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虫类(化石)

一些常见的小哺乳动物如刺猬、鼩鼱、长吻鼹及许多已绝灭种类均纳入食虫类。有些哺乳动物如灵长类、翼手类、食肉类等和它的亲缘关系很密切,一般认为这些动物都是从早期的食虫类进化来的。

食虫类身体小,吻部较长而尖细,通常为五趾型附肢,具有小爪且经常为蹠行性。齿式多少接近于典型的原始哺乳类,门齿少而多变化,犬齿退化,臼齿经常成尖利的多锥状,大多数食虫类以虫类为主要食料,但也有一些种类是杂食性的。

过去认为食虫类可分为两大类群:一类称双褶齿猬类(Lipotyphla),包括除树鼩类(Tupaiidae)以外的全部现代食虫类和大多数新生代后期和少数新生代早期的食虫类,如刺猬、鼩鼱、鼹鼠等。中国已发现属于这一大类的化石有山西晚始新世的莱氏鼬鼩(Ictopidiumlechei),北京周口店地区更新世的韩氏刺猬(Erinaceusolgae),内蒙古、四川中更新世的水鼩属(Neomys),内蒙古、北京晚更新世的麝掘鼹(Scaptochirus moschatus)等。

第二大类称原真兽类(Proteutheria),包括晚白垩世到新生代早期的小古猬 (leptictids)、 大古猬(pantolestids)、重褶齿猬(Zalambdalestes)及树鼩类(tupaiids)。树鼩类有很多特点似灵长类,因此许多权威学者把它看作是原始的灵长类动物。

重褶齿猬产于蒙古上白垩统,是一类很原始的食虫类。头骨低,臼齿三楔式。另外远藤兽(Endotherium)也属于这一类。远藤兽产于中国辽宁阜新下白垩统。臼齿锥形兼切割式,一般性质与重褶齿猬接近。远藤兽可能是最原始的原真兽类。

按照最近10余年发展起来的分支系统学的分析,“原真兽类” 已不再归于食虫目。系统学概念内的食虫目只包括鼩形和猬形两个亚目,而“原真兽类”则泛指真兽哺乳动物早期分化的几个不同类群。更有人将树鼩类和象鼩类也另建独立的新目。