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翅目

有翅亚纲的 1目。中、大型体较壮实的昆虫,咀嚼口器,下口式,前翅为覆翅,后翅扇状折叠。后足多发达善跳。尾须 1对。包括蝗虫、螽斯、蟋蟀、蝼蛄等。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热带地区种类多。全世界已知18000余种,分隶64科3500属。中国已知800余种,分隶28科。

形态

体长100~1100毫米。触角长而多节,丝状、槌状或剑状。复眼发达,单眼2~3个或缺。前胸较大,可活动。前胸背板发达,呈马鞍状,中、后胸愈合。前翅革质,臀域较大,呈扇状折叠于前翅之下,翅脉均直。有些种类为短翅或缺翅。前足和中足适于爬行,但蝼蛄科的前足构造特殊,胫节膨大,适于掘土,为典型的开掘足。后足粗壮,适于跳跃。跗节3~4节,少数种类1节。腹部一般11节,前10节较明显,末节反见痕迹。腹端具尾须,长或短,呈矛状(如蟋蟀科)、刀状(如螽斯科)或瓣状(如蝗科)。雄性外生殖器通常被扩大的第 9节腹板所盖。雌、雄两性通常均具听器(仅少数种类不明显或缺),着生在前足胫节(如螽斯、蟋蟀、蝼蛄等)或腹部第1节背板的两侧(如蝗虫)。雄虫一般具发音器,或以左、右翅相摩擦(如螽斯、蟋蟀、蝼蛄等)或以后足擦翅而发音(如蝗虫),主要为了招引雌虫。雌虫不发音。

生活习性

渐变态。卵的形状与产卵方式因种类而异。多产卵于植物组织或土中。生活史因种类和地区而异。1年1代的种类居多,以卵越冬,次年4~5月孵化。若虫的形态和生活方式与成虫相似,一般5龄,第2龄以后体背出现翅芽,多数种类的后翅芽覆于前翅芽之上。在发育过程中,触角有增节的现象。触角的增节多少和翅芽的发育程度是鉴别若虫龄期的依据。也有些种类 1年2~3代,以若虫或成虫越冬,或以若虫与成虫同时越冬。陆栖性,一般生活在地面上。多数白天活动,尤其是蝗科,日出以后即活动于杂草之间。生活于地下的种类(如蝼蛄)在夜间到地面上活动。多数种类为植食性或杂食性。

演化与分类

关于直翅目昆虫的起源和系统,由于化石材料的积累,现在已经得出比较清楚的结论。А.Г.沙罗夫(1968)认为直翅目起源于石炭纪的原直翅类,到中生代演化成两个主要的分支,一是现存的长角类群(如蟋蟋类、螽斯类),一是现存的短角类群(如蝗类)。直翅目下分2个亚目10个总科:长角亚目(Ensifera),包括蟋螽总科(Gryllacridoidea)、螽斯总科(Tettigonioidea)、驼螽总科(Hagloidea)、蟋蟀总科和蝼蛄总科 (Gryllo-talpoidea) ;短角亚目 (Caelifera) ,包括牛蝗总科(Pneumoroidea)、蜢总科 (Eumastacoidea)、蝗总科、蚱总科(Tetrigoidea)和蚤蝼总科(Tridactuloidea)。

经济意义

直翅目昆虫多数是植食性的多食性种类,其中有很多是农业上的重要害虫,如东亚飞蝗(见彩图) (见蝗总科)严重为害农作物,西伯利亚蝗(见蝗总科)严重危害草原上的牧草,黄脊竹蝗和青春竹蝗严重为害竹林,棉蝗和黄星蝗为害木麻黄、柚木和杉木,蔗蝗为害甘蔗和水稻,稻蝗是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还有,体形较小而分布较广的负蝗为害烟草、蔬菜、花生和甘蔗。螽斯总科的棉斑草螽为害棉和甘薯,日本宽翅螽斯和绿螽斯为害柑橘、茶、桑树、杨树和核桃。蟋蟀总科的花生大蟋为害花生、大豆、绿豆、芝麻、甘蔗、瓜类、蔬菜和棉苗,油葫芦为害作物的叶、茎、枝、种子或果实,有时也为害花生的嫩根或茶树的幼枝。在蝼蛄总科中常见的有非洲蝼蛄和华北蝼蛄,两者都为害小麦、玉米、棉花、烟草、蔬菜和树苗,它们咬食播下的种子,尤其是初发芽的种子;也咬食作物的根部,使幼苗枯死或生长不良。夜间在地面活动时,咬食靠近地面的嫩茎,常将幼苗咬断。虫口多时可成灾。

鸣草螽
参考书目
  1. 李凤荪:《中国经济昆虫学》,中卷,科学出版社,北京,1952。
  2. 蔡邦华:《昆虫分类学》,上册,科学出版社,北京,1956。
  3. 邹树文:《中国昆虫学史》,科学出版社,北京,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