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柱学说

认为维管植物的根和茎的初生结构,系由皮层围绕着由维管组织组成的中央柱状结构──中柱构成的。中柱的概念最初由法国植物学家 P.van蒂耶盖姆1886年提出,后经其学生们发展为中柱学说

结构

中柱包括有维管组织以及与维管组织联系在一起的“联系组织”,即中柱鞘、髓和髓射线等。20世纪以来,中柱的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现在的中柱,仅指维管系统,而不牵涉到体轴中央柱和维管组织结合在一起的一些基本组织。中柱学说提出以后,普遍受到当时一些植物形态解剖学家的重视,不少人提出了补充和修订的意见,并进行了中柱的分类、中柱的起源和演化等许多研究。

类型

根据维管植物的茎或根的初生结构中,维管组织与非维管组织相对分布图式的不同,通常将中柱分为:

(1)原生中柱在维管组织的中央由木质部组成。这是一种最原始的中柱类型,最初称为单中柱,多见于化石维管植物的茎或根状茎中,现存的如松叶蕨(Psilotum)及大多数种子植物的根。这种类型有很多饰变形式,如星状中柱和编织中柱。

(2)管状中柱由原生中柱演化而出中央具髓,如许多蕨类植物茎内的中柱。管状中柱又有好几种类型,由其中的外韧管状中柱进一步演化出的网状中柱,常见于有些蕨类植物的根状茎。

(3)真中柱由维管束和束间的薄壁组织组成。是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茎中的常见类型。

(4)散生中柱维管束散生,见于大多数单子叶植物中,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些中间形式和饰变形式(见图)。

图 评价

中柱学说在维管植物系统演化的比较形态学的研究上,一直有很大影响,对植物比较解剖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中柱学说自提出至今已有 100年,它使人们对植物体有了一个统一整体的认识,但也一直引起争论。争论焦点主要是皮层与中柱之间如何划分和能否划分的问题。P.van 蒂耶盖姆认为皮层与中柱的分界处在内皮层和中柱鞘。许多蕨类植物的根和茎、种子植物的根中,明显地有这些结构,因此中柱与皮层之间可以分出界线。但是,在绝大多数种子植物的茎中,一般很难看到内皮层,而且也没有中柱鞘这样的一层结构。过去所谓中柱鞘纤维,从个体发育来看,实际上是初生韧皮部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说在皮层与中柱之间并没有一种可以明显分界的组织。故无法用中柱学说来解释。现代有些植物形态学家为了避免采用中柱这一概念,而将植物体中央部分的维管组织,笼统地称为维管柱,仅用来指维管组织,而不涉及其周围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