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翅目

浏览

有翅亚纲的1目。微小,雄体自由生活,前翅退化成棒状,后翅宽大扇形,雌体幼虫状,无足无翅,营内寄生生活的昆虫。通称。内寄生于其他昆虫。世界已知约300种,中国记载13种。雌雄异型,习性特殊。

雄体小,长1.5~4毫米,色暗,头横宽,复眼大而小眼面分散,缺单眼。触角4~7节,第3节具旁支。口器退化,不取食,多有上颚,下颚须2节。前胸和中胸均短小,后胸极发达,除分为前盾片、盾片和小盾片外,还有一很大的后背片。前翅特化成棒状(拟平衡棒),后翅膜质宽大如扇,纵脉数条如扇骨。 足3对,均缺转节,跗节2~5节,仅少数分5节的才有1对爪。腹部10节,基部被后背片覆盖,第1节与后胸愈合,阳具多呈钩状。

雌体长2~30毫米,色淡,大部膜质而柔软,在寄主体内,形状常不规则;仅头胸部骨化而色深,从寄主腹部膜质处露出。无翅,无足;亦无触角和眼,口器退化,只剩1对相隔很远的上颚;胸部3节愈合(少数可见分节),气门1~2对位于两侧;头与胸交界处有一开口(育腔口),是雌体与外界的唯一通道,下连育腔,腔内有若干个生殖孔与腹内相通。少数自由生活的雌体节分明,有触角、复眼和3对足,形状象臭虫。

卵小而圆,充满母体,数以千计。早期幼虫衣鱼型,有足,尾端具刚毛1对。在母体内陆续孵化后,从生殖孔进入育腔,再由育腔口脱离寄主,自寻新寄主(幼虫期)后钻入其体内,变为无足的蛆型,营寄生生活,靠体壁渗透吸取营养而逐渐成长,占据寄主体腔的大部分,并在中越冬;化蛹时将头胸部露出寄主(已到蛹期或变成虫)体外,雄羽化后飞出,雌则终生不离寄主。

寄主以膜翅目(蜂、蚁)和同翅目(叶蝉、飞虱)为主,而半翅目(蝽、土蝽)、直翅目(蚤蝼、螽斯)、螳螂目、蜚蠊目以及个别双翅目昆虫均发现有寄主。原寄生于低等昆虫缨尾目,其雌虫营自由生活。被寄生的昆虫体内外出现畸形,特别是生殖系统发育不全而不能繁殖,因此能抑制部分害虫的数量而对农林业有益。

捻翅目分类体系尚不完善,现在一般分为6科:

原科,足上有爪,雌营自由生活。最古的种是Mengea tertiaria,已在地中海第三纪地层的琥珀中发现。中国有一种产于山西的中华原。

蝽科,雌胸部分节,寄生于半翅目。中国已记载有一种土蝽(Triozocera macroscyti)。

蚁科,雄寄生于蚁,雌寄生于直翅类。中国无记载。

蜂科,寄生于胡蜂、泥蜂、蜜蜂等科的蜂类,雄跗节4节。中国记载有8种,如地花蜂寄生于地花蜂。

栉科,雄跗节3节,触角7节。主要寄生于同翅目和直翅目。中国记载有9种,如寄生于黑尾叶蝉的二点栉和寄生于蚤蝼的中华蚤蝼(见图)。

图

跗科,雄跗节2节,触角4或5节。主要寄生于同翅目的飞虱科。中国记载有寄生于稻飞虱的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