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震

浏览

在月球上发生的“地震”。1969年人类首次将月震仪送上了月球,开始观测到月球上也有类似于地震的月面振动现象。

月面观测

1969年7月21日美国发射的“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首次将月震仪送到月球表面。月震仪由三分向长周期仪器和一分向短周期垂直向仪器组成。仪器性能同世界标准地震台网(见地震观测)所用仪器性能基本相同,但灵敏度较后者提高了约1000倍。仪器记录同登月其他观测数据一样,用无线电波直接传至地球,可获得连续实时记录。自“阿波罗”11号第一次安置月震仪后,在以后的“阿波罗”登月飞行中又送去5个月震站(即1969年11月19日“阿波罗”12号;1971年2月5日“阿波罗”14号;1971年7月31日“阿波罗”15号;1972年4月21日,“阿波罗”16号;1972年12月12日,“阿波罗”17号登月飞船携带的月震站)。全部月震站,除第一个只工作了21天外,其他5个月震站均连续工作至1977年9月30日,其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取得了 8年的月震记录资料。

月球上的干扰环境与地球上有很大不同。接收震波的环境条件一般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内部非震源产生的干扰;二是震波传播的特性。一般来说,接收震波干扰的大小常取决于该星体有无大气和海洋,地球上兼有大气和海洋,所以是一个强干扰的星体。月球既无大气又无海洋,是一个宁静的星体。月震干扰水平极低,因此月震仪的灵敏度可以比地震仪提高约1000倍。月球上的干扰水平约在1纳米的数量级,周期约2秒,在月球上的“白天”出现。这种干扰的出现,可能是由于热涨冷缩的机制所致。

在月球内震波传播的特性与地球的有很大不同。例如,“阿波罗”13号抛射出的上升级火箭撞击月面作为模拟可控震源(计算出能量相当于地震4~5级的月震),这个震源在距撞击点 115公里处的月震站上记到了持续达4小时之久的月震波。在地球上,一次4~5级地震在百公里以外的台站上记录,其记录持续时间仅为数分钟。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是,月壳外层(0~20公里)震波的衰减甚小,其品质因子Q≥3000,同时可能存在着强烈的散射。

月震类型

已经观测到的月震有3种主要类型:

(1)热成因型月震 已记录到的热成因型月震发生在距台站数公里的范围内,且几乎都发生在同一个太阴月相上。显然,这种月震是在太阳辐射产生的热应力的作用下,使月球表面破裂或坍塌而形成的。

(2)高频远震型月震 这种月震发生于月球的浅部,周期性不明显。这类月震的成因是月壳早期残存应力的释放。其释放的能量较高,曾测到相当于地震体波震级5级的大月震。大小月震数量之间有与地震相似的关系,月震的b值(见地震活动性)为0.5左右。高频远震型月震的应力降(见震源机制)约为10兆帕,很像地球上的板内地震。这类月震发生的次数不多,每年约5次,每年释放的总能量约为1010焦耳(地震为1018焦耳)。

(3)深源型月震 这种月震数量较多,但震级不大(mb<3)。震源深度在700~1100公里之间,平均约为900公里,这比深源地震的深度大得多。但就压力而言,月球深度900公里处的压力约为3吉巴,相当于地球100公里深度上的压力。深源型月震的时间分布与月球潮的周期密切相关。“阿波罗”12号所设置的月震站附近有一个深源型月震区,此处的深源型月震具有较典型的周期特征。

月球内部结构 图

根据月震观测资料对月球内部结构作了以下推断(见图):月球表层为4~12米厚的风化土壤层,纵波速度vP约为100米/秒。月壳厚度在近地侧较薄,约为40~60公里;远地侧厚度可达150公里。在距月球表面1~2公里的深度范围内,vP<1000米/秒,这一层可能属于粉碎熔岩的沉积固结物。在1~2公里深处vP有较大跃变,增至3~4公里/秒,由此直到20公里深处波速有较快的增加,至20公里深处波速又稍有跃变。这一层是月壳的外层,估计由碎石和大范围的破裂岩石组成。由于压力随深度的增加,使破裂逐渐闭合,在20公里深处,破裂的岩石完全固结在一起,这就进入月壳的内层。在深度为20~60公里的月壳内层,纵波速度vP为常值。在深度60公里附近,vP又有跃变,此处即为月壳与月幔之间的界面。横波可以通过月幔。月幔的底部大约在1000公里深处附近,深源型月震即发生在月幔底部。上月幔和下月幔的分界大约在400~500公里深处附近。下月幔的波速稍有减小。横波实际上不能通过月幔以下的区域。这个观测结果说明,半径约为700公里的月核可能是部分熔融的。这要求月球内部的温度达到1500℃。

图
参考书目
  1. M.N.Toks╂z,Planetary Seismology and Interiors,Rev. Geophysics, Space Physics, Vol.17, No.7,pp.1641~1655,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