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 32

元素磷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符号婥P,简写为32P。(见放射性、同位素)

磷32是1935年用镭铍中子源照射二硫化碳首次制得的。磷32是纯β-衰变核素,β-射线的最大能量为1.711兆电子伏。半衰期为14.3天。3.7×107贝可的磷32重3.49×10-6毫克。1厘米厚的有机玻璃(吸收β-射线)外加 1厘米厚的铅 (吸收轫致辐射)的复合防护屏可以屏蔽3.7×1010贝可的磷32的外照射;仅用1厘米的有机玻璃作防护屏时,操作1.85×109贝可的磷32也是安全的。磷32属中毒性核素,主要亲和骨骼,对人体的有效半减期为14天,在人体中的最大容许积存量为1.1×106贝可。磷32在放射性工作场所空气中和露天水源中的最大容许浓度分别为2.59和185贝可/升。磷32的化学性质与元素磷相同。

产生磷32的主要核反应31P(n,γ)32P、32S(n,p)32P等。前一种核反应是以含磷靶材料于反应堆中辐照来实现的,反应产生的磷32混于大量的稳定的磷31中,为有载体的磷32。有载体磷32的制备工艺比较简单,例如用五氧化二磷(P2O5)制成靶子放入反应堆中辐照之后,取出来用热水溶解便能制成有载体的磷(正磷酸)。后一种核反应则是以硫黄制成靶子于反应堆中辐照来实现的,反应生成的磷32是无载体的。辐照后,通常采用溶剂萃取色谱法等从辐照过的靶材料中将无载体的磷32分离出来。

磷32广泛地用于医学、生物学和工、农业中。无载体磷32是最早用于临床的放射性核素之一。它的化合物磷酸钠注射液可用于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胶体磷酸铬注射液可用于控制癌性腹水和作某些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用有载体磷32制成的敷贴器可用于治疗某些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毛细血管瘤、慢性湿疹等。在农业上,磷32可用作示踪原子,研究植物的营养吸收、分布和代谢机理,研究农药的吸收、转运、积累、降解、残留、排除等的规律,为合理施肥、农药选择和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在生物学遗传工程研究中,高比活度的(γ-32P)腺苷三磷酸和(α-32P)丙二胺四乙酸则是测定核酸分子序列和缺口翻译非常重要的制剂。

参考书目
  1. M. Haissinsky and J. P. Adloff, Radiochemical Survey of the Elements, Elsevier, Amsterdam,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