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形贝目

已绝灭的一类海生无脊椎动物,属于腕足动物门的具铰纲。最早的代表始于早寒武世初期,至奥陶纪最为繁盛,灭绝于二叠纪之末,延续生存约3亿年。

正形贝类种类繁多,形态多样,数量丰富。典型代表如正形贝(Orthis),正脊贝(Orthambonites)(见图)和中国正形贝(Sinorthis),它们广布于中国南方,时代为早奥陶世。若按照壳质的性质,正形贝类可分成两大族,即无疹壳质的正形贝族和疹壳质的德姆贝族。

图

正形贝族包括多个超科。其贝体小至中等;侧视多作不等双凸型,但亦有平凸型、凹凸型和凸凹型者;铰合缘直,铰合面发育但狭窄,多数类群具洞开的窗孔,也有一些类群如伯灵贝超科、倾脊贝超科和三重贝超科,其窗孔被假窗板所覆盖。壳表通常饰以放射线或放射褶,亦有同心状纹饰发育者。与其他各大类别比较,正形贝族的内部构造比较原始,形态尤为简单。腹壳齿板薄而短,大都异向展伸,少数的如倾脊贝类的齿板相聚成匙形台;肌痕面常不超越壳顶区,呈双叶形或心形者为多。背壳主突起通常单叶型,少数分为茎部与冠部,另有一类群的主突起向腹后方耸突并强烈分叉,如三重贝类。还有一些原始代表,缺失主突起;腕基短小,相向聚合或异向展伸,甚至几乎与铰合缘平行。本族从早寒武世开始,至泥盆纪末绝灭(见图)。

德姆贝族的外部特征,大致与正形贝族的相同,但内部构造差别较大,尤其在背壳内部,表现在主突起位于背壳内的最后端,不仅分成茎、冠两部,而且冠部都呈双叶型,唯个别属种为单叶或三叶型,甚至缺失;腕基指向前侧方,有时突伸成尖顶的棒状(如德姆贝Dalmanella),以支持纤毛环;腕基被腕基支柱或腕基支板支撑,后者少数聚于中隔脊上,大都异向展布;铰窝具窝侧支板(又称铰窝低板),或由加厚壳质所限制。本族的地质历程为早奥陶世至二叠纪末。

上述两族在地史时期,是平行发展的两个支系,其间存在着一系列相关类型,探索这些类别间的联系,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正形贝族多半以自窗孔伸出的肉茎固着于海底栖息,还有一些类群,如倾脊贝类、三重贝类腹窗孔虽有发育完整的窗板,但顶端具圆形肉茎孔,是肉茎自体内伸出的孔洞,亦属于固着底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