位。1983年硬煤开采量19110万吨,居世界第四位。主要产于上西里西亚,产量约占全国90%。这里不仅是波兰最大的煤田,也是欧洲最大的煤田之一。褐煤产于西部,1982年产量3464万吨,主要用作坑口发电。石油开采量极少,1981年为31万吨,远不能满足需要。通过“友谊”输油管从苏联输入原油,年输入量达1000余万吨。最大的石油加工中心是普沃茨克。电力工业以火电为主,多为热电站,水电站只占装机容量的3.5%。1983年发电量1285亿度,上西里西亚是电站最集中的地区,有高压输电线输送全国大部分地区。钢铁工业是在本国焦煤和进口铁矿砂的基础上建立的。1983年钢产量1620万吨。本国铁矿储量不多,年开采量仅10万余吨。所需铁矿石90%从苏联进口,另从法国和瑞典进口部分优质铁矿石。主要的钢铁工业中心是克拉科夫(东郊的新胡塔)、琴斯托霍瓦、卡托维兹、霍茹夫、斯塔洛瓦沃拉。有色金属工业主要是铜、铅、锌的开采和冶炼,集中在西里西亚地区。莱格尼察炼铜厂紧靠博莱斯瓦维茨的铜矿,格沃古夫炼铜厂以卢宾的铜矿为原料,1983年产铜36万吨。铅锌的开采和冶炼在西里西亚-栋布罗瓦地区。1982年产铅7.9 万吨、锌16.5万吨。机械制造业是工业的主要部门,发展迅速。70年代前半期平均年增长率为14.9%,后半期为10.7%。运输机械制造业是重点发展的部门。造船工业以生产远洋货轮和渔轮为主,能建造10万多吨级货轮,1983年海轮下水53万载重吨,产量一半供出口。最大的造船中心是格但斯克,格但斯克列宁造船厂是全国最大的造船厂;其次是什切青。机车、车厢生产驰名国际市场,主要生产内燃机车及各种车厢,其生产中心是波兹南、弗罗茨瓦夫。汽车制造业是战后的新兴部门,1983年生产载重汽车5.16万辆、小汽车27万辆,最大的汽车厂在华沙、斯塔拉霍维采、卢布林。电机制造业产品门类多,地区分布较广,华沙、罗兹和弗罗茨瓦夫集中了从业人员40%左右。其他部门有矿山、机床、动力、化工机械和制糖设备等,散布于全国大小城市。化学工业发展较快,1978年比1950年增长35倍,年平均增长13.7%。主要生产硫酸、烧碱、化肥、化纤、塑料、药品、合成橡胶等。化工原料煤、岩盐、硫等十分丰富,多分布在上西里西亚。主要中心有弗罗茨瓦夫、霍茹夫、扎布热、索斯诺维茨。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罗兹为中心的纺织工业区和苏台德地区,其原料棉花和羊毛都依靠进口。制糖工业发达,年产甜菜糖约180万吨,半数运销国外。

波兰西里西亚煤矿 图 农业

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资源较丰富。1981年农业用地面积1899万公顷,其中耕地约15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2左右,人均占有耕地0.41公顷。农业生产以个体经营为主,1981年个体农业在全国农业用地和农业产值中所占比重分别为74.9%和79.2%,国营农场和合作社分别为25.1%和20.8%。耕作业在农业中占主要地位,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1.9%。全国54%的耕地面积种植谷物,主要有黑麦、小麦、大麦和燕麦。1983年谷物种植面积810万公顷,总产量2210万吨,不能满足国内需要,需进口谷物饲料数百万吨。黑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1983年种植面积344万公顷,产量878万吨,占世界总产量1/3,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平原。小麦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83年达154万公顷,产量517万吨,主要分布在维斯瓦河中下游、东南和西南各省。1983年马铃薯种植面积222万公顷,产量3447万吨,占世界总产量1/5,其中2/3用作饲料,其余作食品和工业原料,广布全国各地。甜菜是重要的经济作物,1983年种植面积49万公顷,产量1634万公顷,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下西里西亚和维斯瓦河下游。亚麻和大麻分布在东北部地区。畜牧业在1970~1975年发展较快,后因农业歉收,饲料不足,牲畜头数有所下降。乳牛和猪多分布在北部和中部各省,肉牛则分布在南部喀尔巴阡山地区。

运输业

经改造和扩建已初步形成全国统一的运输网。国内运输以铁路为主。铁路总长 2.7万多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7000多公里。主要东西干线布列斯特(苏联)—华沙—波兹南线和普热梅希尔—克拉科夫—卡托维兹—弗罗茨瓦夫线,也都是苏联至中、西欧的国际过境线。南北干线为从上西里西亚通向北部港口的线路。重要的铁路枢纽有:卡托维兹、弗罗茨瓦夫、华沙、波兹南和格但斯克。公路总长29万多公里,广泛联系全国大小城镇。内河航运以奥得河为最重要,承担全国内河货运周转量2/3以上,其次为维斯瓦河。海运发达,承担本国大部分外贸货运量和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的转口货运。1981年有商船827艘,总吨位499万多吨。主要港口有格但斯克、什切青、格丁尼亚。有20多条国际航线通往世界各地,华沙为全国航空中心。

地区经济差异

(1)中部区。位于维斯瓦河中游,波兰中部低地。包括华沙、罗兹等8省。面积占全国12.5%,人口占17.9%,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57人,是全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工业发达,机械制造业和纺织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化学和食品工业也很发达。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是波兰黑麦和马铃薯主要产区。这里有全国最大的城市华沙和大城市罗兹,中、小城市众多。城市人口占63%。城郊蔬菜种植和乳用畜牧业发达。

(2)中西区。包括波兹南等7省。面积占全国15.4%,人口占13.6%。工业以机械制造业、化学、食品、纺织为主。重工业多分布在维斯瓦河下游和波兹南,轻工业遍布各地。科宁地区有褐煤开采和火电站多座。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粮食和畜产品。疗养和旅游事业发展迅速。波兹南是最大的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

(3)西南区。位于西里西亚低地和苏台德山地,包括弗罗茨瓦夫、瓦乌布日赫等7省。面积占全国12.9%,人口占11.7%。在本地区丰富的铜、煤资源基础上,发展起莱格尼察、卢宾—格沃古夫地区的采铜和冶炼业,以及瓦乌布日赫的硬煤开采、尼斯河右岸的褐煤开采和火电站等动力工业。机械制造业、精密和光学仪器、纺织工业也发达。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奥得河左岸地区是全国重要的谷物生产基地之一,甜菜种植、养猪和养羊业发达。苏台德山区是疗养和旅游胜地。弗罗茨瓦夫是最大城市,人口62.7万(1982)。

(4)南部区。位于上西里西亚南部,包括卡托维兹、琴斯托霍瓦等4省。面积只占全国8%,人口占17.5%。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38人,卡托维兹省每平方公里高达 525人。城市人口占69%。该地区面积较小,却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也是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地区。硬煤开采量占全国90%以上和锌产量的100%集中在该区。生产全国1/2的焦炭和钢、1/3的电力,是典型的采煤冶金工业区。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重型机械、化学以及食品等工业部门。城郊农业发达。卡托维兹是最大城市、工业中心和铁路枢纽,人口36.1万(1983)。

(5)东南区。位于东南部圣十字山、桑多梅日盆地和喀尔巴阡山前地带。包括凯尔采、克拉科夫等9省。面积占全国16%,人口占16.8%。本区除克拉科夫省外,工业不太发达。克拉科夫省城市人口占68%,其他各省平均只占30.6%。农业以小农经济占优势,商品率低,主要种植黑麦、马铃薯、小麦、甜菜。喀尔巴阡山区是疗养和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克拉科夫是本区经济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之一,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机械制造业发达,人口73.1万(1983)。

(6)东部区。位于卢布林高地和马佐夫舍低地南部。包括谢德尔采、卢布林等4省。面积占全国7.8%,人口占6.8%。农业以黑麦、马铃薯种植为主,畜牧业有养猪和乳牛业。工业有机械(农机、汽车、精密机械)、化学、食品等部门。主要集中在卢布林、普瓦维等城市。

(7)东北区。位于维斯瓦河下游东侧至波、苏边境,布格河下游以北。包括奥尔什丁、比亚韦斯托克等5省。面积占全国14.7%,人口占6%,平均每平方公里44人,城市人口占36.5%,是全国人口最稀少和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地区。农业以黑麦、马铃薯、亚麻种植为主。畜牧业有养猪和乳牛业,提供大量乳肉商品。工业发展较差,有丝织、机械、食品等部门。最大经济中心是比亚韦斯托克。

(8)西北区。位于西北沿海低地和滨湖区。包括格但斯克、什切青等5省。面积占全国12.6%,人口占9.7%。本区北临波罗的海,为海运专业化地区。东部有波兰最大海港格但斯克,西北连接格丁尼亚,中间为疗养城索波特,组成三联城市。造船业发达,是全国最大的造船基地。西部海港什切青主要承担货物转运。农业以种植黑麦、马铃薯为主,维斯瓦河谷地种植小麦、甜菜、油菜等,乳牛业、渔业发达。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