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弧

延展很长的花边状的弧形列岛。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的边缘,是分隔大洋盆地和边缘盆地的重要构造地貌单元,也是全球最壮观、最活跃的构造活动带。岛弧向大洋方向外凸的一侧是与之平行的深海沟;凹入一侧为边缘盆地(也称弧后盆地)。它们与岛弧共同构成沟-弧-盆系。日本学者上田诚也等认为具备下列三项条件的地区即可称为岛弧:第一,有现代火山活动;第二,伴有深度大于6000米的深海沟;第三,有深于70公里的地震震源。因此他认为岛弧不仅限于海洋中的弧形列岛,也应包括如中美、南美西海岸的弧形山脉(山弧)。全球岛弧(包括山弧)总长度达 40000公里。除小安的列斯岛弧和斯科舍岛弧位于大西洋,巽他岛弧位于印度洋外,其余的都在太平洋周缘 (图1)。中国台湾岛位于琉球岛弧和菲律宾岛弧的衔接处。

图 类型

一个岛弧纵长一千至几千公里,宽约 200~300公里。按地貌特征岛弧可分单弧型、 双弧型和多弧型。单弧型由一条平行于海沟的弧形火山列岛组成(如克马德克),但整个长度都呈单弧结构的岛弧是罕见的。许多岛弧为双弧型,由平行于海沟的一条外弧(目前无火山活动的或沉积的岛弧)和一条内弧组成。内弧主要由中、基性火山岩组成,现今仍有火山活动(如汤加、阿留申群岛等)。有的岛弧一部分为双弧型,另一部分为单弧型 (如伊豆-小笠原群岛、千岛群岛等)。多弧型是在双弧型的陆侧还有一条残留弧,残留弧没有现代火山活动,有人认为它是前一期的火山弧,现在已停止活动,有人认为它是弧间盆地扩张而从火山弧中分裂出来的一部分(如西马里亚纳海岭)。

西太平洋沟-弧-盆系的横剖面结构和排列顺序的模式是(从大洋到大陆):外缘隆起—海沟—弧沟间隙(包括外弧和弧前盆地)—火山深成弧(内弧)—弧间盆地—残留弧—不活动边缘盆地(图2)。 海沟位于大洋盆地与火山岛弧之间的结构排列顺序,称岛弧的正常极性;海沟位于弧后盆地与火山岛弧之间的结构排列顺序,称岛弧的倒转极性。弧沟间隙的宽度约150~200公里,其中外弧主要为增生杂岩体,构造复杂,发育一系列逆冲断层,属强烈挤压带,是研究大陆增生的重要地区,有蛇绿岩套和低温高压变质带的形成和发育。至于火山深成弧、弧间盆地、残留弧和边缘盆地,发育以正断层为主的块断构造,属地壳伸张带,伴有中酸性岩浆活动和玄武岩浆的喷溢及高温低压变质带。

图 火山活动与火山岩

岛弧是剧烈的火山活动区。有史以来,地球上大约有 800多个活火山。在晚第三纪至第四纪期间,已有成千上万座火山一度活动过。其中三分之二与岛弧相伴。一般以喷发或喷溢形成的层状熔岩、熔结凝灰岩和火山碎屑岩为特征。火山一般平行于岛弧轴向分布。火山作用通常在海沟陆侧200~300公里的地方突然开始,此界线称为“火山前锋”。这可能反映俯冲带之中(或之上)熔融作用开始。前锋是火山活动最频繁地区。前锋靠海沟一侧,无火山活动;向大陆方向,火山活动迅速减弱。火山带之下有同源侵入岩。

岛弧火山岩以安山岩和玄武岩为主。安山岩沿太平洋周围的岛弧(或山弧)分布。安山岩属于大陆型地壳的岩石,区别于大洋盆地内岛屿上的火山岩(主要是基性玄武岩)。由于这种差异,在1912年,P.马歇尔就提出了“安山岩线”的概念,认为该线是岛弧外缘的边界线。

岛弧的火山岩有分带性,这种分带性与岛弧地震活动带有紧密联系。邻近海沟有拉斑玄武岩系列火山岩的产出,其物质来源相对比较浅,位于浅源地震震源带地区;离开海沟较远的是钙碱系列的火山岩,位于中源地震震源带地区;离海沟更远的是高钾钙碱系列和碱性火山岩系列,位于中、深源地震震源带地区。火山岩中的含钾量以及Rb、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含量与下伏震源带的深度密切相关,K、Rb、Sr等含量向着震源带倾斜方向增多。从而表明,板块俯冲带可能是岛弧地区岩浆的重要源地,各类岩浆源的形成与震源深度有关。

沉积和变质作用

火山岛弧不断上升,遭受强烈剥蚀作用,碎屑物质被输送到周围海盆与深海沟,形成浊积岩或硬砂岩以及粗砂岩。岛弧区还常有变质岩带出现。岛弧外侧为高压低温型区域变质带,内侧为高温低压型区域变质带,前者以蓝闪石、硬玉、硬柱石为代表,后者以红柱石为代表,两条变质带相互平行,称双变质带。

地震活动

全球的深源地震几乎都发生在岛弧(山弧)地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所释放的地震能量占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三以上。浅源地震多位于靠近海沟一侧,中、深源地震则位于火山岛弧之下和靠近大陆一侧。浅、中、深源地震构成一个大致连续的、自海沟向大陆方向倾斜的扁平震源带,倾角15°~90°,平均倾角约45°,称为贝尼奥夫带。这个带最大深度可达720公里,其厚度一般小于50公里,平均为20~30公里。

重力异常

岛弧本身为正重力异常,自由空间异常幅度约为100~200毫伽;相邻海沟为负重力异常,自由空间异常超过-200毫伽,两者相差超过400毫伽,反映地壳处于不均衡状态。负重力异常反映高密度岩石下移至较深部位,而水层或沉积层在原位增厚;正重力异常反映那里分布着源于地幔的深成岩体和火山岩。沟-弧-盆系所测得的重力异常可用以解释地壳内部密度和构造的变化。

热流

地壳平均热流量为1.5HFU。沟-弧-盆系有显著的热流异常。在海沟一侧,热流低于正常值,在火山岛弧一侧和弧后盆地,热流高于正常值。低热流是由于冷而致密的地壳物质沉潜于上地幔造成,高热流是由于上地幔物质(岩浆)向上流动所引起。

成因

有不同的成因假说。板块构造理论对岛弧的成因,作了有联系的全面的解释,它认为:大洋岩石圈随着地幔对流洋中脊生长扩张,而在相应的活动大陆边缘俯冲潜没,岛弧就是大洋板块潜没过程中的产物。当大洋板块潜没于陆侧板块之下时,两个板块的摩擦作用使地幔物质增温,发生分熔,岩浆上涌喷出地表形成火山,组成内弧。在靠近大洋一侧,由于大洋板块俯冲作用,将海底拖曳向下,形成深海沟。在俯冲过程中,大洋沉积物在岛弧靠海沟一侧增生,使岛弧展宽,形成外弧。弧后地区由于次生扩张,形成弧后盆地(图3)。

图

从岛弧的地壳结构来看,岛弧有两种不同成因类型。一类岛弧下伏典型大陆型地壳,有花岗岩质基底。它们通常由较老的大岛构成,邻近大陆展布,一般认为是由于弧后扩张作用从大陆分裂出来的碎块,如日本列岛;另一类岛弧下伏大洋与大陆的过渡型地壳,一般由年轻的小岛组成,远离大陆,展布于洋内,如马里亚纳群岛。当一大洋板块俯冲于另一大洋板块之下,岛弧便在洋壳基础上发育增长,由于岩浆和沉积物的累积,使这类洋内岛弧的地壳逐渐增厚向陆壳转化。

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从地质力学观点出发,认为西太平洋岛弧是由于地壳水平旋扭运动而形成,它属于新华夏构造体系,由于受纬向构造影响,而呈现不同程度的弧形弯曲。

地槽学说认为岛弧是大陆边缘现代地槽中最年轻的褶皱带,或是大洋中沿深断裂喷发的火山列岛。

研究意义

岛弧理论的发展,引起地质学家在大陆地区内寻找古岛弧的尝试,以今论古,已有不少学者分别圈出中、新生代、古生代甚至前寒武纪的岛弧带。

通过对岛弧的研究,在理论上可以探索大洋地壳向大陆地壳的演化关系和大陆的成长,可以阐明大陆边缘和沿海石油天然气盆地的形成机理,以及沉积环境的变迁。

岛弧是地球上一个重要矿产资源区,在内弧带上有强烈的岩浆活动,为主要的成矿带,有斑岩铜矿、斑岩钼矿、黑矿型硫化物矿床等。外弧主要矿产为与蛇绿岩套有关的黄铁矿型铜矿以及铬镍矿床等。弧后盆地区多层控铜、铅、锌等矿床。

参考书目
  1. M.塔尔沃尼等编,郭令智等译校:《岛弧、海沟和弧后盆地》,
  2. 海洋出版社,北京,1984。(M.Talwani,W.C.Pitman Ⅲ,eds,IslandArcs Deep Sea TrenchesandBack-Arc Basins,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Washington,D.C.,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