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的空间运动

恒星并非恒定不动,只是距离太远,位置变化很慢,短期内难于察觉。1718年,哈雷把他测定的若干恒星的位置同喜帕恰斯和托勒密的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它们的位置有变动,从而确定恒星在运动。

恒星在太空中相对于太阳的运动,叫作恒星的空间运动。这种运动由互相垂直的两个分量──切向速度和视向速度所组成。太阳附近恒星的空间运动速度约为50公里/秒。实际上,太阳也在空间运动着。太阳对邻近恒星的空间运动速度约为19.7公里/秒,运动方向指向武仙座中的一点──向点(见太阳运动)。恒星运动速度减去太阳运动速度后的速度差,叫作恒星的本动速度。

恒星的自行和切向速度

单位时间内恒星在天球切面上走过的距离对观测者所张的角度叫自行,单位是角秒/年。自行由扣除岁差和章动后的赤经年变(赤经自行)和赤纬年变(赤纬自行)组成。已测出20多万颗恒星的自行,其中最大者为蛇夫座的巴纳德星,自行达每年10.31。如果已知恒星的距离,就可由自行求得恒星垂直于视线方向的线速度──恒星的切向速度。恒星的自行虽然容易求得,但距离却很难测定,因此,恒星的切向速度很难求准,只有少数近距恒星的数据比较准确。

恒星的视向速度

恒星在单位时间内沿视线方向移动的距离叫视向速度,单位是公里/秒。它可由恒星光谱线的多普勒位移来确定,谱线向红端移动(即红移)时为正,这时恒星远离我们而去。实测的数值必须改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归算成相对于太阳中心的数值。目前已测过视向速度的恒星约3万颗,其结果大多介于±20公里/秒之间。晚型星的视向速度一般大于早型星的,矮星的大于巨星的,光谱中有发射线的大于同光谱型无发射线的。速度超出±100公里/秒范围的恒星叫高速星,已测得视向速度最大的恒星是 CD-29°2277(543公里/秒)和武仙座VX星(-405公里/秒)。测量视向速度往往采用结构复杂和价格昂贵的大望远镜折轴摄谱仪或物端棱镜,所以进展很慢。但是由于这种测量与恒星的距离没有直接关系,因而通常比切向速度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